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欽州九佰垌,一塊拼湊的田地,依靠現代智慧農業技術突破種植瓶頸

在廣西欽州,有一個地方叫“九佰垌”,但是具體在哪裡,當地人也說不清。只是說“九”是最大的陽數,“垌”則是舊時對田畝的稱謂,比喻巨大面積的田野相連而一望無際。“九佰垌就在平吉鎮,它是由九個村委的部分土地山田拼湊起來的地塊,面積有2.7萬畝。”平吉鎮埡塘村黨支部書記利仕欽讓“九佰垌”的地理面積概念一下子清晰起來。

欽州九佰垌,一塊拼湊的田地,依靠現代智慧農業技術突破種植瓶頸

九佰垌耕地集中連片,水源充足,地勢平坦,非常適宜發展特色水果、蔬菜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等。但是隨著農業大規模開發、種植,技術與設備跟不上步伐,農產品產量與品質得不到有效提升,九佰垌農業發展陷入瓶頸。

這主要表現在農業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不足,這裡的柑橘基地採用露天種植,然而夏季多發雷暴,降雨量大而短,難以及時做到排水,因此,九佰垌的露天種植基地常年遭遇內澇,產量與品質常年遭損。

欽州九佰垌,一塊拼湊的田地,依靠現代智慧農業技術突破種植瓶頸

(現代化柑橘基地)

而另一邊的蔬菜溫室大棚,雖然免於遭受暴雨的侵襲,但是這裡對於空氣溫溼度等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對於環境數據的把控尤為重要。受制於人工採集環境數據的不精確性、不及時,以往的數據經常出現誤差,再加上設備失靈導致溫室內環境失衡,極大影響蔬菜生長髮育。

欽州九佰垌,一塊拼湊的田地,依靠現代智慧農業技術突破種植瓶頸

(現代化蔬菜溫室大棚)

由此,九佰垌作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示範區,深度意識到要改變這些問題,就要依託科學種植技術,開啟現代農業生產新模式。2018年4月,九佰垌現代農業示範區引進廣西慧雲信息的智慧農業設備和智慧農業技術,全面實現標準化、智能化種植生產。

在柑橘基地,一座座氣象站屹立在周圍,與別處不同的是,慧雲信息還在這裡安裝了土壤墒請設備,主要對以往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土壤溫溼度、PH值、EC值(電導率)進行精準監測。當土壤溼度過低,柑橘生長缺水,慧雲智慧農業雲平臺終端就會迅速發出指令,提醒用戶進行灌溉,當土壤溼度達到飽和,系統就會自動提醒,以免灌溉過量。將以往粗放種植模式變成現代化的精細化模式,讓每一株柑橘樹都得到精細管理,有利於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以及農作物產量。

欽州九佰垌,一塊拼湊的田地,依靠現代智慧農業技術突破種植瓶頸

(柑橘基地氣象站)

在蔬菜溫室大棚裡,空氣溫溼度傳感器是必不可少的,要實現蔬菜全年種植,就要精準把握棚內溫溼度,為蔬菜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以往都是人工用溫度計測量室內溫度,工作量不僅大而且數據缺乏精準,如今慧雲通過在棚內加裝各類傳感器,可以實時獲取土壤、作物、空氣等精準信息,並上傳到慧雲智慧農業雲平臺,用戶可以在手機或者電腦端隨時查看。

欽州九佰垌,一塊拼湊的田地,依靠現代智慧農業技術突破種植瓶頸

(蔬菜溫室大棚智能監控設備)

同樣,這裡的空氣溫溼度等環境信息也能實現智能自動預警,避免環境失調的現象發生。這種全程自動化採集數據、智能預警以及自動調控的科學模式,不僅大大減少了工作量,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挽回不必要的損失,增強生長的可控性,提高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提升農業產值及利潤。

欽州九佰垌,一塊拼湊的田地,依靠現代智慧農業技術突破種植瓶頸

(現代化蔬菜溫室大棚)

隨著信息技術加速向農業領域滲透,智慧農業發展正逢其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的推廣應用,推進智慧農業健康發展。慧雲信息希望將智慧農業新興技術帶去更多的地區,將深扎農業的萬千農民從傳統種植模式的困境中解救出來,享受智慧農業帶來的豐收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