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會寫的人真的不擇筆?

善書者不擇筆,什麼是善書?當然是書法高手或者大神級別的。

對於那些使用過很多毛筆、寫過多年毛筆字的人,對各類毛筆的性能都所有了解,即便是隨手拿到的毛筆並不順手,卻能夠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和技巧,而將書寫任務比較順利地完成。如果作為善書者,對書法的筆法掌握精熟,手腕運轉靈活,與思維也無縫對接,且基本功紮實,那麼確實可以說是不擇筆。這是善書者不擇筆的情況。

會寫的人真的不擇筆?

陸機《平復帖》,細看平復帖的字有分叉出現,明顯是用禿筆所作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三人作書均不擇筆,只要面前有筆,執筆即書,還有當代書法大家啟功老先生,無論到哪裡作書,無論別人遞給他什麼質量的筆,拿起來就寫,這就是書法大家的書法功力。

會寫的人真的不擇筆?

啟功作品

不善書者必擇筆。

不善書者其實大部分是說初學者或者習書時間不長的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此言對不善書者來說較為中肯。

古代書法家有堅持認為應該擇筆的,趙孟頫寫字就很挑筆,北宋陳槱認為,不擇筆就能寫好字的,並非理所當然,擇不擇筆要論條件。清代的楊賓堅持擇筆,他說:“書與佳與不佳,筆居其半”,強調有些筆可能是別人棄之不用的,然而對另一個人來說正適合自己。

會寫的人真的不擇筆?

楊賓作品

筆是書寫的工具,是心意的外延,所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用為上。書法是一種時代精神和個人真性情的傾訴途徑,古人寫字練字的主要目的也是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和仕途需求。沒有好筆一樣創造好的藝術,但是有了好筆,藝術會更上一層樓。這裡所說的“好”筆,更多是就筆與書寫者是否適宜而言。

會寫的人真的不擇筆?

趙孟頫小楷《汲黯傳》

筆力經驗未到時,可以多嘗試幾家筆莊和筆型。用過之後,覺得好,才是真好。用筆如識人,日久見人心,冷暖自知,找到一支適合自己的毛筆實在不易。

會寫的人真的不擇筆?

綜而觀之,技能和工具都很重要,那種技高一籌就主張“不擇紙筆”的想法不可取,片面強調工具的特殊作用同樣不可效仿。做一名優秀的書寫者,寫出高格調的書法,二者不可偏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