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家閨秀二門不邁:老院二門內有水火棍,非請自入,打死白打


老北京四合院源於元朝,元末熊夢祥《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

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

“衖通”,即衚衕。在今北二環路,曾考古發現大型四合院,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

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築包含了強烈的儒家文化色彩,有嚴格的尊卑秩序,即所謂“北屋為尊,兩廂次之,倒座為賓,雜屋為附”,要求長幼有序、內外有別、主客分明。

 比如用垂花門分割內外,垂花門內置水火棍,非請自入,打死白打。

俗話說的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二門,就是指的宅門中的垂花門。

垂花門是古代中國民居建築院落內部的門,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講究的門,它是內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

因其簷柱不落地,垂吊在屋簷下,稱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繪為花瓣的形式,故被稱為垂花門。

前院與內院用垂花門和院牆相隔。外院多用來接待客人,而內院則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外人一般不得隨便出入,這條規定就連自家的男僕都必須執行。

因垂花門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軸線上,界分內外,建築華麗,所以,垂花門是全宅中最為醒目的地方。

垂花門整座建築佔天不佔地,這是垂花門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門內有一很大的空間,從而也給家庭主婦與女親友的話別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垂花門的垂蓮柱歷史是很悠久,在宋元符三年成書的宋營造法式上就有數處提到“虛柱”,而且有“虛柱蓮華蓬五層”的條目。

這是佛帳的做法,屬於雕木作,表明宋代垂蓮柱的做法已很通行,故它的形成可能更早於宋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