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美國終於說實話了:策略就是讓中國更痛苦!但是中方這三招,也能讓美更痛苦!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6月20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美方對華商品加徵關稅的基本策略是讓中方感受到更多痛苦。

美國終於說實話了:策略就是讓中國更痛苦!但是中方這三招,也能讓美更痛苦!

羅斯的意思是說他們現在針對中國政策給中國帶來的痛苦,要比遵從他們更加痛苦,從而迫使中國做出讓步。那麼,美國對中方的要求是什麼呢?最核心的有兩點:

一是停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

美國要求中國停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是感受到了中國技術進步的速度和中國市場驅動的能量,所以美國認為如果按照中國的發展計劃,未來就是和美國競爭,所以要把中國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基礎打掉。如此,不但對美國科技、高端製造業不會構成威脅,在國家影響力上也就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了。

二是大量購買美國的高價商品,把我們中國非常高的儲蓄率,通過購買美國的商品從而變成美國公司的營收。

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一年三千多億美元,這個貿易逆差這麼大是怎麼來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美國的製造業規模整體比中國小很多,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需求低。與此同時,美國一些高技術產品又不賣給中國,這更加劇了這一狀況。

其實,這一狀況對美國來說一直都是有利的,因為中國商品物美價廉,美國又有準終極發鈔權,所以這事一直以來對美國來說都非常之好。然而,隨著中國產業升級和轉型,中國提供的物美價廉的商品在減少,中高端的產品在增加,這使得中國的商品對美國商品本身有一個競爭的壓力,同時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也就更嚴重了。

所以,美國其實目的就是,通過短期內讓中國很痛苦,從而迫使中國在核心利益上讓步,並最終滑入被美國不斷抽血的窘境中。

由於中國對美出口佔中國對外貿易約15%的份額,所以美國對華髮起貿易戰肯定對中國出口有一定影響,而且對一部分企業也的確很難受。但再難受,也比不了2009年到2010年那兩年。更何況,相比那個時候中國消費佔GDP已經達到了70%,外貿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經非常小了。所謂,美國所謂用貿易戰就能讓中國多麼痛苦,無疑是可笑之言。

如果非要說美國在哪個領域能給中國帶來痛苦,在筆者看來,唯一的領域可能就是芯片領域,特別是通信芯片。中興公司之所以被美國製裁立刻就只能停產,原因就是其業務收入主要集中在通信設備方面,而這些設備的芯片恰恰是中國的最短板。因此,美國搞中興讓中興公司很痛苦,也抓住了中國的痛點。

但是,中興對中國來說不過是一家企業而已,如果美國真對中國這樣的企業下死手,那麼中國也一定不會放過美國在中國相當份量的企業。如果美國一定要和中國全面對抗,那手段可就沒有限制了,以中國的總和國力、以中國的人口基數和市場規模,哪怕經濟進入內循環都能自保,何況美國遠在北美,根本控制不了歐亞非三個大陸,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如果真的完全對立,那絕對是雙輸局面。

總的來看,羅斯的那些言論,根本無法最終達到其目標。而對中國來說,美國想達到的那兩個目標根本不可能接受,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又怎麼讓中國感受更加痛苦?

在筆者看來,美國發起對中國和其它國家的貿易戰,中國認清美國並由此所做的戰略調整,反而會給美國整長期帶來更大痛苦。

首先,中國因美國刺激奮發圖強,會讓美國三五年後逐漸感受到巨大痛苦。

中國是個抗壓能力非常強的民族,想當初中國在美蘇兩大霸主擠壓下國際空間非常小,被圍堵的情況下被迫處於封閉狀態,但中國人沒有氣餒,搞出了兩彈一星,搞出了第一臺計算機······那個年代,基礎那麼薄弱,中國在美蘇圍堵下依然可以取得巨大成就。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經濟基礎、科研基礎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美國能封堵得了中國嗎?不可能的!

在美國的強烈刺激下,中國一定會大力投入、奮發圖強,在芯片短板領域三五年一定會有突破,10年就是追不上美國,那也一定可以對美國的芯片開始有較強替代性。

至於其他領域,其實美國並不具備絕對壟斷地位,甚至有些領域早已不如中國,譬如中國的顯示屏行業在技術上已經實現領先,並且市場份額已經世界第一。再譬如高鐵領域,美國也遠遠比不上中國。

其次,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的負面影響,中國內部消化並不困難,但中國大規模的消費品美國去哪裡找替代生產者?

很多人總是擔心貿易戰能讓中國經濟如何如何,其實不然。咱不說貿易在中國GDP中佔比已經太小,事實情況是2017年中國的消費已經佔GDP的七成。哪怕貿易戰使得中國出口美國商品一定程度受阻,這些商品在中國國內消化也是很容易的,畢竟中國有14億人的市場。

然而,如果中國也不再向美國輸出產品,美國巨大的消費需求靠什麼來滿足呢?去哪找那麼大規模的替代生產者呢?中國有14億人的國內市場,周邊國家人口加起來又是龐大的潛力市場,這些都是美國所沒有的。

其三,這隻能促使中國與其他國家更快抱團,而抱團的結果就是美國被孤立。

美國說貿易戰是為了讓中國更加痛苦,那麼在全球展開貿易戰就是讓全球國家都痛苦。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只能促使中國更快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更快速地抱團。抱團的結果是,在經濟上中國及相關國家會走得更緊密,而美國隨著時間推移會被國際市場所孤立。如此發展10年,誰會更痛苦?

想打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

至於現在互聯網上因為中興被美國搞了一把給一些人帶來的創傷,個人認為很正常,反思一下也是好的,但不必過度渲染。想想看,幾十年前中國啥水平?不也有那麼多突破嗎?今天的中國,實現突破比過去要容易得多,挽起袖子加油幹就行了。

就像中興,筆者認為,不要覺得這次重創就能擊倒它,給這家企業幾年時間,會讓大家看到欣喜的成績的,現在中興在5G技術方面、專利數量方面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那些短板未來會化解掉的。

當然,一旦貿易戰深化,對於受損的行業,國家應該給予政策對沖,給那些受害的企業緩衝轉型的時間。

同時,中國真該做的,就是要集中力量對人力、物力、政策資源進行整合,與中國巨大的市場進行對接,一旦形成良性循環,這種驅動力將非常巨大。過去,我們做得不好,以後我們沒有理由再做不好


美國終於說實話了:策略就是讓中國更痛苦!但是中方這三招,也能讓美更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