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實施“五百工程”推進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近年來,蒼溪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五百工程”為抓手,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高標準建設現代化幸福美麗新蒼溪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

打造百里示範走廊,讓核心價值觀“立”起來

結合城市規劃建設、新農村建設、鄉村旅遊發展,統籌兼顧宣傳文化、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各方面,以蒼溪至劍閣、蒼溪至巴中公路為主軸,國道212線縣城至永寧段、縣城至中土段為兩翼,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百里示範走廊,建成龍山鎮誠信教育、運山鎮道德教育等10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示範點,金蘭、柳池2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示範園和紅軍渡宣傳教育示範基地,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體,全面呈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要義和踐行路徑,成為宣傳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地,輻射全縣39個鄉鎮。引導各鄉鎮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當地傳統文化特色的示範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感恩勵志、時代精神、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合,在多領域、全環境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讓廣大人民群眾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和浸潤。

辦好百姓大講堂,讓理論宣講“活”起來

按照“百姓參與、百姓推動、百姓受益”思路,在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村組統一開設“百姓大講堂”。把黨課教育、幹部群眾會議、技能培訓、政策法規宣講、身邊好人好事評議等活動有機結合,採用集中講座、現場問答、快板說唱、廣播宣傳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形勢政策大家聽、法律法規大家講、科技知識大家傳、身邊故事大家擺、家鄉變化大家談、道德模範大家學、文明禮儀大家行等活動,讓群眾既當老師、又當聽眾,既當評委、又當模範,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全縣共開設“百姓大講堂”近1000所,年均開展各類宣講評議3萬餘場次,成為基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其中,司法系統法治大講堂、工商聯聚商大講堂、白驛鎮黨群大講堂、陵江小學國學大講堂、陵江三小藝術大講堂、城郊中學國防大講堂等特色示範講堂深受基層幹部群眾歡迎。部分村(社區)百姓大講堂不僅發揮宣傳教育功能,還成為村民議事、民主自治的重要平臺。

開辦百姓大舞臺,讓群眾文化“熱”起來

充分發揮文藝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特作用,以節慶文化為龍頭、特色文化為核心、群眾文化為重點,常態開展群眾歌舞比賽、農民讀書節、校園文化節、社區文化節、行業系統運動會等群眾性文體活動。著眼村社、工地、學校、企業,特別是邊遠山區、重點工程移民安置點,每年舉辦“百姓大舞臺·文藝身邊行”活動100場以上。在縣城創新舉辦“梨鄉大舞臺”,為石門山歌、白驛女子燈戲、川北燈戲等民俗文化和鄉土文化能人、民間文化傳承人搭建展示平臺,讓群眾自己演、演自己。在百姓大舞臺活動的帶動引領下,全縣200多支民間演藝隊伍長年活躍在基層一線,梨鄉過年七天樂、灕江農民運動會、運山梨芋文化節、喚馬剪紙藝術節、白驛女子燈戲大舞臺、鄉村“春晚”等民俗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歌曲《中國夢》《妹是麥子遍山黃》、燈戲《秀蘭改嫁》《追魚》等一批緊扣時代脈搏、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藝精品應運而生,成為弘揚正能量、傳遞真善美的有效載體。

建立百姓幫扶隊,讓愛心傳遞“動”起來

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說”“唱”與群眾實踐參與緊密結合,把“紙上的理論”“嘴邊的口號”化為實際行動。各鄉鎮、各部門以脫貧攻堅、應急救援、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重點,圍繞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群體,成立扶貧濟困、搶種搶收、矛盾糾紛調解等六支隊伍,村組普遍建立組與組、戶與戶幫扶的百姓互助隊,積極組織開展志願服務和幫扶活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目前,全縣建立各類“百姓幫扶隊”1100餘支,註冊志願者8萬餘人,年均開展幫扶活動1萬餘次。農忙時節,機關幹部下鄉助“雙搶”、鄰里之間你幫我扶,成為一道亮麗風景;閒暇時節,鄉鄰間噓寒問暖、關愛弱勢群體蔚然成風。

設立百姓好人榜,讓好人好事“曬”出來

堅持把評學群眾身邊先進典型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抓手,結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建立縣、鄉、村三級“百姓好人榜”,對見義勇為、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方面表現突出的“身邊好人”進行常態評選和張榜表揚,做到群眾評、評群眾,群眾學、學群眾。截至目前,評選和推薦縣級以上“身邊好人”800餘人次,先後湧現出了“全國道德模範”羅瑋、“中國好人”李君、“關愛明天十佳五老”彭仕孝、帶著公公婆婆出嫁的“孝老愛親典範”餘映秀、捨身搶救落水群眾的烈士劉小兵等一批先進典型。組織重大典型巡迴宣講活動,編印《最美蒼溪人》《愛在生長》(1—3季)等書籍,新聞媒體常態化開設專欄,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感召引領作用,在全縣形成了踐行核心價值觀、對照先進學典型的濃厚氛圍。

(源自:廣元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