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美景」天台的橋,不一樣的風景!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橋對於每個人來說

都是最熟悉不過的

然而 天台的橋就是不一樣

它彰顯著城市之文明

它銘記著生活之變遷

它凝結著歷史之記憶

它還承載著文化之厚重

不同區位

不同性質

不同用途的橋

它們有些很古老

有些很詩意

有些極具特色

快一起來看看!

「美景」天台的橋,不一樣的風景!

「美景」天台的橋,不一樣的風景!

南門大橋

南門大橋在始豐溪上,始建於1978年,離現在已有40年的歷史。南門大橋長315米,寬9.5米,屬8孔單跨雙曲拱橋,橋身共有4個橋墩,是用鋼筋水泥等建造的現代化大橋。南門大橋南岸的赤霞堤是天台人民尤其是鄰近的橋南社區居民散步、消夏之處。

南門大橋由於始建年代早,處於主幹道路,橋身較窄的原因,與天台縣交通運輸發展不協調。2014年,“天台縣南門大橋拆建工程”方案出臺。南門大橋已經成為天台縣人民珍貴記憶的一部 分,許多天台人對於故鄉的記憶就是南門大橋兩岸的優美景色。衷心希望南門大橋新建後在方便交通的同時能儘可能地保留原貌,保留天台人民過去幾十年的珍貴記憶。

「美景」天台的橋,不一樣的風景!

金盤大橋

金盤大橋及兩端連接線工程連接104國道和人民東路延伸段,全長1240米,其中橋長403米,中間主跨長80米,寬32米,兩端引橋寬28米,道路連接線南端長490米,北端長347米,寬36米,橋樑設計採用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和上承式鋼筋混凝土連拱結構,工程概算總投資1.42億元,2011年11月11日開建,2013年10月完工。

金盤大橋是目前天台橋樑跨度之最,也是台州市市政橋樑跨度之最,更是天台母親河始豐溪上建設規模最大、單跨長度最長、結構形式最新、橋型最美的景觀大橋。

始豐湖空腹式三折邊牮橋

天台縣始豐湖南岸綠道通文化詩歌島牮橋工程主孔安裝成功,這座空腹式三折邊牮橋在傳承傳統古橋技藝的同時,又有創新發展。該橋現已完工,成為始豐湖又一新景觀。

該橋由中國古橋研究委員會委員、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特聘教授夏祖照設計,以傳承古橋技藝和增加始豐湖景觀效應為主基調。橋臺為河卵石砌築,三折邊拱選用花崗岩條石,橋頭設有行人踏步八級。全長26.56米,淨跨徑10米,橋中段寬3.6米,並變幅為4.6米,採用空腹式三折邊拱。

臨川橋

臨川橋位於城區西門中心西路,橫跨赭溪,是天台城區通向西鄉的交通幹道。橋始建於南宋隆興二年(1164),歷代屢有興廢,現存為清康熙六年(1667)重修。為三洞拱券式,長30米,寬4米,拱矢高5.8米,用條石橫列錯縫砌券。

(徐曉海/攝)

白鶴鎮紅旗渡槽

紅旗渡槽為裡石門水庫北乾渠的重要紐帶工程,1980年竣工。紅旗渡槽位於白鶴鎮,西起新樓村,東至溪東村,橫跨104國道、三茅溪和上三高速公路,處於北乾渠中腰地段,為連接三茅溪兩岸灌區的紐帶工程。

紅旗渡槽大拱拱帶及槽身全部以天台特有的蒼南綠色條石和大地林村淺紅色巖材砌成。整個建築保存良好,且宏偉壯觀,有“天水飛渡”之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平橋鎮峇溪裡村大橋頭亂石拱橋

平橋鎮峇溪裡村大橋頭亂石拱橋被當地老百姓稱作“仙橋”,跨越五個朝代保存下來,可見神奇不凡的一面。

該古橋始建於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由一位叫林惠(字思恩)的人主持興建,翌年竣工。清康熙庚子(1720年),橋危於洪水,乾隆己巳(1749年),再由林惠第十一代孫林士倫主持重修。距今已有650年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建成的“變截面”亂石拱橋,比歐洲現有的記錄要早500年。在橋頭還豎有碑文,記載古橋的歷史,清晰、醒目可見。

石樑鎮大同祥下村的永福橋

地處偏僻深山區的石樑鎮大同祥下村的永福橋全長19.1米,橋寬淨4.1米,淨跨7.6米,高6.5米,為變幅拱,由二孔石拱橋相結合組成。

考證發現,在石橋的正中間,還有一塊長方形石塊標記,上面刻著“永福橋”三字的橋名,左邊方刻著“桂秋月吉旦捐建”,右邊刻著“大清光緒廿四年秋月”字樣。按此計算,這座古石橋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

南屏鄉下杜村雙孔石拱橋

南屏鄉雙孔石拱橋據下杜村民說大約有150多年曆史了。這獨具特色的雙孔石拱橋橫跨村口一條小溪,守護橋兩端各有一株枝繁葉茂的百年樟樹。橋下溪水清澈見底。

( 袁月霞/圖)

石樑橋

石樑橋是花崗岩天生橋,長7米多,厚近5米,脊面隆起,窄處寬僅20釐米。梁下空洞高約2米,瀑布高達30多米。世界各地的天生橋很多,多屬石灰岩地貌,而石樑飛瀑卻是花崗岩天生橋,且梁以瀑險,瀑因梁奇,世所罕見,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明徐霞客曾從橋上走過,他在《遊天台山日記》中寫有:“餘從樑上行,下瞰深潭,毛骨懼悚。”清詩人袁枚遊石樑瀑布景觀時,對石樑橋的寫實是“知是天台古石橋,一龍獨跨山之岙。高聳脊背橫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濤。”

國清寺豐幹橋

豐幹橋是宋代時為紀念唐代國清寺高僧豐幹而建,系單拱石橋。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橋長14.4米,淨跨10.7米,寬3.4米,橋面由鵝卵石鋪就,兩側石板護欄,橋頭石獅護衛。稀奇的是,若人立在橋心方形石板上跺腳,能感到橋身顫動。此橋歷經幾百年風暴洪水,至今仍舊完好無損。它還被載入《中國科學技術史冊·橋樑卷》

石樑古石拱橋

中方廣寺前有古代石拱橋一座,橫跨金溪上,塊石壘砌,古樸大方,長15米,寬4米,高6米,拱寬11.5米。橋下不遠處瀑布垂掛,四周林木蒼翠,環境恬適幽靜。

「美景」天台的橋,不一樣的風景!

溪坑周分離立交橋

如今,站在山上俯瞰天台溪坑周分離立交橋,氣勢恢宏,蔚為壯觀,猶如飛虹連通東西,成為天台分離立交橋的“新座標”和交通美景 。不時吸引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該大橋的雄偉奇觀,展示當代交通建設成果和風采。

60省道天台科山至洪疇段改建工程溪坑周分離立交橋全長677米,共設18跨,橋樑落差高度19.5米,總投資4000多萬元,橫跨上三線高速公路和老60省道之上,是目前天台境最長分離立交橋。2013年11月開工,於2016年年底前完工。

你還知道天台哪些橋?

歡迎在留言裡告訴大家

END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