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華妃,是個好女子,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華妃,是個好女子,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清朝雍正的後宮,和他的父親康熙、兒子乾隆相比,相對比較單薄,雍正一生有2任皇后和2個貴妃,妃子只有3人,其他都在嬪以下。但在妃位以上的這7個人中,有一個女子,名氣非常大,他就是敦肅皇貴妃,後世成為“華妃”、“年妃”者居多,因為他的哥哥,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堯。年氏的一生堪稱榮辱盡顯,同時,她也是一個內心世界極為豐富的女子。

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華妃,是個好女子,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年氏的真實形象,並不像《甄嬛傳》裡演繹的那麼黑化,正史中所描述的年氏,是一個溫婉謙遜,識大體的女子,而且她為雍正生過4個孩子。康熙晚年,各位皇子都在拉攏自己的勢力,胤禛為了和年羹堯緊緊地綁在一起,就把他的妹妹娶進雍王府,成為胤禛的側福晉。自從入了王府,她為了避嫌,很少和兩個哥哥來往,而且她非常勤快,身為(側)福晉,卻像極了王府的下人,福晉那拉氏非常喜歡這個助手,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給她去辦,對她極為信任。

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華妃,是個好女子,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雍正能夠順利即位,對她幫助最大的外戚並不是皇后家族,而是身在西北的年羹堯。繼位之初,雍正就立即冊封年氏為貴妃,雍正之所以這麼做,處於兩方面考慮,第一,確實是年氏溫柔賢淑,很的雍正之心,而後宮事務居多,皇后身體弱,忙不過來,需要一個貴妃來協助,在皇后的推薦下,年氏可擔當貴妃之位。第二,當時年羹堯還在青海用兵,雍正幻想和他成為“君臣千古楷模”,所以年氏相比於其他後宮女子,有了家族優勢,其實雍正不僅僅分封年氏,對年氏的另一個兄長年希堯,也非常看重。雖然當時年家人如日中天,但年氏在後宮比較謙遜,甚至非常擔憂歷史上的外戚干政時間會重演,她極力地避免參與朝政,也幾次阻止雍正厚待她的族人。

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華妃,是個好女子,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雍正二年冬天,當時青海戰事到了最為緊急的時候,年羹堯送來舉薦名單,不僅僅大肆舉薦和此次戰爭無關的地方督府,而且還舉薦了他僅有14歲的侄子為參將,希望雍正能夠批准。當時正好年貴妃在身邊伺候,雍正就問年氏意見,年氏連忙下跪說了兩點:第一,她是內宮之人,不該參政。第二,如果皇上要她說出真實想法,她認為年羹堯的做法有失妥當,侄子尚幼,如此封賞,難以服眾。年家已經隆享皇恩,不能太過跋扈。

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華妃,是個好女子,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雍正對貴妃的說法非常滿意,但是為了安定西北軍,他還是按照年羹堯所奏,全部同意了他的求情。然後好景不長,西北勝利之後,年羹堯很快因挑戰皇權、結黨營私、賣官鬻爵等罪名被拉下馬,年羹堯在幾個月內,形勢急轉直下,而這期間,年貴妃因為此前的產後虛弱,加上家族中的不幸,她身體大不如前,她每天半夜悸動,無法安睡。雍正幾番開導年氏,讓她不要受家族影響,為了寬慰她,雍正還冊封病重的年氏為皇貴妃。但年氏心思細膩,無法釋懷,最終病死。

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華妃,是個好女子,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此時年羹堯還未被賜死,雍正對於皇貴妃的去世,非常傷心,他親自寫下悼詞,稱年氏為“持躬淑慎”,並且因此暫緩了對年羹堯的處置,下令輟朝五日。小編認為,雍正之所以封他為皇貴妃,而且輟朝五日,有兩點原因:其一,年氏品行端正,有資格做皇貴妃,輟朝五日是朝廷禮儀,這麼做是她該享有的待遇。其二,雖然年羹堯犯了重罪,但是年氏本人雍正一直比較欣賞,這就是為何在她病種時還封她為貴妃的原因。在那個時代,年氏身為女子,能夠位居皇貴妃,已經是殊榮。只可惜她兄長犯錯,她心思沉重,未能倖免,成為遺憾。

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華妃,是個好女子,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