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做個幸福的人

你覺得幸福嗎?什麼是幸福?

朋友說:看看朋友圈,有美到爆炸的,有買買買,秀美食的,她們就很幸福!

看看自己,今天出門,哎,發現鄰居自行車把門擋了,出門又踩到一灘髒水,上班發現工作好多,最近老闆又說我業績不好,“唉,好像全世界都很幸福,自己卻那麼苦“

做個幸福的人

那到底如何幸福?

幸福是什麼?積極心理學創始人: 馬丁塞利格曼說:

”真實的幸福”是積極情緒、自主的投入和對生活意義的追求,

“持續的幸福”是包括所有人們在追求的東西。

看,連心理學家都知道,幸福不是隻有追求的東西而已,還有生活的意義。

可是我們卻為了一味的追求變得不幸福,因為我們把金錢和權力當作幸福,卻不知道這只是幸福的手段之一,於是我們迷失在了追求中,離幸福越來越遠。

別說大道理,講點實際的吧

積極心理學家馬丁說:想要幸福

做個幸福的人

第一步:要面對敵人放下怨恨——感恩寬恕五步法:

1、 回憶,儘量以客觀方式回憶傷痛,不要把仇人妖魔化,也不要自怨自艾。

2、 移情,從加害者觀點來看,為什麼要傷害你,設想他/她如何解釋她的行為。

3、 利他,寬恕她是為了她好。

4、 承諾,承諾自己在大庭廣眾下寬恕對方。

5、 保持,保持寬恕之心。

做個幸福的人

第二步:培養積極情緒:

馬丁研究得出:積極情緒可以使我們從完全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脫離消極思考的方式,如果建立起了積極情緒的生活,就會發現我們的朋友變多了,在友誼、愛情、身體健康、工作表現上都會加分很多,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以上,是心理科學家總結讓你幸福的方法,感恩和寬恕能改變你的記憶,感恩能增加美好記憶的強度,而寬恕則將痛苦記憶減弱。

做個幸福的人

其實,佛陀早在2500年前就悟出了幸福的方法,用佛陀的方法解釋就是醬紫:

1、境由心造,我們回憶的時候,這個人多壞,讓我多難受,也許是我們添加了主觀意願,認為她/他就是想加害於我。或者說她/他確實做了這樣的行為,傷害到我,但也許並不是故意的,我先以一個旁觀者身份客觀瞭解一下這件事。

2、安忍,對我的傷害,我先忍耐,靜下來一想,也許是因為一切都是因緣而生,也許是我的行為或者某一世造成她/他今天的行為,嗯,有因必有果。

3、利他,我們想事情、做事情總秉持一種利己主義,說到利他,都覺得一定要是跟人類、疾病、戰爭這類標題的的事我們很容易做到的啊,卻不知道,生活中我們自私自利的習氣自己都沒有發現,分東西的時候很容易自己先挑,吃東西的時候先把好吃的夾到自己碗裡面,坐公交一定要站前面,其實這些都是自利的表現。可世事怎能總是如願,當不如願時我們就會開始感到不幸福。

其實生活中凡事都可以利他,別人踩了我,吃了我最愛吃的食物,內心想想,供養給你吧,有時候看似損失自己利益讓別人佔了便宜,卻不知道其實這件事反而回成為我們快樂的因,不信你可以試試。

4、放下,無論何事,發生都是有原因的,而它傷害我們也就那一次,可是不放下的話,它就會傷害我們一輩子,這樣的傷害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以放下也可以自己選擇。

5、安住,安住在修禪的時候的一個專用名詞,止、定的意思。在生活中我們也是可以安住的,在放下了對別人的仇恨的時候,找到原因,選擇寬恕,並真正的如此執行,然後“保持”一顆這樣的心境,不再提起。慢慢地,我們會發現,內心都是寬恕和慈悲的能量,這種能量可以讓我們每一天都保持好心情,你一定可以感受到幸福的。

這麼多年,關於幸福的書真的不少,讀的人很多,卻好像還是不幸福,有人說可能是因為真正做到的人很難,即便做到了能持續下去更難。

看,佛陀爸爸的思想,是不是早在2500年前就已經非常好用了,然後,如何保持下去呢?

然鵝,你們以為完了嗎?不不不

佛法中還有進階版,佛陀的歸納更加系統和有效:那就是——修菩薩道:總共分為六步,又稱為六波羅蜜,當然詳細內容,有興趣的你何不去細細瞭解下呢?

既然說“一切都是因果”,那我不開心也是註定的吧

佛陀說過“萬法由心造”,那為什麼你不主動選擇開心呢?

出門有車擋住,無所謂,我自己挪一點。踩到髒水了,沒事,先擦乾淨,回家洗洗就好了。工作太多,從眼下的一件一件做,可不能影響我的好心情啊。老闆說我業績不好,至少讓老闆看到我努力啊,真正的努力不會沒有回報的,只是我們還沒看到而已!!

不妨,讓我們用以上的情緒來面對我們生命中的事,哪怕今天發生的一件不順心的事,現在開始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