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東京審判庭上,此人居然還在為28名日本戰犯求情!

日本的靖國神社,一直供奉著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戰死的軍人,絕大多數都是在二戰中犯下罄竹難書罪行的日本兵,不過,在這裡卻與眾不同的“供奉”著一個印度人,這也是靖國神社中唯一的一尊為外國人樹立的紀念碑。按理說,在整個二戰中,印度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與日本、納粹等軸心國應該是對立面,日本為何還要這麼敬重一個外國人呢?

東京審判庭上,此人居然還在為28名日本戰犯求情!

他叫拉達賓諾德·巴爾,是印度的一位法學者。1945年二戰末期,他還只是一個已經年過半百、名不經傳的律師。可就在日本投降後,他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1946年1月,遠東盟軍最高統帥部根據莫斯科會議的決議,成立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不過,就在組建法官代表團時,英國為了增加自身在國際上影響力,堅持要求自己的殖民地印度參與此次審判,不過這卻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尤其是美國。美國方面表示,既然要加入印度法國,那必須也要加入菲律賓籍法官。就這樣,雙方一直僵持到開庭前的一週,最後雙方各自都得到了滿足,本來的9人法官,一下子擴大為11人。

而巴爾就是在此時“榮幸”的當選為印度方選派的法官代表。按照常理,巴爾作為一名普通的律師本沒有資格,但印度政府卻以“法官缺員”來搪塞,最終將巴爾推舉出來。等到巴爾急匆匆的趕到東京時,也已經是庭審開始後的半個月了。當然,不少人以為印度只是充充數目,並不能左右局面。可讓人沒想到是,這個印度法官一到庭審現場,就大放厥詞,儼然變成了一個親日派。當時遠東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廣田弘毅等28名日本甲級戰犯進行了審判,其他法官頂多是對某些情節提出異議,而巴爾則全盤否定所有罪行,成為全場最為另類的法官。

東京審判庭上,此人居然還在為28名日本戰犯求情!

在他1235頁的意見書中,他堅持所謂的“全員無罪論”,聲稱“國際法僅僅適用於國家,侵略戰爭也是國家行為,而不是針對個人。”在對南京大屠殺慘案的主要策劃人松井石根的審判時,巴爾再次成為“日本戰犯的護法”,他認為松井在日軍進城之前已經重病,活動能力有限,此後還被替換送回日本。根本應該定性為戰犯,“理應”輕判。巴爾荒唐的言論遭到了其他法官的當場否決。

東京審判庭上,此人居然還在為28名日本戰犯求情!

也許是因為巴爾在東京的行為過於另類,就連印度外交部都感到十分難堪,他們簽署了一份文件遞交給盟軍統帥部,否定了巴爾的行為,並表示巴爾的一切作為均不代表印方。印度總理尼赫魯也親自致電巴爾,要求他與其他法官合作,不要再製造事端,讓印度在國際上形象受損。可惜,巴爾充耳未聞,依然我行我素。

東京審判庭上,此人居然還在為28名日本戰犯求情!

對於巴爾為何會如此追捧日本人,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日本人卻利用這一點,再一次添油加醋將日本偽裝成二戰的受害國,和平時期日本首相岸信介還曾主動邀請巴爾前往日本到處宣揚“日本無罪”,並授予他一枚勳章以此感謝他為“和平運動做出的貢獻”。

東京審判庭上,此人居然還在為28名日本戰犯求情!

1967年,這個臭名昭著的印度法官因病去世,日本再次借題發揮,為其在靖國神社樹立功德碑。恐怕巴爾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死後依然淪為日本推脫戰爭、洗刷罪名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