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漢高祖劉邦的三大紀律七大規矩是什麼?

守紀律,講規矩對於一個團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劉邦為什麼能得天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軍隊守紀律。

公元前207年,劉邦抵達霸上,秦王子嬰被迫投降。當劉邦看到秦宮裡那些金錢美女時,心裡樂開了花,真想搬進皇宮好好享受一番。

漢高祖劉邦的三大紀律七大規矩是什麼?

​這時候,樊噲、張良等人都勸劉邦,不能貪圖享樂。並用“針大的窟窿,斗大的風”這句俗語來告誡劉邦,你要是帶頭不守紀律,軍隊必亂。

於是,劉邦把各縣父老以及各地有聲望的人全都召集起來,只與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餘的繁苛法律統統廢除。

漢高祖劉邦的三大紀律七大規矩是什麼?

老百姓們一聽這個,高興得都要跳起來了,紛紛拿著牛羊、酒食犒勞劉邦的部隊。劉邦辭讓不受,並說,我們有紀律規定,不能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就這樣,劉邦憑藉三大紀律贏得了關中人民的擁護,為後來的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是,等劉邦當了皇帝后,他有點後悔了。

漢高祖劉邦的三大紀律七大規矩是什麼?

為什麼呢?原來紀律太少,無法約束手下。大臣們經常金鑾寶殿上邊喝酒邊爭功,喝醉了就大呼小叫,甚至拔出劍來擊砍殿柱。

看到劉邦被這幫流氓地痞出身的悍將們氣得夠嗆,善於拍馬屁的叔孫通跑過來對劉邦說,我有辦法讓這幫人老老實實的。

漢高祖劉邦的三大紀律七大規矩是什麼?

劉邦知道這幫大臣都是什麼德行,就跟他說,這恐怕不大容易吧!叔孫通說,我想採用古法,參照秦法,制定出一部新法,請讓我試試。

就這樣,叔孫通以劉邦的名義到孔子的老家魯地,徵召了三十多名儒生,又邀請皇帝身邊一些修養的人,再加上自己的弟子,一共一百多人開始制定漢法。

說是漢法,其實主要是給大家立規矩,重點是大臣們覲見皇帝、參加朝拜的規矩。經過一個多月的刻苦準備,叔孫通向劉邦進行了彙報。

劉邦看過彩排後,大加讚賞:“不難做到嘛,我能做到!”於是下令群臣,凡是還想登堂入殿的,就趕緊學習怎麼走路,怎麼施禮吧。

漢高祖劉邦的三大紀律七大規矩是什麼?

公元前200,長樂宮建成,諸侯、群臣都來參加朝賀典禮。劉邦提前就給大家說好了,參加儀式的大臣,一定要守規矩,不然就要嚴懲。

一是各位大臣必須提前到達長樂宮;二是要按照官職大小,依次進入大殿;三是按文左武右分成兩列站班。四是劉邦乘坐輦車從後宮出來,警衛要戒嚴。

除了這些以外,諸侯王以及各級官員朝拜皇帝必須依照次序,給皇帝敬酒祝壽,也必須按官位高低依次起身。御史負責監督,對不守規矩的人按照規則進行處罰。

漢高祖劉邦的三大紀律七大規矩是什麼?

這次朝拜可讓劉邦徹底爽了一把,從朝賀典禮一直到酒宴結束,沒有人敢大聲喧譁。劉邦情不自禁的說:“我今天才感覺到當皇上有多麼的尊貴!”

雖然,劉邦這次立規矩是封建帝王為了凸顯自己的尊貴而搞的,但是也充分證明講規矩的重要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就會亂套。

可惜的是,兩千年過去了,國人守規矩的習慣還沒養成,深夜裡還在守規矩,等紅燈的人,甚至被大家認為是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