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伊朗如果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海峽,美軍會用什麼辦法打破封鎖?

麻辣戰爭


首先我覺得需要分析一下伊朗到底敢不敢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要到11月4號才生效,還有幾個月的時間,美國留出這個時間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有兩個,一是留時間讓購買伊朗石油的各國好好考慮一下,然後找下家,還有這個目的就是讓伊朗想清楚,是不是要認慫。其實我個人覺得,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非常容易,但是我覺得伊朗他真的不敢。



霍爾木茲海峽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用贅述,作為世界室友運輸線路的咽喉,這個地方從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伊朗的王牌和底牌。霍爾木茲海峽最窄處只有39KM,按照伊朗現在的軍事實力,依靠大量水雷,再加上導彈快艇和陸基反艦導彈,就可以輕易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而且伊朗這樣做,如果美國不放開手腳將伊朗的軍事力量清掃乾淨是根本無法打通霍爾木茲海峽的。

就算是美國同時派出多個航母戰鬥群投入戰區,面對密佈的水雷和導彈就算是美國航母也會相當的頭疼。不過頭疼歸頭疼,只要美國願意放開手腳,那伊朗是撐不住的。首先伊朗一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得罪的將不僅僅是美國一個國家,他將得罪的是世界上大部分石油進口國。到那時候伊朗將真正的賣不出石油了,經濟支柱將面臨垮塌。

有一句俗話叫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失去經濟支柱的伊朗經濟實力道能夠支撐和美國的直接軍事對抗多長時間誰也無法預料。但是有一點,伊朗不同於伊拉克,當年霍梅尼苦心經營的伊斯蘭革命輸出不會讓伊朗軍隊出現像伊拉克當年一樣的軍隊成建制投降的情況。軍隊堅定的戰鬥意志可能就是伊朗對抗美軍的唯一資本了,就是不知道軍隊的作戰意志能夠在經歷了垮臺以後撐多久。而霍爾木茲海峽這個地方,我覺得只有美軍將伊朗的軍事力量全部敲碎才有可能做到自由航行,畢竟伊朗作為中東軍事強國,在這個地方苦心經營了幾十年。一旦戰端爆發,伊朗能在美國手下走幾個回合我們拭目以待。


赤焰噠噠噠


雖然伊朗總統魯哈尼在7月4日訪問奧地利時稱,伊朗決不會像美國封殺其石油出口妥協。而伊朗革命衛隊同時也揚言,只要美國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伊朗有能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而這究其原因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11月4日,所有與伊朗有石油貿易往來的國家暫停進口伊朗石油。因而導致了伊朗的強硬態度。伊朗是這麼說,但是絕對不會這麼做。而作為美國正希望伊朗去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美國的目的自然是控制住伊朗的原油出口就能夠控制住伊朗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必然導致全求所有進口波斯灣石油國家的反對。進而為美國提供打擊伊朗的合法理由。從而挑動國際油價大幅上漲,美國可以從中漁利。


所以本文的問題中,伊朗是不會輕易的去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只是高調喊價的步調,是為未來的讓步留有餘地。但是如果伊朗真的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憑藉美軍在中東地區部署的大量軍事實力。對付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那是綽綽有餘。但是真正要武裝入侵伊朗,美國必然要做充分的考慮。而且這不是美國真正想要的。

霍爾木茲海峽的地理位置。

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無非就是憑藉其,大量的水雷,潛艇魚雷,導彈快艇,火箭炮,岸艦導彈等,對霍爾木茲海峽進行封鎖。但是這樣的軍事力量,對於美軍來說,並不是什分巨大的威脅,美國的打擊能力,無論是來自於第五艦隊海軍航空兵,還是來自於周邊盟國的岸基航空兵,是完全可以摧毀伊朗的封鎖力量。在這裡,我們討論具體的戰術完全沒有前提和意義。



伊朗周邊的美國軍事力量。

所以,淡然小司認為,伊朗和美國在中東地區是完全不對等的兩個實力對手。美國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美國卻不敢真正的入侵伊朗。畢竟當年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給美國留下了深刻的教訓。美國只要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就可以,沒必要真正的去要軍事入侵伊朗。


而對於霍爾木茲海峽伊朗的高調喊話,也只是在為自己歐洲之行增加籌碼,同時也是希望獲得西方世界的支持。但是從昨天(9日)獲得的消息,《伊核協議》其他5國外長,已經同意繼續維持原《伊核協議》條款,履行正常與伊朗的經貿往來。可以說伊朗已經有所收穫,只是希望歐洲國家儘快落實承諾。

繁忙的霍爾木茲海峽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以上是淡然小司的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的留言和評論。同時也謝謝點贊,轉發和關注的朋友們!


淡然小司


伊朗放言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話題不是第一次,2012年的美伊關係比現在還緊張,那時伊核協議還未達成,伊朗核計劃取得了關鍵突破,以色列首先按耐不住想要打擊伊朗,美國也調派了2個航母戰鬥群進入波斯灣,從那時的局勢和調度看,美國是為打擊伊朗做了充分的準備的,伊朗也在波斯灣進行了小艇打航母的模擬演習,也曾放話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雙方已經調派軍艦、戰機等在波斯灣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軍事威脅,最後在各大國的斡旋下形式得到緩解。

2016年5月,伊朗革命衛隊副司令又因為美國的口頭威脅回應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最近,在美國撕毀伊核協議的背景下,並且威脅讓伊朗的石油出口降為0的更為嚴厲的經濟制裁壓力下,伊朗又再一次玩起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口頭威脅。

伊朗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一方面凸顯了霍爾木茲海峽對波斯灣石油輸出各國的關隘重要性;另一方面體現了伊朗玉石俱焚的戰略決心,不惜以綁架世界經濟血脈——石油為代價也要抗爭美國霸權的打壓。勇氣可嘉,但很明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不是最佳良方。伊朗是一個聰明的國家,不會這麼做。

首先,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就真的符合伊朗的利益嗎?答案當然不是,這不是伊朗想要的,這僅是為應對美國封鎖伊朗石油出口的一個瘋狂的報復手段,是一損俱損的做法;更何況此一時彼一時,2012年的美國還是個石油進口國,也需要大量進口波斯灣的石油,那時封鎖海峽的威脅對美國的確有效,但現在,因為頁岩氣頁岩油開採技術的進步,美國搖身一變已經成了石油輸出國。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不會對美國的石油供應造成影響,反倒會傷了歐洲各國、東亞三國、印度等國的石油供應。這樣的報復結果,應該不是伊朗想要的吧。

其次,就目前美伊雙邊關係來看,伊朗目前的壓力也還遠未到這一步,更何況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國際輿論基本都站在伊朗一邊,紛紛譴責特朗普政府的行為。另外,美國口頭威脅伊朗的石油降為0的制裁行為不符合各石油進口國的利益,不一定能實現;美國的實力也不再是一超獨霸說一不二的2003年了,這種極端霸權的做法不會令包括伊朗在內的其他國家屈服,只會讓世界各國的不滿和憤怒劇增,也只會加劇自己的霸權衰落。更何況面對美國霸權已經有大國揭竿而起了。

如果伊朗真的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美軍用什麼辦法打破?首先,要看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手段是什麼?不外乎兩種,佈設水雷和岸上火炮:岸上火炮的封鎖很簡單,發射對陸巡航導彈就可以壓制;偷偷佈設水雷是個大麻煩,如果提前在這一片水域佈設了各種各樣的水雷,不但對軍艦,對各國的商船都是威脅,雖然水雷也不是不能清除,只是清除引爆水雷消耗的時間太長,影響幾何,預料未知。

伊朗應對美國經濟制裁的方法有很多,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是下下策解,最好不要。

我是布衣閒人808。如果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或留言。


布衣閒人808


在戰術對抗層面無法解決問題時,美國將發起針對伊朗國內有威脅軍事目標的全面打擊。

美國和伊朗在波斯灣鬥法幾十年,伊朗曾嘗試過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但遭到了有效的反擊。而國際上對於“油輪戰”的擔憂和恐懼,仍然認為“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戰略”是伊朗的撒手鐧戰略。伊朗軍方也不斷通過宣傳來加深坐實外界的這種認知。其中包括伊朗已經開發出可以打擊甚至擊沉美國航母的“征服者110A”反艦彈道導彈。

實際上,盤點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最有效手段三個。一是專門針對航母艦隊設計的、射程近200公里的“征服者110A”反艦彈道導彈;二是伊朗海軍潛艇搭載的潛射反艦導彈;三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水雷戰封鎖。

佔據絕對軍事優勢的美國要反制上述三種封鎖模式應該並非難事。基於伊朗的不斷威懾和海上襲擾,美國軍方應該有比較充分的反制手段。首先針對反艦道導彈,伊朗的“征服者110A”反艦彈道導彈的可信性還有待印證,而不足200公里的射程短板(無戰略縱深),讓美軍有多種有效的監視和先發制人的摧毀手段可用。

毫無疑問,有效應對潛艇威脅和水雷戰,至今仍然是包括美國為首的世界海軍大國的共同難題。但美國可以在軍事危機形成前,就設立禁飛區,以杜絕伊朗空中佈雷的渠道。而伊朗的潛艇數量有限,同時遂行反艦和水下佈雷任務困難很大。

最後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再次切斷伊朗石油外銷閥門,更進一步的顯露出美歐之間的戰略分歧。而一旦伊朗決定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麼它會發現,這個時候,美歐又會站在同一個戰壕裡把槍口對準伊朗。


高峰軍事觀察


美對伊朗石油制裁,要到11月4日後方才生效,自華盛頓宣佈對伊朗進行石油制裁,到制裁正式開始生效,中間尚有180天時間,有關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有一定的石油儲備時間,可以充分利用這段緩衝期。。

同時,自美國宣佈要對伊朗進行石油制裁以來,伊朗也派出外交官和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積極的外交斡旋,以期國際社會抵制美不合理的制裁措施,希望屆時他國繼續採購伊朗的石油。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伊朗斷然不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打開地圖就會發現,霍爾木茲海峽地處海上戰略咽喉通道,是海灣國家石油輸往外界的唯一海上運輸線,此海峽稱絕對得上“海上生命線”。

倘若伊朗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那麼並不僅僅是和美對抗到底,同時也得罪了歐盟和亞洲石油進口國,不採購伊朗的石油,可以用沙特、阿聯酋等國產品替代,但伊朗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就是與整個中東、歐盟、亞洲等為敵了。

屆時,美海軍起碼會出動2-3個核動力航母作戰編隊,外加戰略轟炸機聯隊,對伊朗實施精準打擊,儘管伊朗的軍事實力,在海灣國家中出類拔萃,但在美海空軍的強力打擊下,霍爾木茲海峽的封鎖一定會被打破。

到時說不定歐盟包括沙特、約旦、以色列等,都會助美海空軍一臂之力,出動水面作戰艦艇和戰鬥機,加入到對伊朗海空打擊的隊伍中。

目前,伊朗對外宣佈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海峽,那也只是其動用的外交手段中的嘴炮而已,軍方一定考慮到了封鎖此海峽,帶來嚴重的軍事衝突,伊朗軍隊能否承受美海空軍的聯合打擊。

倘若伊朗真的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那是冒天下之大之不違了,儘管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又要經濟制裁伊朗,不準別國採購其石油,確實表現的很霸道,在道義上也嚴重失分。

美國此舉,伊朗顯然是受害者,博得了國際社會同情,但伊朗真的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伊朗反倒成了石油進口國的公敵,為國際社會所譴責,屆時美海空軍包括歐盟、沙特、以色列等出兵,打破霍爾木茲海峽封鎖,穩定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反倒成了仁義之師。

作為論壇資深軍迷,個人判斷伊朗大概率,不會鋌而走險,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從而引發與北約的軍事衝突,嚴重威脅本國政府的安危,因此外交斡旋和談判,是解決石油危機的有效途徑。


國平軍史


美國正逐步提高對伊朗的施壓力度,試圖徹底封鎖伊朗的石油出口,根據表面的形勢來看:特朗普這是欲置伊朗於死地。伊朗對美國的回應也很直接:伊朗總統魯哈尼,在7月3日訪問瑞士的時候,公開表示: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7月5日,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賈法裡稱:我們要讓敵人明白,要麼大家都可以使用霍爾木茲海峽,要麼就都別想用。


伊朗的意思很明顯,只有一個: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是伊朗最後的一張牌,換句話說就是:伊朗臨死前拉幾個“墊背”的。這種做法雖然不能直接對美國造成什麼損失,但這將影響的是世界的經濟發展,美國當然也逃不掉世界經濟哀退的影響。之前在回答類似問題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了:伊朗釋放“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消息,目的就是希望其它國家能夠對美國施加壓力,阻止美國封鎖伊朗石油出口的形為。

7月4日,魯哈尼在瑞士的新聞發佈會上


實際上伊朗這種做法是“損人不利己”的一種形為,但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伊朗卻不得這麼做——一旦伊朗的石油出口降為零,那麼就只有死路一條。在這種情況下,伊朗又打不過美國,那麼伊朗該怎麼對付美國的經濟制裁?按那些美粉的說法,伊朗可以像他們那樣給美國人跪著。伊朗如果要是有100枚洲際彈道導彈,自然不會想著去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說伊朗不負責任的那些人,成天說美國正義的那些人,希望油價上漲的時候你還能不報怨石油漲價。如果你要罵街,先好好了解一下:到底是誰讓石油的價格上漲了!


美國在撕毀伊核協議時,成天喊著伊朗違背了伊核協議,偷偷研製核武器,美國這麼做是為了世界的無核化,現在協議也早退出了,美國怎麼不提伊朗研製核武的事了?難道是伊朗又不研製了?哈哈,這就是美國慣用的伎倆:不管是真是假,只要有這麼個藉口就可以。美國已經退出伊核協議了,伊朗研製核武的藉口也沒用了,自然不會再閒著沒事給自己找不痛快。美國蓬佩奧提出的取消對伊制裁的12個條件中,和伊朗核武沒關的佔了一多半,這也是為了限制伊朗的核武器研製?扯淡。


扯遠了,回到主題: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軍會用什麼辦法打破封鎖?

伊朗絕不會輕易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也不敢把伊朗直接逼上絕路——特朗普的政策是“極限施壓”,為了談判獲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是為了戰爭。伊朗一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中東戰爭再次爆發。不用說,伊朗肯定是沒什麼好結果了,世界經濟哀退,中東形成新的格局,世界重新洗牌。美國搞不好就會陷入伊朗戰爭這個泥潭,這當然是特朗普不願看到的,所以說特朗普不會把伊朗弄死,特朗普只為利益——戰爭不僅有風險,更重要的是投入太大。


按照假設來說,美國採取的應對措施會根據局勢的發展而有所不同,事前預防遠比見招拆招更管用。如果伊朗先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美軍只能被動應對,伊朗有多種手段封鎖該海峽:沉船、佈設水雷、炮火覆蓋、導彈封鎖等。美軍打破這個封鎖的難度就會很大——伊朗如果為了守住這種封鎖,恐怕會對美軍動手。那時候就不是打破封鎖了,而是直接開戰了。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美軍更可能採取的措施是提前控制住霍爾木茲海峽,而不是等伊朗將其封鎖。美國海軍在霍爾木茲海峽形成不間斷巡航,阻止伊朗的計劃。到那個時候,就是不知道美軍的航母還敢不敢開進霍爾木茲海峽了。個人的看法是,美國不會將伊朗逼上絕路,伊朗也不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儒道之主


伊朗如果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打通封鎖的方式很多。一是利用潛艇清除伊朗潛艇的設伏;二是利用水面艦艇清除伊朗的導彈艇,利用掃雷艦清除航道上的水雷;三是利用海軍航空兵掃除伊境內的導彈基地;四是利用宙斯盾艦對伊發射的導彈進行攔截。同時加強值守,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

但伊朗要封鎖,美國要打通也是有困難的。你想,一個要封鎖,一個要打通,這個海峽就變成了一個戰場。如果導彈你來我往,哪家的油輪還敢過?同時,要封鎖海峽,還有一個國家的立場很關鍵,那就是餓羅斯。因美歐還未解除對俄的制裁,封海對歐盟的石油進口打擊非常大,如果餓羅斯大力支持,給伊提供大批先進導彈,美國要打通就十分困難。同時,封鎖海峽可導致油價飛漲,對俄十分有利。這對俄羅斯是有誘惑力的,餓若真幫伊出手,事情就麻煩得多。解決起來也困難得多。

但伊朗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封的。一是封了海峽,把中國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路也給堵了。二是歐盟表態不會斷了與伊的經貿關係,伊不會把事做得太絕。三是隻要中俄繼續購買伊朗石油,美國的制裁對伊的傷害就還可忍受。所以,封鎖海峽這事有可能永不會發生。


學無止境0912


在美國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多次宣稱將制裁伊朗,伊朗對美國也是針鋒相對,而面對美國的制裁,伊朗的底牌有兩個,一個是重啟核武的開發,另一個就是封鎖霍爾木茲海霞。
霍爾木茲海霞位於波斯灣和阿曼灣之間,長150公里,最窄處僅為38.9公里,是海灣地區石油出口世界的唯一海上通道,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就在美國揚言對伊朗石油出口“歸零”後,伊朗總統魯哈尼強硬的表示,假如伊朗的石油不能出口,那麼整個海灣的石油也不能,言外之意就是伊朗將封鎖霍爾木茲海霞,那麼假如伊朗真的封鎖了霍爾木茲海霞,那麼美國將毫不猶豫的和伊朗發生全面戰爭。


那麼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霞,美國有什麼辦法破解呢?我們先來看看伊朗有什麼“家底”,伊朗有近8000萬人口,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軍隊人數為60萬,革命衛隊30萬,可以說是兵多將廣,但在武器裝備上由於受美國的多年制裁,囊中羞澀的伊朗並沒有幾樣拿的出手的裝備,若是想封鎖霍爾木茲海霞,僅憑“幾艘”導彈巡邏艇和美國抗衡,是遠遠不夠的,美國的實力將碾壓伊朗,美國為了解除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霞的能力,將對伊朗進行全面的打擊,摧毀伊朗的重要的軍事設施,特別是伊朗的海空力量和導彈發射平臺,也不會給伊朗佈置水雷的機會,但因為海霞最窄處僅為39公里,而且多為淺灘和暗礁,伊朗會動用油輪或者民用商船堵塞霍爾木茲海霞,並攻擊過往油輪,這樣的話,美國別無他法,將不得不將戰爭升級,那就是顛覆伊朗政權,但美國最終會深陷伊朗“人民戰爭”的汪洋之中,伊朗一定會做出魚死網破的抵抗,以色列也將隨著美國“吃鍋烙”,世界石油價格也將暴漲,天下大亂並不是危言聳聽,所以說,這麼多年美國恨伊朗入骨,卻沒敢對伊朗輕言動武的因為就在於此,美國知道,伊朗並不是伊拉克和利比亞……


海之波濤3


不用意淫,真要開打,即使是局部戰爭,有限戰爭。吃虧的也是伊朗。畢竟沒有陸戰,只會發生美國人飛機空襲!美國人不會給伊朗機會打擊他們航母的。但政治輸贏就難說了。除非伊朗現政權垮臺,不然也不能算伊朗輸。但即使美國航母在,伊朗是否敢擊沉它,我看不敢,畢竟襲擊美國航母就等於襲擊中國的三峽大壩,這個不全面戰爭,就怕美國現政權不保。高手過招,心中都有數,不會沒有底線的。


會走的器官


伊朗如果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麼這個世界上最擔心的國家不會是美國的,美國幹嘛要去強硬的打破封鎖呢?

自從美國頁岩油氣資源大規模開採以來,美國已經不再是那個進口石油最多的國家,恰恰相反,美國正在逐漸成為出口石油最多的國家。事實上最近這幾年美國的實業所帶來的就業增長几乎就是來自頁岩油的開採,奧巴馬時代美國通過打壓油價是為了打擊俄羅斯,但是同樣的也對本國頁岩油產業帶來負面影響。而特朗普上臺以後,其主要支持者就來自中東部“鐵鏽區”的藍領工人,所以這次特朗普廢除伊朗核協議本身就有拉昇國際油價的用意。

如果伊朗真這麼做了,那真的就是犧牲了自己以及伊拉克,卡塔爾,科威特等國家的石油出口,對於自己的主要敵人,沙特(沙特石油可以通過管道到紅海沿岸裝船運輸),以及美國的損傷是很小的,反而會因為這種行為極大的拉高了國際油價,而伊朗卻完全得不到任何油價上漲的好處。

今年年初伊朗發生多個城市的抗議示威運動,就是伊朗人民已經對於經濟蕭條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如果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麼簡直就是自絕於世界了,經濟的崩潰會導致國內動盪。

從全世界來說,對於中東石油有極大依賴的國家,比如歐洲,日本等,他們當然會很著急,而這些國家都是堅決不同意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的,一旦伊朗封鎖海峽,那麼這些國家必然倒向美國,以尋求解決,無論是軍事上,還是經濟政治上的施壓。

就軍事而言,一旦霍爾木茲海峽被伊朗封鎖,那麼聯合國必然會通過對伊朗進一步行動的,因為這對全世界所有人都構成了威脅。

實際上,自從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之後,可以看到伊朗多次做這種看似威脅美國,實則是威脅歐洲日本等自己的支持者的事,比如之前還宣佈要繼續濃縮鈾進行核試驗。

且不說伊朗有沒有能力做到這些事,做到了,就是自絕於世界,做不到就是被人看笑話…真的,還不如好好和歐洲日本等國進行友好合作談判,共同抵制美國退出核協議,畢竟伊朗現在是佔據道義的,美國無論怎麼說都是失信在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總是有友好國家幫助伊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