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易学江湖,那些年我在路边算命 第一节

看了一些摆摊的故事,忽然有新的发现,原来摆地摊也是创业呢?我可一直当找不到工作或不想工作的混饭的手段,毕竟成本低门槛低,相对自由很多,当然赚不到钱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侯也有的。而被城管抓住没受了东西的时侯也是有的。

我也是地摊出身,并且从业时间很长了,没有细算也就有6个年头了,当时在某市天桥,那个环形天桥上面就是我们的主场,一到下午太阳照不到的时侯,上面就延绵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东西,有卖手机套的,影碟的,小吃的,耍魔术的。当然最多的可能就是看相算命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个是我了。不过惭愧的很,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直到后面转行。同时一起摆摊的也各有各的发展,混的好一点的都不是摆摊了,目前还有联系的,就是几个也来了现在省会发展的,一个在做手机批发的大区经理,一个转展去了厦门,目前应该是给一个老总做顾问吧。

易学江湖,那些年我在路边算命 第一节

我还是本行相关的职业,也难怪,最黄金的年龄都做那个了,现在想改也迟了,人的一生能够学好多少东西呢?在命理上面我可是花了十年以上的心血了,还有几个十年可以用来学习的?也许这个就是命运吧,后来研究自己的八字,真的很符合命理经典上面的评论:华盖叠叠,生近僧道,或近玄学,多是孤人。看来自己确实是适合此业的,既然是命中注定,那正好乐天这命而不忧了。只是有时回想起了也觉得奇怪,当时上班上的好好的,怎么忽然想到去学易经的呢?

最初学习易学,是在一个土建建筑工地做资料管理,详情我也不想说了,总之忽然有一天就想到:不打工了,以后到外面摆个地摊算命去。

爷爷也是懂点算命的,不过是业余的。我家人包括爷爷自己也不愿到外面去算命!他是老年才学的,看了一些书,遇到算命就把人家请回家了讨教,但是一般走江湖的又懂多少呢?就是人家懂也是吃饭的家伙不愿轻易给人。学了几年也没有大的起色。平时也就是排个八字起个大运什么的,看看这个人是才旺还是官旺,有没有发展。深入的分析基本不会,不过他很喜欢看书,也记住了很多的口诀,给人算命就是套口诀,有时也很准的,但他的口才很差,所以也不适合到外面去混江湖。这一点我是完全遗传了他的了,好在我在外面的磨练的时间也长,这点还是有了许许提高。

当时市面上最流行的就是《四柱预测学》,那次我去市场的时侯没有买到那本书,而是一本介绍易经的书,名字是忘记了,总之看了之后就是对算卦有点了解。后来也陆续买了很多,也换了几次工作,也去地摊摆了几次,感觉书上哪些基本没有用处。后来还是专心专意打工。当然也一直没有放弃对易学的钻研。直到后来到了市区。

易学江湖,那些年我在路边算命 第一节

在省城的时侯,我算了一个特别准的卦,那个卦放到古今中外的卦书里面去都不会逊色。但是那样的卦我现在都算不来了,嘻嘻,要说碰巧也太巧了吧:

当时我在省城的新村的一个毛肚厂,那是一个小作坊,加毛肚的,连老板一起也就十来个人。我至今都没有想明白 那是什么东西,不过那里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清洗,然后用刀来挂,刮干净后就在太阳底下晒干。一起做事的几乎都是四川的,其中有一个姓牛的,好像是南充人,还没有女朋友,一天就让我给他算算什么时侯有女朋友,我也就煞有介事的算起来,得出的结果是:46天之后,有个红衣服的女孩子会来找他,要他好好把握住。

当时谁也没有在意,都是当玩笑来开,不过也都算这那个46天后的日子是什么时侯。然而事实就是那么的巧:那天正好发了工资,正好有个红色衣服的女的来找他了,他还请那个女的吃了饭。

易学江湖,那些年我在路边算命 第一节

后来这个姓牛的仁兄拼命的去追人家,结果也是没有追上,但通过这一次,我在他们老乡圈子里面就小有名气了,甚至有一个人对我说:如果我给他也算的那么准,就拿半个月工资来酬谢我,遗憾的是,后来从来没有这样准过了,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那个四十六天是怎么来的了,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