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4期)

丙中洛

丙中洛位於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北部。東鄰迪慶州德欽縣,南連捧當鄉,西接與緬甸接囊的獨龍江鄉,北鄰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地勢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脈即高黎貢山、怒山、雲嶺,與三江,即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二形成倒“川”字的“三江並流”核心區、怒江山北向南貫穿全境,東面為碧羅雪山,西面是高黎貢山,兩山夾一江,形成明顯的高山峽谷地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4期)

丙中洛自然環境奇特、壯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丙中洛靠南邊的地方有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丙中洛還可觀看到難得的“佛光”。整個景區為立體氣候,冬可觀雪景,春可賞野花,秋可走田園,夏可覽江河,嘎娃嘎普雪山終年積雪。

丙中洛舊稱“甲菖蒲桶”(藏語),意為怒江小康普。據說丙中洛普化寺隸屬維西縣康普喇嘛寺管轄,康普藏名為“菖蒲”,故丙中洛有怒江小康普之說。丙中洛原名為“碧中”,藏語意為“藏族村”,當地怒族人稱為“麻白克勞”,傈僳族從瀾滄江流域和怒江下游遷徙到此處定居後,在原“碧中”的基礎上加上“洛”的音,意為“箐”或“地方”之意,於是就從“碧中”演變為“碧糾洛”。


長汀

長汀縣地處武夷山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長汀縣為福建省龍巖市下轄的一個縣,總面積3089.9平方千米。處福建西部,閩贛邊陲要衝。這裡千山競秀,群巒疊嶂,為武夷山脈南段,是福建的邊遠山區,著名的革命老區和歷史文化名城。

長汀縣,是閩、粵、贛三省的邊陲要衝,是福建的邊遠山區,是客家首府。長汀是福建新石器文化發祥地之一,全縣有200多處新石器遺址。漢代置縣,唐開元二十四年建汀州,成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長汀均為州、郡、路、府的治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湖南鳳凰一起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4期)

長汀是著名的唐宋古城。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蹟成為汀州古城景觀的一大特色,巍峨聳立的唐代城樓汀州三元閣,唐代大曆四年修建的汀州古城牆,宋明時期大規模擴建至4119米,城牆像一串璀璨的寶珠,從臥龍山頂分東西蜿蜒而下,合抱於汀江之濱,素有“觀音掛珠”之稱,把汀州城裝綴得獨具一格,分外美麗,現保存下來的古城牆將古城門及其古城樓-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聯結在一起,全長1500米,近幾年長汀已修復汀州古城牆2100米,使其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的標誌性建築。還有風格獨特的的汀州府城隍廟、汀州雲驤閣、汀州南禪寺、汀州劉氏家廟、汀州李氏家廟等眾多古蹟見證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內涵。


宏村

宏村是以徽派建築為特色的村落,位於黟縣城西北角,因奧斯卡獲獎電影《臥虎藏龍》而聞名中外,被譽為“中國畫裡鄉村”。 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

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著名景點有南湖春曉、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雷崗夕照等。民間故宮“承志堂”富麗堂皇,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佈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4期)

南宋紹興年間,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圍繞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腸”兩旁民居為“牛身”。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是宏村區別於其他民居建築佈局的特色,成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一大奇蹟。

在宏村,並非憑藉門票就可以自由出入各大宅院。想要深入瞭解村落,最好小住三兩天,讓房東領著參觀當地地道的宅院。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在本溪市東北35公里處。被讚譽為“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此一洞天”。 水洞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長的充水溶洞,現開發地下暗河長3000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4期)

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廟後山6箇舊景區組成,沿太子河呈帶狀分佈。風景名勝區以本溪水洞為主體,融山、水、洞、泉、湖、古人類文化遺址一體。洞口呈半月形,進入洞口是個大廳,可容千人,大廳右側有個300米長的旱洞,洞府高低錯落,洞中有洞,各有洞天,洞頂和巖壁鐘乳石多沿裂隙成群發育,呈現各式物象,不加修鑿,自然成趣,宛若龍宮仙境。泛舟則可暢遊水洞,欣賞水洞之大、水洞之長、水洞之深、飛瀑之美。


霞浦

霞浦縣,福建省寧德市轄縣,建城1700餘年,是閩東最古老的縣城,也是閩東文化中心。

該縣位居臺灣海峽西北岸,地處福建省東北部,陸地面積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592.6平方公里。是中國東南沿海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港口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臺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素有“閩浙要衝”、“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4期)

據《霞浦縣誌》,“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