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明朝最有才華的人不是唐伯虎,是他們,後悔知道晚了

周星馳那部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很多人都看過,說的是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吳中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賣身成為華府家丁,追求美女秋香的故事,當然這個故事是創作的,作為明朝吳中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歷史上真是存在,也確實才華橫溢,尤擅長書畫,但並非明朝最有才華的人。

明朝最有才華的人不是唐伯虎,是他們,後悔知道晚了

縱觀明一朝,論博學才華,可能唐寅還排不上號,後世學者們公認的,明朝有三大才子,分別是一下三位。

解縉

解縉(1369年-1415年),洪武二年,生於吉水鑑湖(今江西省吉安市)的一個書香家庭,自小聰穎,被稱為“神童”,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19歲便中進士,之後官至明朝最高的官職——內閣首輔。解縉才華橫溢,詩書皆有極高的成就,被後世讚譽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是因為主持編纂:《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在中國文化的重要性,其實小編無用多言,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不列顛百科全書稱“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有才華的人似乎都有些心高氣傲,這位明朝第一才子,卻不得善終,因反對明成祖朱棣,成階下囚,最後被凍死在雪地,享年47歲。

楊慎

楊慎(1488年 —1559年),弘治元年,四川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明四朝元老楊廷和之子。能稱上才子的人,自然從小聰慧過人(有時候你真的不能不信智商這東西) ,儘管沒有解縉官拜內閣首輔,但楊慎也在朝廷任翰林院修撰。楊文憲官場一件大事是,帶頭直諫明武宗朱厚照荒廢朝政,而後激怒朱厚照,與一眾大臣被廷仗,流放雲南,之後三十多年,勤學苦讀,專心學問,傳世著作頗多。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舊版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就是楊慎的詞。名氣可能沒有解縉大,但論學識淵博,明朝當屬楊慎,從這個方面說,楊慎為明朝第一才子。

嘉靖三十八年,一代才子楊慎駕鶴西歸,終年71歲,也算是得以善終。

徐渭

徐渭(1521年—1593年),明正德十六年,出生在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一個沒落的家庭。徐文長沒有前面兩位才子的顯赫書香家庭,但從小也是個神童,科舉之路也並不順暢,從20歲考到41歲只考了個秀才。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大明東南受倭寇滋擾,胡宗憲被派遣東南,慧眼賞識徐渭才能,招為門下幕僚,輔助胡宗憲平定倭寇立下不朽的功勞。這期間,當屬徐文長仕途最意氣風發,才華得以施展的時候。可惜,好景不長,三年後胡宗憲下臺,避免受牽連,還鄉,之後再無入仕為官抱負。

能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徐渭當然有其過人之處,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影響深遠。不僅書畫雙絕,而且音律、戲曲等方面也有極高造詣,如此多才多藝,似乎是我們印象中,古代“才子佳人”風流倜儻的形象。但現實卻是一副窮秀才樣,飢寒困惑,甚至精神異常……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在窮困潦倒中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