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普特會”相約第三國凸顯美俄關係之艱,盟友擔心兩國走近

根據俄美雙方最新發布的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晤將於7月16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

這次美俄首腦會晤將是2013年奧巴馬與梅德韋傑夫會見以來,美俄兩國領導人第一次全方位議題的雙邊首腦會談。屆時,雙方將就俄美雙邊關係及其他國際熱點問題舉行會談。

中國社科院俄歐亞所俄羅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李勇慧認為,這次會晤是俄美之間開啟緩和之門的起點,不過,由於美國國內的政治壓力和美俄結構性矛盾難以解決,所以此次會面很難達成實質的成果。

“普特会”相约第三国凸显美俄关系之艰,盟友担心两国走近

俄羅斯降低期待,美國掌握主動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28日表示,會談的具體議程還有待商定,但是雙方肯定會討論國際局勢,並且很有可能討論軍控和裁軍問題。按照此前公佈的行程,特朗普將於7月11日至12日在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7月13日訪問英國。

尼尼斯托在聲明中說,希望7月16日在赫爾辛基舉行的美俄首腦會談有助於促進世界和平。而《南德意志報》則將即將上演的“普特會”稱之為“新加坡會晤續集”,即本月中旬特朗普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的“續集”。該報還指出,選擇在第三國舉行如此重要的會晤凸顯美俄關係當前的艱難和敏感,兩國關係處於冷戰結束以來的冰點。

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透露,相關談判是非公開的,普京與特朗普的會晤將持續數小時,雙方將面對面交流,並會發表媒體聲明。他表示,“雙方的首要議題是維護戰略穩定、打擊恐怖主義,然後是包括現有衝突在內的地區問題,以及全面改善雙邊關係。”

中國社科院俄歐亞所俄羅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李勇慧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稱,美俄都沒有把改善關係的大門關死,但主動權始終掌握在美國的手上。由於美國國內的政治壓力和美俄結構性矛盾難以解決,所以此次會面象徵性意義更強,也很難達成實質的成果。

儘管普京在莫斯科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時表示,這次訪問令人對莫斯科和華盛頓能夠邁出恢復關係的第一步產生希望。但俄羅斯對美俄關係的艱難前景心知肚明。

據央視新聞報道,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8日就坦言,對俄美關係,俄方早已認清了現實,對這次會談的期待值並不高。她還奉勸各家媒體在報道俄美首腦會晤時“儘量少用‘突破性會面’這類的詞彙”。

俄《觀點報》28日稱,與普京會面對特朗普更為重要,標誌著總統寶座上的特朗普從“受困”轉向“解放”。李勇慧也認為,雙方會就兩國原則性的、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流看法,兩國在世界體系中的地位決定他們要談及的話題會很多。這次會晤是俄美之間開啟緩和之門的起點,首腦會晤對於雙邊關係的引領的作用很強。

讓美國國內和盟友憂心忡忡

特朗普與普京上一次見面是去年11月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當時兩人“多次接觸”,“短暫交換看法”。美國廣播公司(ABC)指出,7月中旬的會晤將是2013年奧巴馬與梅德韋傑夫會見以來,美俄兩國領導人第一次全方位議題的雙邊首腦會談。

在“通俄門”調查懸而未決的當下,兩人的會面可能帶來負面效應,但特朗普似乎並不在意。“沒有人能阻止他,”一名白宮高級官員對美國《紐約客》說,“他想和普京會面,所以他會讓它成為現實。”

就在28日宣佈將舉行“普特會”的當天,特朗普還在社交網絡推特上表示,俄羅斯否認干涉美國大選,他質疑為何執法機構不去調查影響大選的其他因素,並提及希拉里此前的作弊行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8日報道,此次會晤很可能給特朗普招致國內的批評,也讓其他北約成員國非常擔憂。他們希望繼續對俄羅斯施壓,擔心特朗普對俄的示好會讓他們隔離俄羅斯的努力付之東流。同時他們也害怕特朗普和普京會達成協議,之後北約其他國家將被迫遵守相關協議內容。

特朗普在G7峰會上得罪一眾盟國,G7峰會的一幕很可能在北約峰會上重演。特朗普對北約一直不滿,認為其他成員國所承擔的費用過低,6月25日他在南卡羅來納州的集會活動上還表示北約對歐洲國家幫助很大,但美國離得太遠了,獲益太少。

彭博社28日稱,特朗普對於普京是有盲點的,所以兩人的談判是有危險的,因為美國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都變成了可商量的。《洛杉磯時報》28日撰文直言,歐洲的夥伴們以及美國國內的批評家們擔心特朗普將和普京走近,後者在他們看來是一大主要的敵對國家。

本週造訪俄羅斯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的立場為莫斯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開端。儘管“今日俄羅斯”認為,作為特朗普政府中鷹派代表的博爾頓訪俄並不是最佳人選。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研究員科提什(Kirill Koktysh)表示,這樣的政客在艱難的國家安全談判中,更傾向於做出“計算後的妥協”和堅持“慎重的立場”。報道認為,博爾頓並不是反俄的人,而是積極推進美國利益的鷹派人物。

在東歐、中東“火藥味”十足

儘管特朗普希望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不過正如彭博社指出的,特朗普政府比特朗普本人要強硬得多,兩國在歐洲以及中東地區的對抗仍在繼續。

此前,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舉措:批准向烏克蘭出售防禦性武器,打擊烏東地區的分離主義分子;制裁俄羅斯寡頭,並維持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制裁;支持黑山加入北約,並派遣部隊前往波羅的海諸國。兩週後,美國及其28個北約盟國將齊聚布魯塞爾,討論安全問題以及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北約日前連續在俄邊境地區舉行軍演。

俄塔斯社27日報道稱,北約空軍及其夥伴關係國家26日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上空開始了代號為“拉姆施泰因聯合”的演習,旨在對抗可能出現的大國入侵,並且提高北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水平。

美國《新聞週刊》26日稱,美國海軍和德國等至少7個盟國25日在挪威沿岸舉行大規模反潛演習,向俄羅斯發出“強烈信號”。與此同時,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塞爾維亞也從26日開始名為“2018年斯拉夫兄弟”的聯合軍演。該演習將會持續到28日,模擬三國如何應對東歐國家出現動亂。

在敘利亞,俄羅斯戰機23日空襲敘利亞西南部德拉省一座城鎮,配合敘政府軍打擊反政府武裝的行動。這是俄羅斯自去年7月與美國和約旦協商在敘利亞境內劃定“衝突降級區”以來首次空襲這一區域。駐守在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俄軍表示,美、俄以及約旦達成的停火協議“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