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能不能把雅魯藏布江的水改道去新疆寧夏甘肅陝西,走陝西匯入漢江?

天漢魚府


看地圖最清晰明白了。要想改道,把雅魯藏布江的水調入新疆等地,就得先解決藏南問題。藏南問題不解決,調水問題就無從下手。

雅魯藏布江大部分是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北,所以水量很小,這樣的水量根本不夠用的,調不到新疆估計路上就幹了。

雅魯藏布江在大拐彎處開始穿越喜馬拉雅山,這時印度洋的水汽進入,降水增加,流量增大。但是降水最多、流量最大的河段位於藏南,怎麼調水?


劉權林


藏水入疆,這世紀工程的方案提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扳著腳趾頭想想,這方案好啊!到時候,新疆的千里荒漠將變為良田,糧棉產量大大增加,南疆將成為我國第二個江南!將會惠及周邊千萬人口,創造出上億個崗位,打造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之後的第四大城市群!帶動西北經濟快速穩定發展。。

當然,光想想小編我也是非常激動啊,甚至要拍著桌子跳起來了!我大天朝要徹底崛起了。

方案說雅魯藏布江源頭海拔也就2000多米,將其用管道利用地勢輸送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南疆地區。

有道理啊!巧妙利用地勢導水省去了輸送的費用,還能發電,一舉兩得!

然而,看了一眼地圖,我心底的熱情就被冷水澆滅了一半:兩地直線距離達到2000公里,且中間隔著平均海拔四五千米的藏北高原和海拔5000米的崑崙山脈。


你告訴我怎麼把水輸送過去?水在地表會立馬結冰,那開隧道嗎?這工程量已經大到無法估量,費用更是天文數字。平均寬度200公里的崑崙山脈加上藏北高原,這得建多少長的隧道?南水北調東段途徑多為施工容易的平原,長度約1000公里,這樣都花了十幾年才完成,而小西線工程需要打通近100公里的隧道,至今工程無法實施。

再則將水逆勢輸送上青藏高原需要耗費多少電,說好的利用地勢自流呢?

在生態脆弱的極寒地區施工,還要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力。

雅魯藏布江的年徑流在1500億方,這可是一條國際性河流,我們把水抽走1000億方,下游的國家不得和我們拼命,會造成多大的國際影響。


澤安君


看著這樣的標題,心潮澎湃。二十多年前上初中地理課上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從丹東旁邊挖運河經內蒙到新疆,引雅魯藏布江到新疆。如今科技進步,國力強盛,尤其是做水利工程和隧道工程的朋友們的分析,十分給力。但是還是需要國家牽頭對工程做系統的分析論證。

這樣的工程對後代好處太多,不用細說,單單是當下,也可以增加就業,擴大內需。

雖然現在不能馬上開工,但是準備工作還是可以馬上做的。

第一,由國家牽頭做系統的理論分析及可行性計劃的規劃。

第二,由國家撥款專門的相關大型機械的科學研究及技術儲備。

第三,增加專門的稅收,增加增值稅,增加進口關稅等等。將這些資金儲存起來,作為日後技術論證成熟之後啟動開工的資金。

第四,接受全國人民的捐款,接受全球華人的捐款,接受世界所有國家政府及組織的捐款。對所有捐款刻石碑紀念,讓後世永遠紀念。

第五,先組織小規模,試探性質,研究性質的勘探。並將非國家機密的研究資料公佈。讓更多的人關注,討論。讓大家都為這個工程提供建設性的建議。


巴基斯坦市場調查


我在新疆的伊犁州待了七年,都感覺到伊犁是江南水鄉。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水量充沛,到處綠樹成蔭,瓜果滿園,花團錦簇。確實是宜居,宜業,宜遊。

為什麼這麼好呢,主要是伊犁河,發源天山,當春暖花開之時,冰雪消融,化成涓涓細流,滋潤著伊犁河谷的大片土地,催生萬物生長,伊犁人民在享受著天地恩賜,過著幸福的生活。

所以應該把高原雪山冰雪融化後的水,修建必要的水利設施,如水渠水塘等,儘量的讓它流入到新疆大地,讓它水量增加,然後逐漸科學地種上青草樹木,涵養水分,這樣就大地能夠重新披上綠裝。

新疆沙漠地帶的日照時間長,利於作物的生長和含糖量的提高。稻米很好吃,西瓜,棗子,哈密瓜,蘋果都是很好的作物,應該加強對沙漠地區的水資源和土壤進行改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手機用戶5810862116全


這個項目且不說從工程量看是否具備可行性,僅從其所涉及的流域範圍來看,沒人敢承擔這樣的風險!

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由於海拔低於青藏高原將近一千米,打斷崑崙山脈一千米基本做不到,要想打穿這麼一條河流改道必須只能先將水流往南引,繞到四川,穿過長江流域,上繞陝西,再穿過甘肅新疆,除了增加長江上游的總水量,還直接導致中國境內的總水量增多,雅魯藏布江處於上游地區,牽一髮動全身,一旦雅魯藏布江改道引發水量增加,以現在已到極限的下游蓄洪能力,根本容不下汛期的水量再進一步增加。尤其是下游的防洪設施都是基於現有水量設計建設的,這會導致所有水壩無用!

其二,河流改道會導致區域小氣候改變,雅魯藏布江從上游到下游,小氣候全部改變就會變成了大氣候改變,這個風險太大了!


優己


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特別的吃苦耐勞,從來就不靠上帝神仙。從上古時期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到長城,都江堰,大運河。還有現在的紅旗渠,郭亮村的掛壁公里,高速高鐵等等哪一個都為咱們中國人民實實在在帶來了安居樂業的福址和便利。人定勝天,祖國萬歲!


鷹飲映鷹影1


在雅魯藏布江上,建立一個巨型的大壩,將水引到新疆、青海和黃土高原,在西北荒漠上建設一個大糧倉,每年不再花幾百億美元去進口美國大豆,既能保證糧食安全,又能改善大西北生態環境,還可吸引東部南部人口稠秘區產業和人口西移,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和安全效益不可估量。

這是舉國工程,以中國目前的技術、資金和建設能力應該沒問題。三十多年前,在規劃南水北調工程時,有專家就提出“朔天計劃“,當時還是要解決天津缺水問題。

隨著技術的進步,引水入疆和引水入黃又有了更經濟的方案,就是中國科學家最近公佈一項最新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據說成本僅是傳統談化技術的幾分之一,如果這項技術得到大規模應用,未來完全可以從天津淡化海水引入新韁,工程成本和技術難度要比從雅魯藏布江引水低得多。


牛哥的天空


可能在技上,中國已經或遲早具備這種能力。但對這種國際河流來講,讓雅魯藏布江改道,無疑是在挑起戰爭,這種做法首就不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民族特性!巴、以戰爭歸根結底就是水權之戰,做為一個成熟的負責任的聯令國常任理事國,不會允許自己做出這種有違人道主義精神的事情!而就實際價值來講,其與南北調也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這個議題是個偽命題!中國的經濟實力,技術實力,裝備實力無論如何雄厚,也不會做出這種愚蠢至極的決策!


鐵嶺鋒


雅魯藏布江的水流量非常豐富,不利用實在可惜,西北五省缺水,改道引水到新疆寧夏甘肅陝西,可以解決用水不足,特別是缺水的大片沙漠地帶,如果有了水,可以改造成綠州,恢復樓蘭等歷史上有名的城市。荒蕪的沙漠被改造,可以減少飛沙流塵,霧霾就會不在危害,空氣就能得到淨化,何樂而不為呢?把水引入漢江,可以增加航運量,減少運輸成本,上游水源充足,氣候相應得到調節,風調雨順了,象洪災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也會相應降低。此功程雖然耗資巨大,但是千年大計利國利民,也可以教訓教訓阿三,用水掏錢,又可收回很多錢,所以此計劃我認為是可行的,它將造福國人,應該予以支持。


王志敏60


這真是人有多大膽,就要地有多大產了。費這麼大的勁,還不如直接在沿海地帶建海水淡化廠呢!喜馬拉雅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你以為這是說著玩呢?其實關鍵的問題還在於書生狂傲,害人害己!在今天這個時代,最好記得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