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我國“北大荒”指的是哪裡?

你好嗎zqs


從地理上講,狹義上的北大荒就是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黑龍江嫩江流域和黑龍江谷地,約為五萬多平方公里的荒原凍土帶,跨度從北緯44°10′到50°20′,東經123°40′到134°40′,這一地區因為長期荒蕪無人墾耕而被稱為“北大荒”。

當然這是您在很多搜索查詢裡可以輕鬆找到的答案。但在黑龍江人自己的理解裡,在黑龍江墾區的行政管理範圍內,北大荒基本上相當於“黑龍江墾區”,黑龍江墾區位於東經123°40′-134°40′和北緯40°10′-50°21′之間,總面積8.43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2.2%,分佈在12個地市的69個縣區。基本上可以認為是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與松花江流域第二大轉彎合圍區域,即松嫩平原、小興安嶺南麓和三江平原。主要墾區集中在北安、寶泉嶺、紅興隆、牡丹江、九三、建三江這幾個農管局管轄的農場。


東北網


回答不靠譜的太多了,作為一個北大荒人,我來說一下。

有人說北大荒指東北,還有人說不是東三省,只是黑龍江,細緻一點的說北大荒指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這個有點差不多了,但也不太對)。這些都不對!

按地理名稱來說,北大荒由三個部分組成,三江平原、興凱湖平原和完達山。我大概畫了個圖,圖中黑線和黑龍江烏蘇里江包圍的地方就是北大荒。

黑龍江省有個上市公司就叫北大荒,它隸屬於北大荒集團,北大荒集團下面有個著名的奶製品品牌就叫完達山。

北大荒集團基本可以理解成黑龍江農墾總局的另個一名字,1958年,北大荒集團最早的前身合江農墾局成立,總部一直在三江平原上的佳木斯,直到2000年才搬遷到哈爾濱。農墾總局的搬遷是省會城市對地級城市資源爭奪的一個縮影。

雖然當時總部設立在佳木斯,但北大荒最早開發是始於興凱湖畔的密山縣,1954年第一批部隊從這裡進入北大荒屯墾,隨後又進入三江平原的富錦,集賢。在這之後十年的北大荒屯墾使得北大荒作為一個名詞固定下來。到了60年代,農墾部隊才擴展到松嫩平原和黑河地區。但那些地方的規模以及連片程度遠小於上圖所示範圍。老農墾人也不會用北大荒的名字稱呼那些地方。

三江平原和興凱湖平原在開發以前,除了少數農田和城鎮,大部分是沼澤。這種沼澤學名叫做苔草沼澤,北大荒人管它叫草甸子。我在網上找了個圖片,不知道是不是拍攝的北大荒。

草經過多年生長,草根盤根錯節,加上流水的沖刷,形成一個個的草墩子。遠遠望去是一片大草原,腳底下確實坑坑窪窪。最早開荒的時候拖拉機犁地拽起來的草根甚至會長達百米。還有一點和圖片不同的是當時的荒原上沒有一棵樹!

我小時候所在農場場部和東邊的河流之間就有這麼一塊未開發的沼澤,農場裡的人都叫它東大甸子。每一個北大荒人都有自己的東大甸子!

經過幾十年開發,如今的北大荒是全國農業最富庶的地方,農場的職工不單有承包土地的收入還有工資和養老金,各個農場的場部都是現代化的小城鎮。職工們農忙季節去幾十公里外的農田,農閒的時候就回到場部休息娛樂。有人說現在東北窮啊,我說那你是沒去過北大荒的農場!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新華農場(原伏爾基河農場)一角。


知識與見聞


確切地說:北大荒應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過去是一望無防沼澤地、大草甸子、塔頭敦子,五八年十萬轉業官兵(國家領導人王震帶領)進駐密山8511農場,還有松嫩平原。過去叫棒打狍子瓢勺魚、野雞飛進飯鍋裡的荒無人煙的埸面。現在一個總局(哈爾濱)、九個管理局、113個國營農場,這是從生產建設兵團改制後變的,現在改制成什麼農墾總公司、公司等行政單位劃歸當地政府系列。黑龍江農墾有耕地...(記不清了)、總人口167萬人,每年生產糧食近400億斤為黑龍江省和國家做出巨大貢獻!:


一代天驕3860


北大荒,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包括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江平原及嫩江流域所在地區,是我國商品儲備糧基地。

小時候坐車,經常看見司機在大山裡撞死袍子、野雞。有一年秋天,還看見林場活捉了一隻成年東北虎,被裝在木籠裡獻給首都北京。現在這裡,人們偶爾還能見到東北虎活動。隨著北大荒人口增加,小時候一望無邊的大草甸子,變成了種植大豆、小麥的廣沃農田,野草中偶爾能見的野狼都絕跡了。以前坐車一天車都不見人家,現在都快連上了。自中央重視生態保護政策後,以前一些春旱秋澇又歉收的農田棄耕,恢復成溼地,黑貂、水鳥等野生動物又也比以前多了些。

北大荒實際上是古代人類最早生活的地方,饒河縣小南山遺址被列入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北大荒還是革命老區,饒河縣就是金日成戰鬥過得地方,原來饒河縣小南山曾計劃修建中蘇朝人民友誼紀念碑,地基都打好了,後來因故沒有修成。改革開放後,饒河縣小南山修建了饒河人民抗日遊擊隊紀念碑。

這是很美麗的地方,秋天最美。

大家認為我回答的對,請給我點個贊。我長期關注社會問題,有社會、法律等問題,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大家互動,歡迎評論,請大家多多邀請我回答問題,謝謝!


429方寸世界


北大荒是建國之初對於遼寧以北的東北大平原的稱呼

在建國之初,由於東北地區毗鄰蘇聯方便接受蘇聯援助,於是新中國將東北定位為中國的重工業基地,而工業的發展是離不開農業。

東北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其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土、黑龍江沿江平原的土地都十分肥沃。但由於清代不允許漢人進入東北,所以上述地區直到建國之初開發程度都還很低,基本上都是一片荒草,處於十分原始的狀態,因此被當時前來支援建設的各級工作者稱之為“北大荒”。

在建國之初,遼寧地區的遼河平原開發程度已經比較高了。北大荒主要是指黑龍江南部和吉林西部的松嫩平原,以及黑龍江東部的三江平原。

經過幾年的開發,曾經的“北大荒”徹底變成了“北大倉”。如今東北地區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和商品糧基地。

2017年單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糧食產量就達到了9700萬噸,佔到全國糧食產量的近1/6,是俄羅斯糧食總產量的近一半!

而由於黑吉兩省的人口並不很多,大約共計6500萬人,所以這麼多糧食大多外銷到全國各地。像是北京、天津在內的整個華北地區所吃的大米基本全部都是東北運來的,由此可見北大倉對中國的重要性。

(東北平原的黑土沃野千里)


千佛山車神


濤哥在北大荒,看了樓上幾個答友把經緯度都說的那麼清楚,我就不重複了。

北大荒,泛指黑龍江大部分地區,主要是松嫩平原,這裡雖然物產豐富,土地肥沃,但大中華從前並不缺少,也顧及不了這個邊遠地方,把這個地方看成蠻夷之地,導致衰弱時候割讓太多肥沃的黑土地給予列強,中國最早的鐵路在此,最早的繁榮地域在北大荒,但不是代表國家的強盛,而是弱肉強食的割據。建國後,國家的經濟百廢待興,急需大量建設物質,黑龍江,(包括東北其他兩省),在支援建設國家,抗美援朝,等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到了上世紀6.7十年代,大慶開發了我國最大的油田(目前依然是),還有大批知識青年相應國家的號召,上山下鄉,更掀起一場對東北革命性的改變。

還有,'北大荒'只是當年大批黃河流域的難民闖關東時代對黑龍江的一個說法,就是地廣人稀,蠻夷之地,尚未開發罷了,但這黑土地,養育了多少困苦的國人啊!在今天,當年所說的北大荒,早已經變成'北大倉'了,有酒為證。
周總理當年說的茅臺風格的酒,


還有他老人家說的國家掌上明珠的鋼企

說不算,看現實,現在,這裡依然是全國最大的糧倉,是中國最大的產油大省,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之一,最大的木材產地……還用說辣麼多嗎😊?

就是說,當年的'北大荒'早已是'北大倉'了,我們期待,在國家重振東北經濟浪潮到來之際,你會來'北大荒'創業嗎😊?你會來的,歡迎你🙏


海之波濤3


說文解字:荒,蕪也。一曰艸掩地也。再說與“流”字的差別,艹與氵的差別,荒是川流之下的草地,不是山林。北大荒只是特指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不是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完達山。所謂的荒,更確切是指處女地,半米以上厚的草垡子,大部分草根,很少一點兒土質,海綿一樣。開墾這樣的土地,古老方式是燒荒,燒掉這層草根牛犁杖才能開墾,只有大馬力拖拉機才能直接切割翻扣露出土層。這樣土地肥沃,草根慢慢腐爛,30年不用施肥。這個資源與煤炭、石油一樣不可再生,現在沒有北大荒了,能開墾都被使用了。


JCX13_咱也侃球


在我國“北大荒”指的是哪裡?

“北大荒”,現在泛指北大荒集團總公司,前身為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下轄北大荒集團、九三集團、北大荒物流公司、北大荒米業集團等以及一百一十幾個農牧場和16個上市分公司,曾經有人說北大荒集團的股票是中國最大的藍籌股。那麼以前的“北大荒”是那呢?


以前的“北大荒”,是指黑龍江大小興安嶺一帶、嫩江平原、三江平原等這些苦寒之地,荒無人煙、遍佈森林、沼澤的不適合當時的人類生存、開發的地方。直到王震將軍帶領著十萬轉業官兵以及幾十萬的下鄉知青用了幾十年的努力才達到了現在的規模。可以說,“北大荒”是用那些前輩額的血汗鋪墊出來的。

目前,北大荒下轄8個管理局,西四局:北安、九三、綏化、哈爾濱;東四局:建三江、寶泉嶺、紅興隆、牡丹江。以經濟的角度來說,東四局的發展比西四局要好,尤其以建三江為例,在中國地圖上,是沒有建三江的。但是在2018年國慶前夕迎接了習大大的檢閱和考察。建三江的地理情況佔優勢,平原居多,除了勤得利、八五九、勝利有些山之外,全部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以機械力量來說,現在以“北大荒”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主要帶頭力量,在全國是最大馬力保有的兩個集團;也是中國重要的生產基地,八五九農場機關大樓前的廣場有個中國地圖,上面一個明顯的紅點標註八五九。生產的糧食,全國人民能平分一斤。 現在的北大荒應該是綜合性的企業,改革了嗎。農墾總局沒了,變成北大荒集團總公司了,下邊的農場也換牌子了,叫做分公司了,走企業化的路子了。



即便現在,北大荒的自然環境也是比較惡劣的。和新疆生產兵團有一拼。古時候搭配犯人的兩江就是指黑龍江和新疆。您見過大雪封門嗎?您見過冬天五分鐘耳朵凍起泡嗎?來吧。來北大荒經歷下。 這就是北大荒。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北大荒 讓中國人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的地方》

朋友,您去過北大荒嗎?北大荒在哪兒啊?

讓我這個曾經奔赴過北大荒的北京知青來說,北大荒不僅是旅遊的好去處,珍寶島、興凱湖、雁窩島、虎頭陣地、農場景觀等等;北大荒更是讓中國人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的地方。

近年來人們常常提起北大荒,提起北大荒知青、北大荒大米、北大荒奶粉等等,表現出了相當的興趣。可是這北大荒具體在那兒,到底那兒算是北大荒,它是幹嘛的?一時半會兒鬧不清。

其實簡單説來:要分為地域上廣義的北大荒,以及歷史形成、社會特指的北大荒,即:

廣義北大荒是將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廣袤而人煙稀少、荒蕪地域,共稱為北大荒。

特指北大荒,就是從一九四八年由中國共產黨揭開了移民開發這片亙古荒原的序幕開始,經過了七十餘年幾代北大荒人的共同艱苦奮鬥,歷史發展到今天,北大荒已經成為了黑龍江墾區的特稱與概念。

今日之黑龍江墾區,擁有113個大型農牧場,2000多個企業,3560萬畝耕地,177.8萬人,分佈在黑龍江省嫩江流域,三江平原,黑龍江谷地,牡丹江流域12個市74個縣,總面積5.7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昔日北大荒如今北大倉,僅糧食一項每年就貢獻給全國人民400多億斤。讓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中國人的飯碗要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的宏圖大略具有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以來,人們對於北大荒的概念或者興趣,對於北大荒人的認識,經歷過了兩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前後,因為王震將軍率領十幾萬轉業官兵墾荒種地進軍北大荒,產生的許多感人故事,由全國十幾家著名院團排演的話劇及電影《北大荒人》,將其艱苦奮鬥的北大荒精神,介紹到了全國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心中。

第二次高潮,則是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國各大城市50萬知青奔赴北大荒,經歷了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種地站崗扛大槍的黑龍江建設兵團生活,而聞名於世的。

北大荒、北大荒人這兩次轟動世界的高潮,其主角就是:

包括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十幾萬轉業官兵以及瀋陽軍區三千現役軍人等官兵群體。

山東、四川、北京等地的支邊青年以及50萬城市知青等青年群體。

下放幹部、技術人員以及全國藝術院團的文化工作者等知識分子群體。

應該説,北大荒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日益深入,黑龍江墾區,在黨中央以及墾區黨委的決策領導下,其全面大發展的第三次高潮正在不斷的形成。

來自全國數以萬計的科技人員、各地高等院校畢業生以及改革開放後來到北大荒的建設者們與先後奮鬥了幾十年的新老北大荒人一道,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將已經建成的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商品糧基地,如今稱之為黑龍江墾區或北大荒集團的北大荒,建設的更加美好!

現今,國家已經決定停止開發三江平原的荒地,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三江平原的荒地。

千里沃野上,大荒稻穀香,士別不多日,難覓舊模樣。北大荒以及北大荒人,在新時期、新情況、新作風以及新思路的引領下,將甩開雙臂,與全國人民一起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而繼續努力奮鬥!

 











知否邊看邊聽


北大荒應該是指黑龍江省的佳木斯管轄的同江、撫遠一帶吧,那裡有一個三江匯流即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那裡都是黑土地,水量充沛,地勢偏低於三江出現了很多溼地,水患嚴重,對面就是俄羅斯遠東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下游就是俄羅斯,黑瞎島是中俄都有管轄區,未代皇帝溥儀被蘇聯囚禁之地離此處不遠,,開發後北大荒變成了大糧倉,歸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管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