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稷山文苑」歡樂的星期天

「稷山文苑」歡樂的星期天/ 李玉堂

歡樂的星期天

稷山 李玉堂

記得我在政府上班期間,每到星期天要辦的事情很多,要給家裡買面,要做平時完不成的家務事,有時還要回村裡看望父母親,有時還得加班加點地寫材料,即使是星期天,也不覺得很輕鬆,那時候的星期天還是單休日,只能休息一天。退居工作二線後,星期天改成了雙休日,不上班工作了,本來要做的事情少了,就很輕鬆了,再有兩天的假日就更消閒了。

在童樂幼兒園上小班的小清驊每到星期五,就叫喊著思念媽媽,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下午放學後,爺爺就開著自駕車,帶著清驊和奶奶一同離開稷山,去新絳柳泉醫院看望媽媽,還有爸爸和分別了一週的哥哥。爺爺奶奶也藉此機會與他們的女兒、女婿見面,藉著星期天共享天倫,也順便看看醫院、甚至會一會親家翁。或許能提一些合理化建議。

邁騰車奔馳在稷山到新絳的公路上,坐在後座上的小清驊不顯得有絲毫倦意,一會兒識字,一會兒讀書,一會兒和奶奶一起唱歌,一會兒聽奶奶講小故事,津津有味、其樂融融。車窗外閃過了一排排茂盛的樹木,一片片長勢喜人的莊稼,一個個繁華的村莊,一塊塊薄膜遮蔽的大棚地,爬上週流坡,又下到了新紡駐足的三林鎮、越過汾河橋、穿過西曲村,側過了南關村,不知不覺間,車輛駛到了柳泉醫院,車門未開,清驊媽媽就來到車前,伸手接走清驊後,就是熱烈的擁抱,不停地親吻。我似乎想到了那個久負盛名的曲子“媽媽的吻,甜蜜的吻……。看著他們母子的親密勁兒,讓人思緒翻滾、感慨萬千,僅僅相隔七天,恍如數年不見、情濃意切,是啊,母子之間的感情,情深似海。

吃完晚飯後,清驊和他的媽媽、奶奶還有小敏阿姨,一起去逛超市,清驊認識的字很多,沿途經過一家汽修廠,他指著掛在路邊的牌子,一字一句地念著東風日產、長安汽車等,在超市櫃檯前,他認識很多食品的名字,比如:呀、土豆、小饅頭、純牛奶、好多魚、小餅乾、大紅棗、加多寶、杏仁露、伊利優酸乳等等,他指著包裝上的字,一個個的讀出來。將要離開食品櫃了,他指著上面的幾個大字大聲讀了出來,健康成就未來,連在場的服務員都驚訝地呼叫了起來。回到家裡,清驊還認識電視上好多字,如新聞聯播、晚間新聞、今日說法、生活早參考、焦點訪談、電視劇陳雲、聶榮臻、毛澤東、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咱們結婚吧、打狗棍、馬向陽下鄉記等,他都指著上邊的字幕,一個一個地讀出來,是誰教了他這麼多的字,連日夜陪伴著他的爺爺奶奶都感到很驚訝。

清驊比冠樺小10歲,這種兄弟緣分異常珍貴,兩兄弟見面之後必然要有一番異常親切的親暱動作,吻別之後,冠樺的作業很多,就著急著作功課去了,清驊一會兒跑過去看看哥哥,一會兒跑過去送點東西,不時地打擾著冠樺,總覺得他們的兄弟情分親密無間,有難捨難離之情。

星期六,也就是這個節假日的第二天,清驊在他爸爸忙裡偷閒的公休日,把我們帶到相距縣城約四十公里的西寺溝,這是一個農家樂的居民點,地處深山老峪,樹木叢林、山壑溝岔,只有三、四戶人家在這執應。以前居民遷走的痕跡依稀可見。清驊跟著他爸爸媽媽在山間小路上一步一步的攀爬,沿途有野菜、蒲公英,有叢林貫木,有岩石泉水,有山音迴盪,就要爬到頂峰的時候,能看見山民們種植的經濟作物——花椒樹,一片連著一片,這是有氧鍛鍊的極好機會,清驊在返回來的路上,又堅持自己行走著。山間攀爬,領略了山林自然美景後,我們在農家小院裡吃野菜,燉家雞,欣賞著山民們的生活,有滋有味、自然優美。

經歷了父愛母愛的薰陶之後,清驊新絳的爺爺奶奶早就吵鬧著要見孫子了,他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爺孫之間的感情,爺爺開著他那電動三輪車,拉上清驊到縣城裡去兜風,大大的轉了一圈之後回到了醫院,爺爺和他奶奶帶著孫子從一個科室轉到另一個科室,讓他欣賞,讓他高興,讓他認識生活的實際意義。

眼看著假日就要結束了,清驊又從他昨晚休息的新世紀單元樓來到了柳泉醫院,在他媽媽的辦公室內,奶奶拿出了一本《經典睡前故事》圖書,讓清驊給大家讀書,清驊對著書本里的第一課,讀起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課文:“小壁虎捉蚊子時,被蛇咬斷了尾巴,它傷心極了,心想:沒尾巴,真難看。小壁虎爬到河邊,想跟魚兒借尾巴。魚兒說:“不行,我還要用尾巴撥水呢”小壁虎又讓老牛把尾巴借給他。老牛說:“不行,我要尾巴趕蒼蠅呢。”小壁虎看見燕子,說:請您把尾巴借我用一用吧。燕子說:“不行,我要尾巴掌握方向呢。”小壁虎失望地回了家,媽媽笑著說:“你的尾巴已經長出來了,小壁虎回頭一看,尾巴真的長出來了,他高興極了。”清驊手指著書本上的字,一字一板,不卡殼,不停頓、流利的讀了下來。還不滿四歲,剛剛學會說話不到半年的小清驊,居然能用普通話讀課文,令在場的人都誇讚不已。據他奶奶講,他還會讀“愛美的小山羊”童話故事呢,比這篇文章還要多一點。

清驊玩了一會兒又要去找他爸爸,在住院部六樓上邊的辦公室裡,清驊自己搜索出了關於幼教的“寶貝家”視頻,看了一會兒老師講課的視頻後。他跑到隔壁的活動室,自如地在跑步機練習跑步,還有自行車、橡皮人、啞鈴等鍛鍊器材,方法也多種多樣、各有特點。

午餐過後,清驊媽媽開車把他和奶奶送回稷山,度過了一個活潑愉快的星期天。

「稷山文苑」歡樂的星期天/ 李玉堂

作者簡介:李玉堂,男,1957年3月生,大學畢業,副主任醫師職稱,中共黨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