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紅安商人專欄」張守學—鄉愁,讓我學會返璞歸真

「紅安商人專欄」張守學—鄉愁,讓我學會返璞歸真

「紅安商人專欄」張守學—鄉愁,讓我學會返璞歸真

「紅安商人專欄」張守學—鄉愁,讓我學會返璞歸真

12月的紅安,著實比武漢冷了許多。與張守學的會面,卻讓筆者感受到了紅安商人的熱情與澎湃。身著黑色修身羽絨服,皮鞋擦得蹭亮,一米八幾的個頭,走起路來顯得穩重且有力道。當他從奔馳車上走下來的那一刻,一股王者的氣息鋪面而來。

足跡:從一無所有到家財萬貫 不變的是情懷

從武漢驅車到紅安不足100公里,不到一個小時的功夫,車子駛離了高速進入了紅安縣。剛進入紅安縣,路邊就呈現巨型的橫幅:“中國第一將軍縣”,“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一瞬間,記者被這種氣勢所折服。

紅安自古被稱為“黃安”,因為自然地理環境惡劣,導致當地經濟貧困。亦因為獨特的紅色革命文化的薰陶,使得紅安人走出窮鄉僻壤,自食其力,在外另開一片天,使得“黃幫”美名在外享譽天下。而張守學就是“黃幫”新一代商人代表之一。

張守學16歲離家,踏上了去襄陽的學徒之路,先學鈑金後學建築,靠自己一路打拼,歷經風雨26載,如今的張守學,已經成為湖北躍州投資有限公司、楚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負責人,並且在武漢、襄陽、麻城等多地擁有自己的分公司。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時間,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把殺豬刀,而對於張守學來說,卻給他帶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從一無所有到家財萬貫,當所有的人被他的光芒所耀眼的時候,誰又能知曉這背後所經歷的傳奇故事。與張守學面對面的時候,他的一言一語、一簇一顰解開了記者心中的謎團。

下午一點半,司機開著奔馳車載著張守學風塵僕僕的從襄陽趕到,為了這次見面採訪,他特意在家鄉紅安做了短暫停留。與記者印象中靠做建築這一行發家的老闆印象不一樣,他穿著簡潔卻顯得精氣神十足,說話語氣溫柔但強勁有力。

在紅安覓工業園與記者匯合後,張守學帶著記者往縣城方向輾轉幾個路口就到了一個名叫高橋河小鎮,進入了一家 “人民公社”的農家小院, 簡易的一排房子,擺放著幾張桌子,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小飯館,只是旁邊的煙囪還在冒煙,讓人能略知一二。正當記者表示詫異的時候,他解釋道:“中午忙趕路午飯都沒來得及吃,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我們邊吃邊聊”“這麼簡陋的地方能吃什麼?”記者問。他笑著說:“離家多年每次回紅安,我都會來這裡吃飯,這裡的菜能找到家的味道,吃完倍感踏實。” 說話間,他和司機已經兩碗飯下肚,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

或許,你無法理解一個原本可以過著“土豪”般生活的人卻時刻惦記著那口家鄉味道的感受,但從農村走出來的張守學,多年來經歷了社會的打磨以後卻越加讓他感知到返璞歸真的深意,而正是這種鄉愁情懷賜予了他一種求真的態度,時刻提醒著他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朔源:成功的人生需要努力

如果說一個人成功是偶然的,但這種偶然中還是應該具備一些必然性。比如張守學。在他的身上,我們清楚的看到紅安精神對他的鞭策作用。紅安自古以來經濟落後,艱苦的生存條件使得一代又一代黃安商人離開家園,外出打拼,這一點在張守學身上得以體現。

1989年,貧困縣依然是紅安的標籤之一,面對家庭的窘困,16歲的張守學開始對闖蕩社會有了些許瞭解,跟著老實厚道的父親來到襄陽做了一名普通的鈑金工。不久,張守學輾轉全國各地改學裝修工藝,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陝西安康那段跟著師傅學藝的日子。

那一年,跟在師傅身邊,張守學瘦得很厲害,因為時刻要為師傅做好服務,做事情需要很勤快。冬天裡,起早給師傅打飯、洗衣服成為他日常的工作,冷水洗衣導致雙手皸裂,讓他在那個冬天感覺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痛。而那時候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糧食卻又顯得緊張。“幸好還有饅頭吃,為了避免飢餓,我每餐只能拼命吃饅頭,最多一頓吃6個饅頭。”張守學說。

除此以外還要不斷加班,但在張守學眼中,這些都不算苦,在他的意識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像打了雞血一般,重複著每一天的工作,勞累卻激情滿滿。“早上很早起床,晚上加班到很晚,有時候實在累得不行了還是要堅持,工作的時候打瞌睡成了家常便飯。”張守學回憶。而這一切,師傅都看在眼裡,對這個勤勞的徒弟甚是喜歡,將自己的手藝手把手的交給他。

聊到這段經歷,張守學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歲月總能讓人釋然面對那些過往經歷的艱辛,而生活會給予你最滿意的答案。他說:“還記得那一年,我花了一整年的工資買了人生第一輛野馬自行車,過年回家騎著這輛自行車比我現在開著的奔馳車還要開心。就是這種不怕吃苦的精神歷練了我。讓我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規劃,或許我的父母沒有辦法給予我優越的條件,但是我這麼年輕,只要我肯努力,我一定就能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16歲離家外出,42歲功成名就,從小工、水泥工到技術員,快速成長為小工頭。1996年,他帶領著四五十人的建築隊在襄陽從打零雜、砌牆做起,慢慢積累了房屋建築的經驗和信譽。十幾年的建築市場奮鬥,張守學從一個在工地上搬磚推車打雜的農村娃,逐漸成長為建築行業管理精通、技術過硬、善打硬仗的行家裡手,從打工仔成為大型勞務隊的隊長、建築專家。 每一步都留下了張守學的努力,每一個階段都見證了他的付出,而每一年他都在收穫著。

回報:像茶葉一樣慢慢沉澱 回報鄉親父老

早年這段外出工作的經歷給張守學很大的人生啟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於成功他是如此的渴望。而通往成功之路,需要他更加努力奮進,敢拼敢幹。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正當張守學準備好的時候,機遇來臨了。

2001年,張守學迎來了他人生中的重要時刻,這一年,張守學承接了襄陽一事業單位的大樓改造裝修項目,總造價1500萬的工程讓他挖到了屬於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從此他的事業蒸蒸日上。

2013年,由張守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宜城市白廟新型農村社區一期還建房項目於2013年11月正式啟動,一期工程佔地246.1畝,預建住宅28幢,商鋪3幢,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2014年7月用時不到一年,14幢還建房主體已經完工,6月底完成了內外粉,當年年底就實現324戶居民入住。受到當地政府和還建戶一致好評。

「紅安商人專欄」張守學—鄉愁,讓我學會返璞歸真

公司承建的襄陽宜城白廟新農村建設工程

張守學憑著務實的作風和良好的信譽,發展成為楚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勞工代表,榮獲2013年“襄陽百傑•城市建管先鋒”稱號,這一年也迎來了他事業的高峰。

採訪間隙,張守學接到了不少農民工兄弟的電話。“喂,張總你那裡是否需要人啊?”“張總,明年你工程什麼時候開工啊?”張守學說:“年底這兩個月不斷的接聽農民工兄弟的電話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現在工作不好找,做了又不好要到屬於自己的工資,他們都在為明年的生計做打算,提前找好老闆,年後工作就有了著落,即使現在沒有工程做,他們也會隔三差五的給我打電話詢問工作的事情,生怕錯過了在我這裡工作的機會。”

從農村走出來的張守學,身上繼承了父親誠信厚道的優良美德,瞭解農民兄弟的疾苦,對待手下的員工就像自己的親兄弟一樣,所以農民工兄弟都願意在他的公司幹活。

“事情幹完,工資按時發放,在我的公司已經形成了一條鐵的紀律,我從未拖欠過大家一分工資。”張守學說。“長久以來,良好的信譽鑄就了我的口碑,當別的企業出現用工荒的時候,而我的公司做事從來不缺人。”

這也使得施工單位願意放心將工程交給他。雖然今年全球經濟形勢整體不好,但張守學表示他的公司並沒有因此受到什麼影響,年底外面該收回的賬基本都收回了,只是工程量稍微少了一些。少一點沒關係,張守學卻能確保與政府、事業單位合作的每個工程都能如期回款,他穩重的處事風格,著實為公司避免了很多的風險。業界同行們也特地送了他一個 “張穩當”的 外號。

雖外出工作多年,鄉音鄉情卻在他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吃家鄉飯,喝故鄉水,使他對故鄉更是有著特殊的情感。 近年來,張守學開始用實際行動反哺鄉親父老。每年,他都要從縣裡高中中選出幾名家庭貧困的學生進行定向資助,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以彌補自己年輕時候的遺憾。襄陽、紅安等慈善機構也常常會接受到張守學的愛心捐贈。

去年中秋節,張守學回家鄉看望村裡的老人,給村上的每位老人分發月餅等慰問品。“哪裡去找這麼好的人,給我們平白無故的發月餅?”村裡老人倍感欣慰、讚許有加。而當村裡提出要修路的時候,他更是慷慨解囊,用實際行動反哺家鄉父老,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已與家鄉永河鎮政府達成投資意向,徵地70畝,計劃分兩期投資1個億左右,第一期準備投入6000萬元,年生產蒸壓磚40萬立方,年產值達到1個億,預計新成立的‘湖北佳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將於2016年5月開工建設”,張守學介紹說。

去年,他與大別山電廠進行戰略合作,完善電廠配套,成立了“麻城恆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大別山電廠廢棄物爐渣加工成粉煤灰,以及粗灰一級粉煤灰,年生產銷售30萬噸,年產值達5000萬元,為電廠多發電、發好電提供有力支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為了進一步將企業做大做強,張守學不斷為自己充電,參加各種培訓學習,為日後用先進科學方法管理團隊奠定了基礎。

不怕吃苦的精神,樂善好施的情懷,使得他的事業日益騰飛。 “我們公司自2010年12月6日成立以來,已經擁有一級施工資質,管理團隊已經發展為40餘人,培養了一大批能獨擋一面的人才。2015年楚天建設集團產值已過4億元,今年會發展的更好。”張守學自信的說。

“我下午要趕去麻城,公司還有個會。”從與張守學見面到結束採訪,也就兩個小時。大奔載著他 疾馳而去,匆匆的他走了,正如他匆匆的來。

一路走來,他就像茶葉一般慢慢沉澱著,變得散淡而又真實。

「紅安商人專欄」張守學—鄉愁,讓我學會返璞歸真

「紅安商人專欄」張守學—鄉愁,讓我學會返璞歸真

「紅安商人專欄」張守學—鄉愁,讓我學會返璞歸真

本文由《武漢都市圈》副社長兼黃岡辦事處主任 楊安明 原創授權發佈,其他媒體若需轉載請自行聯繫原創申請授權,方可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