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以鐵血著稱的宰相俾斯麥,為什麼不主張德國擴張稱霸?

自1871年建立第二帝國,德意志這艘航船,在舵手俾斯麥的引領下,乘風破浪前行。

統一的德國帶來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普法戰爭中法國賠償的50億金法郎盤活了資金,而阿爾薩斯-洛林的割讓更是帶來了豐富的礦藏(洛林褐鐵礦藏量比德國其他地方加起來還多一倍多)。由此德國的經濟繼續突飛猛進,煤、鐵產量在10多年中超越法國,成為歐洲第二。鐵路增加到4萬公里,在全國形成密密麻麻的鐵路網,大大促進經濟。

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還非常重視教育,服兵役和受教育成為德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大幅度提升。俾斯麥自己不懂現代科學,卻鼓勵年輕人去探索現代科學。德國人性格中嚴謹服從的一面,在這種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很快出了成效。德國普及教育水平躍居世界第一,在科學技術領域也湧現出大量成果。

赫茲發現了無線電波;倫琴發現X射線;魏爾肖創立了細胞病理學;維爾納.西門子更是集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於一身的超級大牛,創立了西門子公司。

以鐵血著稱的宰相俾斯麥,為什麼不主張德國擴張稱霸?

(西門子)

德國已經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國度變成了一個“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國度。在電氣、化工等新的產業中,德國人領先世界。

小貼士:歌劇大師瓦格納

威廉.理查德.瓦格納(1813-1883),德國音樂家,歌劇史上承接莫扎特、貝多芬,並開創後浪漫主義歌劇潮流的重點人物。代表作有《尼伯龍根的指環》《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等。他的作品具有巨大感染力,受到德意志民族的狂熱崇拜,而他本人也曾參與1848年革命。但同時瓦格納也是反猶主義者。

以鐵血著稱的宰相俾斯麥,為什麼不主張德國擴張稱霸?

(瓦格納)

在國際事務上,俾斯麥同樣拿出“八面逢源”的手段來。打敗法國後,德國堪稱世界陸軍第一,但俾斯麥保持著頭腦清醒。他知道,地處中歐的德國,如果一味單憑自己的力量稱雄爭霸,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甚至遭到夾擊。為此,必須在歐洲建立一種均勢,讓德國和儘量多的國家保持友好關係,至少別撕破臉,然後集中對付法國。

俾斯麥一面拉攏普魯士的傳統盟友俄國,一方面對之前打敗的奧匈帝國伸出手來,結成了“三皇同盟”。當然,三皇同盟內部也有矛盾。俄國和奧匈帝國為了爭奪巴爾幹就勾心鬥角。這種情況下,俾斯麥一面支持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山,拉住這個曾經的德意志大哥;另一方面,對怒氣沖天的俄國儘量籠絡,哪怕鐵哥們做不成,至少別做仇人。

以鐵血著稱的宰相俾斯麥,為什麼不主張德國擴張稱霸?

(三皇同盟)

逐漸強大的德國,在全球擴張上與英國有了矛盾。俾斯麥利用英國與法國、俄國更早存在的矛盾,儘量表現得“於英無害”,設法和英國保持良好關係。甚至對仇敵法國,俾斯麥也鼓勵法國在非洲擴張。這樣一方面分散法國在歐洲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讓法國和意大利為爭奪非洲產生了矛盾,俾斯麥趁機把意大利拉到德國這邊。

1882年,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在維也納簽訂盟約,約定只要法國敢進攻德國或意大利,三國一起打丫的。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國同盟”。

俾斯麥翻雲覆雨,在歐洲政壇合縱連橫,為德國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加上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軍事實力的提升,新興的德意志帝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屈指可數的強大國家。要知道僅僅二百年前,普魯士還是波蘭的附屬國呢。而俾斯麥也憑藉這出色的功績,在2003年“最偉大的德國人”評選中名列第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