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我願意”還是“沒辦法”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我們的選擇似乎越來越少了——自己的能力限制,於是,在終於長成自己仰望已久的大人之後,越來越多的時候學會了一個詞:沒辦法。反而在小時候,更多會說“我願意”。

“我願意”還是“沒辦法”

“我願意”,是一種嚮往,期待著一件事的發生並願意為此而努力:甘願付出勞動,甘願盡心竭力,甘願承擔責任。那是一種怎樣的激情啊!“我願意”背後是一顆生機蓬勃的心。

最美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我們可以期待,我們願意靜待美好的到來。

人,越長越大,越來越懂得了趨利避害,於是越來越學會了另一個詞“沒辦法”。

“我願意”還是“沒辦法”

“沒辦法”,可以作為推脫的藉口,也許根本沒去想辦法,也許試過種種方法之後,不得不放棄。但絕對不是另尋他途、鍥而不捨的赤誠和韌性。

真正的“沒辦法”,是綜合考量自己的實力、資源之後對現實的屈從、是無奈,更是一種遺憾。這三個字帶給人的挫敗感足足讓人情緒低落一陣子。

人生有且只有一次,為什麼不讓自己幸福一些呢?

“我願意”還是“沒辦法”

為了長大成人後有能力從容面對來自社會全方位的考量,為了少說或不說“沒辦法”,早一點開始努力,今天的努力一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讓你避免“沒辦法”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