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還在為日本靠黃牌數少晉級大驚小怪上古世界盃有更奇葩的出線規則

本屆世界盃小組賽已經落下帷幕,然而,在H組的比賽中,塞內加爾0比1戰勝哥倫比亞,日本0比1戰勝波蘭,日本和塞內加爾的積分、得失球等都相同,因此,國際足聯採用公平競賽原則,即計算黃牌數來決定晉級隊伍,最終4張黃牌的日本憑藉比塞內加爾少一張的優勢,成功晉級16強。這個是世界盃賽場上首次用黃牌數量來決定球隊的排名。那麼,世界盃歷史上有哪些奇怪的平分決勝規則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回顧吧。

還在為日本靠黃牌數少晉級大驚小怪上古世界盃有更奇葩的出線規則

加時賽

1954比賽的另一個不尋常的特點是小組比賽有額外的時間。巴西VS南斯拉夫和英格蘭VS比利時的比賽有額外的半小時,因為此前雙方均戰平,巴西和南斯拉夫的比分是 1比1,而英國和比利時被鎖定在4比4。

得失球比例

得失球比例就是得失球率。也就是用進球數,除以失球數,得來的那個值。得失球比例的計算方法在足球中的運作非常出色。在1966世界盃期間,,英格蘭在小組賽中2勝1平, 國際足聯認為你不能把進球數除以零。這個規則從1970年就改成淨勝球。

還在為日本靠黃牌數少晉級大驚小怪上古世界盃有更奇葩的出線規則

抽籤

1954年瑞士世界盃預選賽上,土耳其與西班牙經過兩回合大戰之後戰成平手。而在加賽當中,雙方再度難分伯仲。無奈之下,國際足聯只好放了大招:一名14歲的小男孩被蒙上雙眼進行抽籤,被他抽中的球隊將直接晉級世界盃。

附加賽

1954年瑞士世界盃調整了規則,小組賽打完後,各組積分前兩位的出線,如果有兩個隊伍積分相同決定出線的不是淨勝球,而是兩隊之間再加賽一場。這個奇怪的賽制,導致小組賽西德兩次戰勝土耳其,瑞士兩次戰勝意大利。

還在為日本靠黃牌數少晉級大驚小怪上古世界盃有更奇葩的出線規則

重賽

1934年意大利世界盃的第二輪比賽中,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加時賽後仍然以1比1打平,於是兩隊舉行了重賽。最終意大利以1比0淘汰了西班牙,之後又以同樣的比分擊敗了奧地利。同時,捷克斯洛伐克3比1戰勝德國,也進入了決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