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國家發行的鈔票是1元、5元、100元等面額,而不是其他面額呢?

賈彩歌a1-jia


首先一點,貨幣是按照十進制來設計的,所以必須有1和10,100這樣的數字。更大面額的鈔票,則要根據具體國家的通貨膨脹水平來決定是否增加。

貨幣面值是按照數學組合原理來設計的,從1到10的數字中,1、2、5、10是“重要數”,能夠通過最簡單的加減得出其餘幾個“非重要數”。所以貨幣中往往會增加2和5這樣的面額。

20、50、100元的鈔票也是同樣的道理。

紙幣印刷也是有成本的,流通過程中也會產生磨損。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一元錢已經在用硬幣代替了,雖然單次鑄造成本更高,但是使用的時間更長,算下來平均成本反而更低。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現在流通領域中2元錢的紙幣也越來越少了。這是因為2元的應用場景也在減少,使用頻率越來越低,更多時候可以用1元來組合。所以自1999年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幣中沒有設置2元紙幣,還能節省印刷成本,幣值結構更合理。

比如9元的商品,可以直接付10元,商家找回1元。

8元的商品,可以同樣用10元,找回2個一元。


財智成功


發行這些面值的貨幣基於製造和發行貨幣成本的角度出發。解放初期,我國是沒有造幣經驗和技術的,包括紙張,印刷機器,成本很高。隨著我國工農業逐步恢復,國力提高後我們才有了自主造幣技術。但是,眾所周知,但凡一個國家的貨幣制造,其紙張,印刷,特別是加密防偽技術要求均代表一個國家最高精尖技術,其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是非常浩大的。所以,貨幣的面額,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必須以最少的面額,最大化降低製造和發行成本。

貨幣主要行流通功能,面值過小,不易攜帶。面值過大,不易找零,且容易造成通貨膨脹(這也是國家一直不發行大於100面值的貨幣的原因)。面值不是整額的,會給使用者造成不便。因此國家根據居民的收入水平,從使用的便利性、實用性和成本出發,設置了這些面額的貨幣。

希望我的回答能為您解惑。

我是美女播財經,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及看法,有不足之處望在評論區不吝賜教,喜歡的話關注+點贊哦!當然,更歡迎評論,互利共贏,互關必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