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曾经的一堂口语课上,我们聊起了性别歧视的话题,大家讨论了一通杀害女婴、女性的就业歧视、工作之后的隐形天花板。外教忍不住发言,说其实男人也并不好过,听说中国的丈母娘比较青睐有房有车的准女婿,难道没房没车就当不了好丈夫吗?

他的话使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对男性也并不友好。

而我们对此关注得太少。

正因此,这部讲述男孩成长的美国纪录片《面具之内(The mask you livein)》更为难得。目前它在豆瓣评分8.5,但只有442人看过。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纪录片一开始,是社会学教授Dr. Kimmel讲述的一个例子:

如果到问一群正在玩耍的小男孩,“你们小朋友里谁最娘娘腔?”孩子们要么相互推诿,要么一起指向一个男孩。这时候这个男孩必然跟他们打起来,或者哭着跑回家。

这说明什么?

“男性害怕被认为软弱,被认为是娘娘腔,这种恐惧从男孩幼年时便开始了;所以必须要时刻向他人证明,自己不是娇滴滴的,一点都不娘们,更不是同性恋。”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纪录片中出镜的一个男生说,自己从小参加乐队,吹单簧管,声音比较高。上中学后开始被同学嘲笑,笑他娘娘腔。于是他不得不强行压低声音讲话,去打篮球、橄榄球,放弃自己喜欢的乐器。

而最为心酸的是,“我甚至都不知道我自己什么时候真正变声,因为我一早就逼着自己压着嗓子说话。”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这是这个男孩为了融入其他男孩所付出的代价,为了不因为“娘娘腔”而被孤立所被迫做出的改变。是啊,小孩的世界也很残酷的。

或许我们更应该问,是谁教会了他的同伴,男孩子声音尖细就等于“娘”,“娘”就得被嘲笑和孤立?又是谁默许甚至悄悄地鼓励这些同伴如此对待曾经的男孩?

是我们。是我们的社会。

我们跟男孩说,“做个男子汉”、“别老娇滴滴地像个女孩”、“不许哭!”

我们还教了他们什么?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总而言之,“男子气概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对女性气质的一种抗拒”。

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灌输了这种“男孩必须得强硬、得男子汉”的价值取向,比如媒体、比如教练们(美国比较普遍)。

媒体上对于男性形象的塑造严重加剧了男生对于暴力的崇拜

在电子游戏中,男性角色往往只有愤怒,没有悲伤。

在电影里,男性角色要么享有绝对控制权,胜券在握,要么靠贬低女性来赢取尊重。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而我们灌输的这种价值取向,给男孩们造成了什么结果?

首先,致使男孩没有同理心,无法关心他人。

其次,使得男孩不敢流露脆弱、倾诉烦恼,因为“表达烦恼等情绪被嘲笑,会被视为girly”、因为“大家认为是男的就必须自己搞定所有的麻烦”、而更重要的是: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比如片中采访的一个亚裔同性恋,因为瘦小、举止文弱而在学校被霸凌,父母却也言语羞辱他,这让他很是心凉、再也不愿向父母寻求帮助: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成长的男孩,根本无法学会尊重女性。因为伴随“man up”的是对女性的忽视和物化。毕竟我们从小要求男孩要强硬、要阳刚、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滑向“柔弱”的“女性特质”的方向,那他们又怎么可能尝试去理解、去尊重自己唯恐避之不及的“女性特质”和具有“女性特质”的女孩呢。

所以女性的拒绝会被曲解为“欲拒还迎”强奸就这样发生了。

所以女性的身体是男性要去“征服”的、是供男生相互比拼和吹嘘的对象,是为了男生确信和展示自己的性吸引力而存在的。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而事实上,在这样的极端的对两性性别特质截然不同的社会化过程中,男生和女生都活得很辛苦:正如纪录片中的专家所说——

其实这世界上的各种性格特点远比男女两性的简单分类复杂地多。男性和女性只是生理上的一种划分,这并不代表两性之间的思想、意识、性格就会截然不同。

我们在追求极端的男性化和极端的女性化的同时,也在迫使许多男生和女生压抑自己身上的其他特性和可能性,来遵从社会对性别的单一期待:男性必须强硬、阳刚;女性必须柔软、精致。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纪录片中还提到了两个在美国较为普遍的问题:

其一,出身较差的非裔、西裔男孩在小学、中学阶段因暴力行为而被学校除名的比例极高,而这些男孩被除名后又大多继续犯罪入狱。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和老师对他们没有任何期待,而他们的家人也从未关爱过他们。家庭、学校的支持都没有到位,于是这些男生因为小小问题就被迫提早失去了获得教育的机会,再也无法通过受教育改变命运。

其二,美国橄榄球、篮球等各项运动普及程度极高,大多数学龄男生都会加入学校、社区的运动俱乐部、运动队。这使得球队教练拥有不亚于男孩的老师、父母的极大权威。因而教练的负面评价对男孩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片中举的一个例子是:一个打球的12岁男孩说,如果自己当众被教练骂说打球姿势像女孩,自己肯定会崩溃。

教育家Poter问到,如果被教练这么一说,这个男孩就会崩溃,那么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是教这个男孩怎么看待女孩的?

如果说,传统的“男强女弱”的价值观曾经有它的合理性,那么我们的社会发展到如今,也已经足够成熟——成熟意味着我们不再只关注吃饱、穿暖,成熟意味着我们有能力、有必要反思更为纤细无形而又时刻禁锢着我们的议题:

一味地要求男孩坚强、不哭、压抑感情、绝不软弱,

一味地鼓励女孩温柔、精致、学会忍让、不能强硬,

在某些时候,是不是让他们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呢。

要怎样做好一个娘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