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識舊如新——樊小純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北京讀者見面會

識舊如新——樊小純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北京讀者見面會

活動信息

嘉賓:樊小純 孫曉曦 王佳佳

時間:2018年7月8日 週日 14:00——16:00

地點:單向空間·大悅城店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F5

主辦:重慶社華章同人、單向空間

參與方式:活動免費 預先報名(限100人)

活動介紹

“我們尋找的,很可能並不是在哪裡突破,而是在哪裡止步。在懸停之處,從新如舊,從舊如新。”

知性才女樊小純,《不必交談的時刻》之後,蟄伏兩年,再出新作。這一次,她的講述,關乎記憶的交付,以及儀式的實踐。《不存在的照片》中,樊小純一人分飾兩角,她是講述者,也是傾聽者,她藉助攝影、繪畫、建築、文學等話題,講述24張照片的隱喻,24種一個人接近圖像的精神狀態。7月8 日,新銳作家樊小純攜其新作《不存在的照片》做客單向空間·朝陽大悅城書店,與讀者分享她的新書。

識舊如新——樊小純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北京讀者見面會

記憶的交付, 給影像觀看者的24封信

活動還邀請到孫曉曦(著名平面設計師)和王佳佳(北電導演系碩士、演員,代表作《致青春》、《我不是藥神》)和樊小純一起暢聊文學和藝術。

識舊如新——樊小純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北京讀者見面會,歡迎各位讀者來現場,見證、共享樊小純的這場記憶的交付。

嘉賓介紹

識舊如新——樊小純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北京讀者見面會

樊小純

1987年生於上海。同濟大學哲學博士在讀。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廣播電視新聞系,畢業後進入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大師》欄目工作,拍攝製作歷史人物類紀錄片。2012年赴美,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攻讀社會紀錄片系碩士,獲Paula Rhodes紀念獎畢業。2016年出版隨筆集《不必交談的時刻》,2017年作為駐留藝術家在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進行繪畫、寫作。2017年9月起於同濟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2018年6月出版虛構書信集《不存在的照片》。

識舊如新——樊小純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北京讀者見面會

孫曉曦

1982年生,平面設計師,《新知》雜誌美術總監,中國出版協會裝幀藝術工作委員會委員。作品曾獲Hiii Typography 2014評審獎、《薄薄的故鄉》入選“2015中國最美圖書”、“GDC15平面設計在中國”評審獎、臺灣金點設計獎標章、HKDA Global Design Awards 2016銅獎、2016亞洲最具影響力獎銅獎。

識舊如新——樊小純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北京讀者見面會

王佳佳

1984年5月21日出生於遼寧鞍山,中國內地女演員。2009年參演劇情電影《麥田》出道,飾演鄢兒 ;2010年在歷史劇情電視劇《決戰華巖寺》中飾演釋一 ;2011年出演家庭情感電視劇《風車》;2012年主演近代革命電視劇《盜火線》;2013年主演青春愛情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2015年參演的愛情電影《回到被愛的每一天》入圍第40屆多倫多電影節 ;2018年參演電視劇《脫身》,電影《我不是藥神》。

新書介紹

識舊如新——樊小純新書《不存在的照片》北京讀者見面會

《不存在的照片》∕樊小純著∕2018年6月版

  • 內容簡介:

《不存在的照片》是樊小純寫作的一本虛構書信集,整本書的視角被分裂成了講述者與隱藏的傾聽者,但最終都攏歸於作者本身的敘述。信件的一隱一顯的兩位主角去看世間萬物,通過攝影、繪畫、建築、文學所關涉的場景,來講述世界的景觀——秩序下的自我與他者。

虛構的外殼,非虛構的內容物,24張不存在的照片,24種一個人接近圖像的精神狀態。這部作品關乎儀式的實踐,或者說,記憶的交付。它一方面可以存有某種蓄勢待發,另一方面,由於象徵性的預見而讓時間懸停。它不期待傳遞任何信息,它只留白給讀者的閱讀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