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A股至暗時刻:大小非減持疊加質押危機 1200億解禁盤壓頂

A股至暗時刻:大小非減持疊加質押危機 1200億解禁盤壓頂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兆寰 北京報道

2018世界盃如火如荼,A股市場一週內則經歷了特大暴雨的洗禮,年輕的股民們再一次被割了韭菜。

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升級為A股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獨角獸的吸金作用已經不可小視,大小非的解禁火上澆油,世界盃魔咒再次應驗,讓投資者們措手不及。

在過去的一週內,滬指頻創新低,2900點已經失守。不過,22日,市場早盤探底2837.14點,迅速回升,隨後翻紅,截至收盤,滬指報2889.76點,漲0.49%。

來自中泰證券的統計顯示,6 月最後一週和7月第一週的周度限售解禁規模仍在1200億以上,限售解禁的壓力仍將持續。

儘管如此,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短期風險急速釋放後有望迎來A股的修復性行情,畢竟A股的估值具有較大的優勢,近百家上市公司都在回購維穩,度過了年中的資金緊張時刻,獨角獸小米A股上市暫時停歇,中報行情即將開始,市場有了喘息的機會。

海通證券發佈報告指出,目前,A股估值已經回到上證綜指2638點時附近,只要宏觀經濟平穩的大背景即L型的一橫能持續,估值底部大概率有效。

從主要市場指數看,上證綜指、萬得全A、上證50、滬深300、中小板指分別處於2005年以來估值從低到高的26%、29%、36%、32%、28%分位,均處在歷史偏低水平,市場中長期投資前景良好。

暴風雨洗禮

19日,端午節小長假回來後,A股遭遇重挫,三大股指創出新低,滬指下跌幅度達3.78%,20日小幅反彈一日後,繼續遭遇重挫,恐慌心理持續蔓延。

21日,A 股市場衝高乏力、大幅下挫,中小創再次成為重災區。滬指全天基本呈現逐級震盪下行的調整格局;上證指數收市報2875.81點,跌1.37%,深證成指收市報9316.68點,跌1.94%。中小板指下跌2.13%,創業板指下跌2.69%。深滬兩市全日共成交356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有所增加。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反彈乏力市場觀望情緒依然較重,存量博弈的特徵明顯,投資者在運行趨勢尚未明朗之前,基本保持持續觀望的態度。

“當市場習慣了下跌,當沒有人試圖搶反彈,當出現大量跌破發行價的新股之後,底部自然就到了。”一位市場評論人士調侃道。

國都證券策略研究員肖世俊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A股在較為充分消化外緊內嚴等密集風險後,尤其中美貿易摩擦短期之內易升難緩,不排除近期市場進入反覆探底期;市場修復反彈有待國內政策微調信號、中美貿易摩擦由戰轉談的轉機跡象。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華夏時報》記者直言,市場利空的因素已經出得差不多了,未來利好消息將陸續出臺,市場在探底後會逐步回升。未來央行會釋放流動性,近期將定向降準。坊間有消息稱,券商對於質押的股份停止平倉,避免恐慌,這些有利於市場反彈。

6月20日消息,國務院常務會稱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部署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運用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強小微信貸供給。

山西證券分析師麻文宇認為,消費疲軟、外貿不確定性大、社融回落等因素制約A股。在這些因素慢慢被消化之前,A股很難走出單邊上行的行情。在此基礎上,投資者應以內生價值為準繩,對現金流穩定、業績突出、估值較低的個股進行佈局,當前決不是主題投資、熱點投資的時機。短期內,市場雖然或有反覆,但是在無強政策干預之前A股仍然偏向弱勢震盪。

大小非減持疊加質押平倉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採訪注意到,近期的市場大跌,一方面是中美貿易戰白熱化導致市場恐慌,更重要的是市場間資金的缺乏,央媽一直在釋放流動性可見其嚴重性。

中泰證券發佈報告指出,新股上市對目前縮量嚴重的市場造成顯著衝擊。截至2018年6月19日,A股本月共上市了5只新股,其中,工業富聯首發募集金額就高達271億,6月13日首日開板即吸收158 億元,對目前滬市日成交量不足1500億的規模而言,無疑是巨量。

寧德時代、南京證券、中信建投6月也開板在即,這也就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A股市場仍將面臨大盤股的威脅。長期來看,獨角獸公司迴歸或將對A股形成一定虹吸效應,但短期CDR延遲發行減緩了這方面的擔憂。

22日,寧德時代開板,早盤低開,隨後大單拋壓嚴重,開盤9分鐘即跌停。不過,隨後再次迎來資金的高度關注,股價探底回升。

同時,該報告進一步指出,應高度警惕6月中上旬股權質押帶來的平倉風險。截至6月19日,6月472只股價跌幅超過20%的股票中,質押跌幅超過40%的股票有213只,質押比例超過50%的股票達到130只。

另外,6月以來股價觸及平倉線的公告數量較5月出現明顯上升。截至6月19日,已有凱瑞德、華誼嘉信、東方海洋、中南文化、金剛玻璃、摩恩電氣、步森股份、西隴科學、邦訊技術、錦富技術等股票因觸及平倉線發佈公告。

解禁的壓力也不容小視,從全年看,主板5月、6月、12月解禁壓力較大,中小板6—8月解禁壓力較大,創業板5月、7月解禁壓力較大,超過700億。

由於限售解禁、產業資本減持、股票質押之間並不是完全割裂的關係,同一只股票可能不僅面臨解禁,還面臨減持或平倉風險,因此,需要高度警惕近期上述壓力疊加對股票的影響。

有望啟動修復行情

最黑暗的時候,曙光就在前方。

22日,在滬指最低探至2837.14點之時,反彈一觸即發,獨角獸們集體回暖,寧德時代成功翻紅,藥明康德、工業富聯漲幅擴大。

對此,肖世俊向記者表示,國內政策微調與中美貿易由戰轉談前,A股市場或反覆探底。相關風險因素釋放後,預計6月中下旬市場有望迎來階段性修復行情。

首先,基於此前美聯儲數次聲明通脹容忍度提升,預計6月議息聲明中的加息節奏指引或偏鴿派;其次,基於此前PMI、進出口貿易及中微觀高頻數據的改善,預計國內基本面與企業盈利階段改善。

有意思的是,對待A股境內外投資者存在著較大差異,數據顯示,境外資金近期加速流入明顯。

根據Wind數據,今年(01/01-06/15)北上資金淨流入同比增加95%,6月上半月日均流入約30億元,比5月份日均25億元規模還要高。

對此,海通證券分析認為,一邊是內資普遍情緒低迷,另一邊外資卻在加速搶籌A股。內外資分歧加大的原因關鍵在於兩者投資決策的角度不同,外資在做選擇題,環顧全球,發現A股估值和業績匹配度不錯,從中長期角度出發認可A股目前的投資價值。

北京博星證券投顧認為,6月份在貿易戰升級、金融去槓桿、CDR發行、資管新規落地以及經濟數據不達預期等因素的影響下,市場資金面和流動性仍是影響A股上漲的重要因素。

近期監管層以及國內知名的金融機構密集喊話力挺A股,國務院釋放積極信號,定向降準利好或馬上出臺,央行也連續放水緩解市場流動性。隨著市場積極因素的逐漸增多,本輪A股的下跌行情也即將進入尾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