06.13 幼教·山西丨教育有恆

點擊藍字關注,免費訂閱本刊

幼教·山西丨教育有恒

有一天,女兒說請我吃檸檬糖,我正在猜想吃糖的理由,女兒卻說“無論如何,請一定不要吐出來。”這一來我暗自緊張,不知道是什麼陷阱。女兒遞過一顆檸檬糖,黃色的包裝裡透過甜香的味道。放進嘴裡才發覺真的是陷阱,又酸又澀還有一些苦,沒有絲毫糖的味道!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女兒笑著看著我說:“媽媽,再堅持一下,千萬別吐出來。”只是短短的幾秒種,一絲甜意就從齒頰間冒出來,而且越來越濃,酸、澀、苦統統都沒有了。女兒仍然笑著問我怎麼樣,我告訴她,現在已經很甜了。

幼教·山西丨教育有恒

這件事過去好幾年了,我卻深受啟發,它給我啟迪是非常之大的。只是小小的一顆糖,使我思考許多,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事業又何嘗不是一顆小小的檸檬糖呢?讀書,一天讀一點;培訓,一天學一點;反思,一天寫一點。每天根據自己成長的需求,自由而自覺地學習。讀一點想讀的書,說一點想說的話,寫一點想寫的東西。書路無窮,書香永恆,何樂而不為呢。

對一個教師來說,專業成長受益最大的人是自己。當我選擇了幼兒教師這一行業,其實是選擇了一個沒有盡頭的專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但是我們只要有樹的種子,不斷地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就一定會成長起來。發展自我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都一定會深切地關注自我的成長。

讀書,一天讀一點讓讀書成為自覺,讓讀書成為習慣,讓讀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基本方式。我堅守幼教多年的同時,始終保持一種“多多益善”的願望與熱情。多讀點課堂外的書,多讀點“本分”之外的書,多讀點與靈魂對話的書。讀書的第一步,可能是“讀薄”—概括與攝取;讀書的第二步,應該是“厚發”——補充與提升。我覺得樂讀才能好讀,好讀才能體驗到讀書的樂趣。讀什麼決定了教什麼,有多廣的閱讀視野決定了有多高的教學境界。讀書使我學會了瞭解自己的長處,學會自信,學會為自己喝彩!

培訓,一天學一點。我們常說:培訓是教師的最大福利。教師的專業發展,更應該關注教師“精神存在”的提升。教師要勇於開墾閱讀的處女地,要善於營造“精神的後花園”。幼教專業要鑽,中小學邊緣也要一探,傳統國學經典要研,特色教學方案也要一覽。通過讀書閱覽學習,通過與名師對話交流,通過網絡自我培訓,我視野拓寬了,境界提升了。我要求自己參加一次高端管理培訓,研究一位名師授課,撰寫一篇成長案例故事,閱讀一篇經典教育名著,參與一個同構課例研討,撰寫一本教育隨筆,整理一個課堂實錄,建立一個教育博客,參與一次網絡研討。我得以智慧地建設自己的”文化大觀園”和“精神的後花園”。

反思,一天寫一點。看了才開眼界,悟了才出境界。我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明白自己擁有什麼,明白自己能幹什麼。低姿態做人,高質量做事。一個人良好的素質,源於持之以恆的優良習慣積澱。態度決定一切,我努力做到今天的事情今天辦,明天的事情提前辦,能幹的事情馬上辦,困難的事情想法辦,重要的事情優先辦,複雜的事情梳理辦,所有的事情認真辦。我堅持讀書,反思、寫作,讓盲點變亮點,以文化的力量,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一天三小點,每天的進步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標,時時都要努力,人人都可為之,僅此而言,已彌足珍貴。人與人的差別最初也許只有一點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便產生天壤之別,原因就在於平時進步積累的多寡。書能把我們託得多高,取決於我們觸摸過多少文字;書能把我們帶到多遠,取決於我們品味過多少書香。閱讀是吸收,教學才是傾吐。讓閱讀催化創造,讓思考反哺實踐。每個人都是平凡而又平凡得,但只有用心學習,用心成長的人,才會一次又一次地創造精彩,這個人也一定就是你。

申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