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相必很多知道瀘沽湖的朋友和我一樣,一提到瀘沽湖,首先映入腦海是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其次就是神秘女兒國的走婚。不知詳情的人說,走婚嘛,那不就是“一夜情”嗎 ?尋覓女兒國不為人只的秘密,走婚橋一定不能錯過。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走婚橋位於瀘沽湖東南水域的草海區域,是瀘沽湖境內唯一座橋,橋下是一覽無餘的草海。交通主要是騎行到走婚橋景區口,或是拼車自駕到景區口,在徒步近景區觀賞。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得高中在學習中國地理的時候。地理老師為了增加課堂趣味,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講到雲南地理時,便講到這個神秘的摩梭民族走婚的故事。簡單是說,走婚是年滿13週歲(摩梭族的成人禮),在聚會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對心上人表達愛意。男子若是對女子傾心的話,在白天約好女子後,會在半夜時分到女子的“花樓”(成年女性的房間)傳統上會騎馬前往,但不能於正門進入花樓,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掛在門外,表示兩人正在約會,叫他人不要干擾。然後在天未亮的時候就必須離開,這時可以由正門離開。平時在白天,男女是很少獨處的。這邊村落與村落之間的距離很遠,而走婚又必須在晚上進行,為了節約路程,於是在最大的兩個村落之間建立了這座橫跨草海的木橋供走婚之用,於是此橋便叫做走婚橋。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走婚橋下面是一片遼闊的草海,暮春的草海,依舊是黃燦燦的,似乎是為了給春姑娘多添一道色彩,又像 是一個和母親鬧彆扭的小屁孩,倔強的不露出綠蔥蔥的小腦袋。雖然如此,蕭條的草海卻讓這副五光十色的春景圖,顯得格外出眾。夏季草海,綠草如茵,碧波千里。一頁頁扁舟在草海中來穿去,沒有划龍舟的激昂,缺略帶雞絲愜意。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走海盡頭,有許多家小店鋪,頭上第一家,是一個手工酥糖+室內燒烤的小店。拳頭大的鵝蛋、金光的豆乾、小魚小蝦,豆腐塊。味道很贊。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因為是暮春時分,草海的草還沒有綠綠蔥蔥,坐船遊草海也毫無意義。便回走走婚橋,參觀了外面的廟宇,特色小店,便繼續開車環湖。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瀘沽湖的走婚橋是一個有神秘神秘景色秀麗的地方,草海上律動身姿,十分有趣。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川滇交界的瀘沽湖畔,草海走婚橋上的“走婚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