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县、乡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有时候一周才能看一回报纸,一封信要多少天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书店也就那么几种书,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幸那时候每个县基本都有流动电影放映队,下乡轮流到基层或农村人口较集中的村庄放露天电影。这成了当时乡镇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那时候只要在那个地方放电影,那个地方的人都沸腾起来,所以说几十年前,看露天电影可是个隆重的事情。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记得有一天早上,听一位邻居说,晚上在弋江弋丰大队部放电影,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获悉这一好消息的人都欢呼雀跃。好不客容易等到傍晚,大伙匆匆吃过晚饭后,就三五成群往放电影的地方赶。走到弋丰大队部一看,这里有一个宽敞的打谷场,这时场上已是人头攒动。不少人早早搬来了板凳或椅子来“占”一个好位置,没有占到好位置的就站在后面。有的人来晚了看不见则爬上附近的墙头或大树上,还有一些人则站在银幕后面看。只见方方正正的银幕己经支好。调皮的孩子们在人缝中钻来钻去捉迷藏,说笑声夹杂着大人们呵斥顽童的呐喊声连成一片。当然也有一些男女青年利用这难得的机会谈情说爱,甜甜蜜蜜的交流感情呢。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夜幕降临了,一轮明月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打谷场上喧哗声渐渐平息,电影放映员开始装胶片。边上有热情的小伙子为他打着手电筒。不一会儿,胶片装好开始放映了。随着激昂有力的音乐,银幕上出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厂徽,接着推出醒目的《平原游击队》片名,场上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当影片中出现日本鬼子残杀中国同胞时,观众们发出愤怒的诅骂声;当游击队长李向阳骑马手持双枪率兵追杀鬼子时,人们拍手称快。大家都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电影放完后,人们还迟迟不愿离开。直到熄灭电灯,场上一片漆黑,才依依不舍的回家。在路上还余兴不减,继续在议论刚才电影里的精彩情节。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还有一次,一个家住南陵弋江蒲桥农场的亲戚来我家玩,说晚上在他们那里放彩色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我听了很兴奋,立即告诉了一帮小伙伴,大家都表示一定要去看。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一到傍晚就没有汽车,也不像现在有三轮车,电瓶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所以我们就靠二条腿走去。等我们气湍吁吁赶到时,电影都快要放了。这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部在室外实景拍摄的样板戏电影。以前样板戏电影都是在舞台上拍摄,所以这部电影更加逼真,更有艺术感染力。当由童祥苓饰演的杨子荣假装土匪,扬鞭飞马上山,唱着“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威风凛凛精彩亮相时,全场观众一片欢呼。随着电影的放映,“孤胆英雄”扬子荣成为一代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那时候南陵人在露天看的老电影还有“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由于那时候老电影就那么几部,人们反复的看,许多电影台词人们都能背出来。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如电影“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南征北战”中解放军师政委的那句“要用我们的双脚路过敌人的汽车轮子”和国民党张军长被我军围困凤凰山时求救的呼喊“请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还有“平原游击队”中那句“平安无事哦”和“鬼子进村”的音乐,也烙进了观众的记忆。许多人还会唱老电影中的插曲,如影片“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英雄儿女”中的插曲“英雄赞歌”,“铁道游击队”中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地道战”中的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等。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南陵人还记得多少!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也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如今的乡镇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电视机已普及到每个家庭,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露天电影己几乎消失了。但我们那一代人却怎么也忘不了那沸沸扬扬的露天电影,它曾经给我们带来了节日般的欢乐和美好时光。那年代,那场地,那情景,经常一幕幕浮现在我们的记忆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