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3~5年後最大IP一定來自漫畫?漫改是門好生意嗎?

日前,Netflix宣佈第一部漫畫《The Magic Order》將由好萊塢漫畫大師馬克·米勒和奧利維爾·科爾佩爾共同創作,併為此發佈了一部專門製作的預告片。在此不久前,快看漫畫宣佈原創IP《快把我哥帶走》大電影定檔8月17日(七夕節),由快看漫畫和萬達影業聯合出品,網劇由企鵝影視和中匯影視出品,將在騰訊視頻播出。

3~5年后最大IP一定来自漫画?漫改是门好生意吗?

易觀發佈的《2017~2018中國泛娛樂產業生態白皮書》顯示,影視化是放大動漫IP價值的關鍵環節。愛奇藝的蒼穹計劃已進行到第二期,騰訊動漫旗下若干IP藉助騰訊互娛的全產業鏈能力進行影漫遊開發,而快看漫畫等獨立漫畫平臺也在通過大電影、網劇網大等形式深挖IP價值。

漫畫,作為IP源頭之一,正成為平行於文學的另一條IP開發主賽道。

1

平臺發力漫畫改編

騰訊互動娛樂動漫事業部總經理鄒正宇在UP2018騰訊生態大會上分享過這樣一組數據:2017年整個動漫市場用戶規模達3.3億,已逼近網文用戶3.7億規模,中國動漫產業規模也達到1500億元,佔整個文化創意產業份額的近25%。

大平臺從來都是對商機最敏感的,二次元熱潮不止吸引到騰訊、愛奇藝、網易這樣的巨頭爭相佈局,掌閱科技、縱橫文學等網文平臺也在向漫畫內容滲透,還催生出了快看漫畫、漫畫島等專注於漫畫、二次元市場的新興平臺。

快看漫畫作為國內排名第一的漫畫類APP,擁有全網最多頭部作品,11部作品超500萬人訂閱,126部作品超100萬人訂閱,43部漫畫人氣值超100億,屢獲金龍獎、金猴獎等業界大獎。《快把我哥帶走》在快看漫畫上線後迅速躥紅網絡。據快看漫畫創始人陳安妮介紹,該作品目前有超過560萬人關注追更,總評論量近100萬,總熱度30多億,是快看漫畫頭部作品之一。

以騰訊動漫旗下知名動漫IP為例,《狐妖小紅娘》動畫全網播放量破31億,《一人之下》動畫全網播放量突破21億。並且,目前這兩個作品已完成從動漫到遊戲的IP化,同名手遊均已開啟官方預約。

3~5年后最大IP一定来自漫画?漫改是门好生意吗?

愛奇藝副總裁耿聃皓曾這樣描述:文學和動漫都是IP源頭,影視是IP放大器,而遊戲是IP變現的綜合途徑。“在愛奇藝內部,影漫遊聯動的同時,還能夠達到引流的效果。我們希望通過IP的聯動創造出更多價值,從IP開端就深挖其潛在的價值,謀求IP價值最大化。不管這個IP是文學、漫畫還是輕小說。基本上這三種IP源頭佔到了影視改編項目的80%~90%。”

相比其他形式,影視作品放大IP影響力的效果更優。影視作品受眾範圍相對更廣,能幫助IP大規模輻射影響力,與此同時,多元化的變現渠道可以進一步創收。常見的IP影視化形式包括電視(網絡)劇、電影、綜藝、動畫。影漫遊聯動,正成為放大IP價值的轉化途徑。

據瞭解,愛奇藝漫畫在運營模式上採取”製作人+經紀人”的模式,在中國漫畫市場新媒體已經成為主流,愛奇藝運營模式的創新讓一個IP在漫畫階段就可以在遊戲等改編方向上埋下伏筆,其他形態的內容可以互相聯動推廣。“因為風格不同未來IP走向也會不同。比如《四海鯨騎》,已經被黃建新導演看中將開發為電視劇,所以我們(IP開發)是多元的,不會單一的拘泥於哪一個項目。”據悉,愛奇藝宣佈啟動“蒼穹計劃”第二期,預計投入超2億元,孵化更多精品國漫IP。

在陳安妮看來,作品特性不同IP的開發路徑也會截然不同。有些IP適合做動畫,有些則適合真人拍攝,站在平臺方的角度,快看漫畫會根據作品本身特性來進行最大價值的開發。“漫畫IP改編的核心要素是故事和人設。好劇情才是賺錢的核心,而劇情的核心是‘人設’。”當下中國漫畫的付費趨勢才剛剛開始,快看漫畫發現,付費效果好的作品有一個共同點:擁有好劇情。碎片化時代如何第一眼抓住讀者?符號非常重要,而“人設”是故事最好的符號。“好的‘人設’代表著作品的核心價值觀,奠定作品的基調,也就說所有的故事邏輯和劇情應該為‘人設’服務。”

當然,漫畫改編並不是新媒體公司專美,傳統出版企業也在切入這塊大蛋糕。先有中南傳媒旗下天聞動漫與日本角川聯合成立天聞角川,後有上海故事會旗下《漫畫會》雜誌與日本講談社合資成立漫族公司,當然也有如中版數媒公司手持IP自行開發的案例。

以中版數媒公司2016年11月簽下的《鍾馗傳奇》為例,中版數媒動漫事業部主任杜都設計了針對該IP的全方位開發方案。目前,《鍾馗傳奇》在騰訊動漫上已更新至第100回,總閱讀量達5817萬、收藏數超4萬,已由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出版圖書《鍾馗傳奇之詭世疑雲》上、下冊;中視國恆進行網絡劇改編,劇本正在創作過程中;並由遊乾易玩公司開發為遊戲。

杜都還向記者介紹了中版數媒主打IP夏格拉斯和知蛙的開發計劃。中版數媒將自有IP動漫形象夏格拉斯主推條漫和表情包,表情包推出後已有5000多萬下載量,此外還有IP授權合作,以及開發一系列衍生產品,如玩偶、水杯、食品。另外,數媒公司還藉助合作方在地產、汽配行業的優勢,以夏格拉斯主題包裝4S店和汽車。

此外,中版數媒還貼合公司在知識付費市場的佈局設計了IP知蛙,先為知蛙推廣實體產品,有了形象之後製作表情包,此後再製作漫畫和故事。因為這個形象也是我們數媒知識付費平臺的一個形象,所以想要傳達的就是傳播知識的概念。目前已與一些科普、教育單位達成合作。知蛙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形象,用這個形象來發聲,講解科普知識、日常生活知識等。

2

漫畫改編更有優勢

杜都認為,動漫改編與文學改編起點是一樣的:有好故事,故事本身有一定受眾、粉絲群,然後改編成影視作品。“不同之處在於,漫畫比文學作品更直觀地體現出人物形象、場景、鏡頭語言。”

在陳安妮看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外部環境變化導致用戶的娛樂載體從大屏幕向小屏幕發展,由此導致用戶對內容的需求更加視覺化。快看漫畫平臺上80%的00後認為同一個故事(表現形式),他們更傾向於看漫畫,而不是網文。這給漫畫帶來了機會,漫畫的生產成本、閱讀成本、市場成本、試錯成本與網文差不多,而在視覺體驗上卻迭代了很多。

杜都認為漫畫改編為影視作品更有優勢。因為在漫畫改編的創作過程中,首先要做“人設”,其次是做分鏡腳本和場景設計。“已有很多好萊塢電影在拍攝前先讓劇組進行漫畫創作,然後讓演員根據漫畫創作的鏡頭腳本進行演繹。漫畫改編在服飾造型方面省了很大功夫,在拍攝過程中場景設定、鏡頭設定方面也體現出優勢。”杜都提到,故事型連載漫畫作品相對更有優勢,而條漫由於碎片化、不連貫,改編成影視劇的可能性相對小。與此同時,漫改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創作週期較長。

當漫改案例越來越多,大平臺也在加緊佈局漫畫內容,漫畫IP改編可能成為平行於文學IP改編的另一條賽道嗎?陳安妮對此充滿信心。“未來最大的IP一定來自漫畫

。當下,頭部影視作品大多改編自80後曾經看的網文,但3~5年後,更多(改編)將來自於95後追逐的熱門漫畫。2018年將會有大量根據漫畫IP改編的影視劇和電影被推向市場。快看漫畫希望打造精品,做出一些標杆性案例。”

漫畫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特的文化,它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拿來與文學作對比,對新生代年輕人來說,更符合他們今天閱讀習慣載體的漫畫正成為未來的最大趨勢。“漫畫一定是中國未來年輕文化IP最大的承載形式,這從以迪士尼、集英社為代表的世界最大IP承載公司大多是動畫、漫畫公司便可見端倪。”陳安妮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