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聽見未來·為愛發聲——中日醫院與多家機構聯合舉辦“愛耳日”聽障兒童全面康復公益倡導活動

聽見未來·為愛發聲——中日醫院與多家機構聯合舉辦“愛耳日”聽障兒童全面康復公益倡導活動

2018年3月3日是第19個全國“愛耳日”。3月2日(本週五),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中日醫院、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聯盟聯合北京電視臺、上海仁德基金會、騰訊公益、輕鬆籌公益機構共同發起“聽見未來·為愛發聲”——聽障兒童全面康復公益倡導活動。

本活動將於2018年3月2日(週五)上午9點在中日醫院及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舉行。活動邀請公益大使現場探訪聽障兒童聽力檢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人工耳蝸開機調機、康復訓練以及康復後進入普通學校讀書等過程,向全社會介紹我國聽障兒童康復現況,傳播聽障兒童康復理念,一同感受孩子們的康復之路,分享孩子們動聽的聲音,呼籲社會愛心力量參與到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行動,為愛發聲,幫助聽障兒童全面康復、聽見未來。

听见未来·为爱发声——中日医院与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爱耳日”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公益倡导活动

3月2日(週五)上午9:40,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直播活動將在中日醫院手術室進行直播。

听见未来·为爱发声——中日医院与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爱耳日”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公益倡导活动

本次活動邀請全國知名耳外科專家、耳聾遺傳與預防專家、微創和保留殘餘聽力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倡導者、解放軍總醫院戴樸教授進行現場手術解說。

與此同時,中日醫院和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同步直播術後患兒開機、調機和康復訓練的過程。

屆時會有多家媒體進行直播和跟蹤報道

1. 直播:北京電視臺新媒體-北京時間全程直播

2. 錄播: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2018年3月2日18:30-20:00)

除此之外,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在內的多家紙質媒體,以及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等網絡媒體,還有多家新聞客戶端均會進行跟蹤報道。

听见未来·为爱发声——中日医院与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爱耳日”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公益倡导活动

中日醫院是“聽力重建 啟聰行動”和“國家七彩夢人工耳蝸救助項目”全國首批10家定點醫院之一。以知名耳科專家、中日醫院耳鼻喉科李原主任醫師為帶頭人的團隊,自2001年來已經完成了1000餘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並形成了包括臨床(手術、影像學、聽力學、心理學、耳聾遺傳學)、科研和康復等多學科密切合作的人工聽覺干預團隊,為廣大聽障兒童提供了全方位可靠的精準醫療服務。

讓我們共同攜手,讓更多孩子實現夢想,聽見未來,請您跟我們一起支持並參與聽障兒童公益救助行動。

听见未来·为爱发声——中日医院与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爱耳日”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公益倡导活动

(供稿:耳鼻喉科李原、畢青玲)

專家介紹

听见未来·为爱发声——中日医院与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爱耳日”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公益倡导活动

李原,主任醫師。現任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聽力語言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眩暈醫學分會第一、二屆常務委員,聽力學與言語疾病雜誌、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及《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刊常務編委。

1992年畢業於湘雅醫科大學醫療系臨床醫學專業,1997年就讀於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師從著名耳科學教授曹克利先生。2006年及2009年赴美國和德國學習。

從事耳鼻咽喉臨床工作超過25年,以臨床耳科學為主要專業研究方向。具有嫻熟的耳顯微外科、耳神經外科手術技巧以及豐富的人工聽覺干預經驗,能熟練並高質量地完成耳科手術及側顱底手術,如中耳炎乳突根治及術後聽力重建術、咽鼓管球囊擴張術、頸靜脈球瘤切除術、巖尖膽脂瘤切除術、顳骨惡性腫瘤根治手術、面神經減壓術及重建術、內淋巴囊減壓術等眩暈的外科治療、人工鐙骨植入術、人工耳蝸微創植入術和骨橋、振動聲橋等中耳聽覺植入手術,從業至今已成功完成1000多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和數千例中耳外科手術,同時擅長耳聾基因檢測和遺傳諮詢,並致力於耳聾、耳鳴康復治療。

李原大夫自2001年起在國內較早開展人工耳蝸植入工作。2007年1月,我院成為國家衛計委和中國殘聯指定 “聽力重建 啟聰行動”項目以及“國家七彩夢貧困聾兒人工耳蝸搶救性康復項目”全國首批十家定點醫院,李原大夫作為項目負責人被聘請為中國殘聯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手術指導組專家。2010年、2011年連續兩次獲得國家衛計委、中國殘聯通報表揚。

听见未来·为爱发声——中日医院与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爱耳日”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公益倡导活动

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2017年畢業於解放軍醫學院獲博士學位。

從事耳科學專業,擅長耳顯微外科手術及耳內鏡手術治療各型中耳炎、傳導性耳聾,主攻聾病基因診斷、遺傳諮詢及胚胎植入前診斷。主持並實施了全國第一例基於二代測序的胚胎植入前診斷工作。目前專攻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及聾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