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書記,名叫田智慧

田智慧:山村飄來“及時雨”

紮根窮村為民辦實事

在思南縣涼水井鎮山區的簡家坳村,有一位穿著農民服裝的中年男子頭頂烈日與村民們在油茶園裡精心管理茶園,他就是思南縣民政局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田智慧。談起田智慧,村民們滔滔不絕地講起他與村民們一起生產生活的故事。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盯住青山找財路

“田智慧來到我們村後,幫助我們理清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為我們村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幹部群眾真的很感激上級黨組織為我們派來了一位好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周仕龍在村油茶產業園裡動情地對筆者說。

“簡家坳,高山坡,望去是些石窩窩,如果天上不下雨,人們吃水就不得喝。”當地曾經流傳著這樣一段土家花燈調子。簡家坳村地處於思南、德江、印江三縣邊緣地帶,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基礎設施落後,“兩欠”程度較深,水資源短缺,當地群眾出行困難,嚴重製約著本村經濟發展。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6戶118人,是思南縣出了名的一類貧困村。

窮則思變。田智慧走進該村家家戶戶摸村情、訪民意,瞭解貧困的“癥結”,在徵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山上建茶園、山腰建果園、山下建“蘑菇”園和生態畜牧養殖園的“四園”思路。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實施“村集體經濟十專業合作社十貧困戶十能人大戶”的發展模式,落實油茶產業利益分配機制,油茶投產後,按利潤總額的8%分配給貧困戶,50%分給土地流轉入股農戶,10%分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社員,20%用於產業再發展,12%用於村集體公共福利事業。把油茶產業園發展與合作社、農民、村集體經濟組織三方利益聯接在一起。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該村建立500畝的脫貧攻堅油茶產業園,採取“以短養長,長短結合”方式,在油茶園區套種烤煙250畝,套種晚熟蔬菜90畝,村民當年就見效益。與此同時,田智慧還動員能人大戶在山腰發展獼猴桃、李子、桃子、葡萄等經果林50畝,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生態農業經濟帶。

“我就是在田書記的指導下,發展食用菌產業的,今年預計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簡家坳組種植大戶劉秀華告訴筆者。

在山下發展食用菌產業,建立“蘑菇”產業園,鼓勵能人大戶發展“蘑菇”。截至目前,“蘑菇”產業園內種植“平菇”50萬棒,香菇40萬棒,預計年收入70萬元左右。長期在“蘑菇”產業園打工的簡家坳組貧困戶周正義對筆者說,村裡有了產業,每天在屋簷下就能找到錢,我雖然70多歲,每月也能掙2000多元呢!言語間老人笑得合不攏嘴。同時,在山下還建立現代生態畜牧養殖園,牛存欄100頭,生豬存欄100頭,山羊存欄100只,形成獨特的“三百養殖園”。

如今的簡家坳村,形成了山上是茶園,山腰是果園,山腳是食用菌、生態畜牧產業園的發展格局,為簡家坳村建成山區幸福樂園奠定了堅實之基。簡家坳村的這些變化,凝聚著一位縣民政幹部幫扶的心血與汗水,鎮黨委書記王美江動情地說。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心繫民眾解難題

“田莉要不是田書記的幫助,她就上不了大學啦!”村委會主任周仕舉談起田智慧為村裡辦的實事時動情地說。

鋪子組女孩田莉,2016年考入黑龍江省黑河大學,因其母親病故,父親田井初頭部意外受傷導致痴呆,家中靠奶奶王順碧苦撐這個家。田智慧在一次蹲點調查中,發現田莉跪在門前因不能讀書而放聲大哭,田智慧當即講:“乖,快起來,考起大學啦,不要緊,叔叔幫助你解決,好嗎?”當即田智慧向縣民政局領導彙報,得到了時任縣民政局局長何其榮的全力支持,縣民政局解決5000元上學費用。田智慧又與黑河大學學生科韓科長聯繫,闡明田莉家庭困難情況,得到了學校大力支持,學校免除特困生田莉的學雜費。為保障田莉安心讀書,田智慧又與何其榮一道尋找企業家資助,得到了思南力邦出租車公司周希祿先生的大力支持,周希祿每年資助1萬元,直至田莉同學大學畢業。

“雖然我現在還不能負重,但特別感謝田書記,自從他送我去醫院醫治回來後,現在已經好多了。”還頭坡組貧困農民周仕前感激涕零地說起田智慧幫他解決了大難題。

十三年前,周仕前在廣東打工期間雙腳意外受傷,導致雙腳足踝高度腐爛,其後很長時間未得到及時醫治,致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田智慧獲悉後,及時協調民政醫療救助資金近1.5萬元,將周仕前送往縣人民醫院醫治4個多月後才出院。如今,周仕前重新燃起了對美好生活的期望。他見到筆者說:“我還要搬遷到思南雙塘移民安置點呢,在農村過了一輩子,這回我也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城市人”。

“田書記真是我們百姓的貼心人,是田書記讓我們災後重拾發展產業的信心,不把產業做大做強,真對不起田書記這份關愛。”正在大棚裡採摘食用菌的中年婦女劉秀華告訴筆者。

2017年3月的一場冰雹,給村民劉秀華的食用菌大棚一場毀滅性的破壞,田智慧獲悉後一邊做劉秀華的工作,一邊到縣民政局爭取資金7000元,幫助劉秀華恢復生產。

在簡家坳村談起田智慧,村民沒有一個不伸出大拇指點讚的。村黨支部書記周仕龍搬起手指向筆者算了一筆賬,田智慧進駐簡家坳村兩年多來,辦群眾做了看得見、摸得著的22件大實事,協調資金61.99萬元用於民生事業,在群眾心目中,田智慧就是他們解決困難的“及時雨”。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千方百計靚家園

“我們現在再也不用租民房辦公啦,感謝田書記為我們村黨員幹部建了一個家,現在村裡有了圖書室、體育場,村裡的辦公設備也是一流的。”簡家坳組黨員、村民組長周正智在村委會高興地告訴筆者。

田智慧住進簡家坳村後,看到該村是一無通組路,二無村辦公場所,三無自來水,四無村集體經濟的“四無村”,村幹部開會地點經常“打游擊”,百姓喝的是“牛腳窩”水。困難的情景深深地攪動這位縣民政幹部的心,他立志要改善村裡的環境。

說幹就幹。田智慧全身心地到縣有關部門為簡家坳村“化緣”,一步一個腳印地改變簡家坳村貧窮面貌。2016年3月爭取資金9萬元硬化簡家坳村文化廣場;2016年7月,積極加大跑上力度,對接項目,硬化全村通組公路近10公里;2016年9月,認真對接水利項目,總投資近40萬元新建還頭坡提灌水利工程50立方米和庫存100立方米的水池各一個,項目竣工後,全村95℅的貧困戶可喝上自來水;2016年9月,爭取6600元解決村辦公設備電腦和打印機;2016年10月,投資1.5萬元解決農村幸院設備一套;2017年12月,爭取資金1萬元解決村委會辦公座椅一套;2017年6月,爭取資金近2萬元解決村委會陣地建設問題;2017年11月,爭取資金1.7萬元,解決村文化活動廣場附屬工程改造資金問題,爭取資金1500元解決村辦公音響問題……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新農村,新面貌,村落美,環境好。治村容,先治道;野廣告,要清掉;多栽樹,重環保;清溝渠,疏河道;淨水源,壽命高。講衛生,習慣好……”這是田智慧為村民編寫的《簡家坳村環境衛生“三字經”》,供村民們吟唱。

在改善村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亮化鄉村的同時,田智慧還利用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加強對村民的教育培訓,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和國家法規,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升農民政治思想素質和致富本領。

面向未來,田智慧的心願就是與群眾繼續努力前行,奮力把簡家坳村打造成為百姓富裕、環境優美、休閒娛樂的高山公園村。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精彩推薦

黨建直播間第十六期,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市委組織部舉辦“慶七一、作表率”主題演講比賽活動

王俊銘:讓鄉村強起來富起來美起來穩起來活起來

沿河:治理“深度貧困”有“巧方”!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思南有位“智慧”第一书记,名叫田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