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余闲有多重要,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让我们陷入忙碌的,不是时间真的不够,而是计划排的太满。

上个月,公司收到国家有关部门检查的通知,公司上下很快进入了备战状态,领导命令我们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迎接国家检查。

紧张的一周很快过去了,检查组人员终于走了。

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可以回归到自己项目中了,这时才发现好多工作按照排期都已临近截止日期,不得不重新上紧发条,加班加点的干。

那个月我们都被一个个deadline追着走,个个顶着熊猫眼,一脸疲惫的应付着,更别说好好过个周末了,万幸在规定日期内工作都完成了。

可那段争分夺秒、脚打后脑勺忙碌的情形,大家都不忍回忆。

其实忙没有什么关系,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那么忙也并没有多干多少活,也只是就把计划内的工作按时完成而已,没有一点成就感。

“这都怪检查组打乱了我们原本安排好的计划”,一个同事抱怨。

另一个同事摇摇头说:“好像也不是,你看人家二组就不忙,他们每天还是正点下班,似乎并没有被检查组所影响。”

他们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是啊,为什么二组就没有因为检查而变的异常忙碌,突击检查好像真的没有影响到她们的正常工作。

记得在我们最忙的那个周末,在办公室加班时,二组的小敏还约我逛街呢。

我当时还纳闷儿,他们怎么那么悠闲,难道不用补迎接检查时落下的工作吗?

原来她们的工作计划排的不满,留有一些空余时间,迎接检查只是占用了事先留出那部分空余时间,因此并没有打乱她们原有计划。

虽然工作计划排的不满,但她们做的工作量并不少,效率也很高,很少有让工作推着走的时候。

所以,让我们陷入忙碌的,不是时间真的不够,而是我们的计划排的太满,缺乏余闲,让自己掉进了稀缺陷阱中。

余闲有多重要,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稀缺》这本书中提到:

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

书中讲过这么一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余闲的重要性。

圣约翰医疗中心是一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医院,这家医院的手术室在安排和使用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医院里的32间手术室,永远都被排得满满当当的,使用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如果遇到急诊手术,医院不得不将本来已经安排好的手术往后推,员工们也因为睡眠不足和工作规定而烦恼不已,这些都使其工作效率进一步下滑。

为了解决效率低下,规定的手术不能按时完成等诸多问题,医院管理层请来了一位顾问,这个顾问给出的解决方案:留一间手术室待用。

这一方案颇令人惊讶,很多医生们心里嘀咕:“我们已经很忙了,他们还要一间手术室空着,这简直是疯了。”

但就是这位顾问的方法解决了医院的问题,在一间手术室专门用来接纳急诊手术之后,医院的手术接诊率立刻上升了5.1%,每天下午3点以后进行的手术数量下降了45%,医院的收入也出现了增长。

实验进行了一个月,医院就将这种操作方法纳入了正规流程。

随后的两年间,医院的手术接诊率分别上涨了7%和11%。

医院的手术分为两种,计划之中的和计划以外的。

计划之中的手术占满了所有的手术室,一旦计划之外的手术出现,医院就需要对现有的手术时间进行修改,这势必会造成时间、经济成本浪费。

从表面上看,圣约翰医疗中心缺乏的是手术室,不管如何重新安排手术,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但实际上手术室不够并非真的是因为医院缺乏做手术的空间,而是其没有能力用现在的手术室来处理急诊手术。

这种情况与计划太满的人十分相似,因为如果没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就可以按计划的逐项完成,那么就不会太忙。

可现实往往不按计划出牌,突发事件、接到临时性工作是常有的事,因此余闲就成了奢侈品。

所以,医院的问题不是资源的缺乏,而是资源安排的不合理,缺乏应付突发状况的余闲,才让整个医院陷入被动补救的状态。

余闲有多重要,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小时候家里靠种地为生。

每年秋收后,妈妈总是把收入的一部分,单独放起来,这笔钱没有特殊情况绝不动用;剩余的钱的才用来计划来年的花销,比如我们姐妹俩的学费、家里日常开销、来年种地的化肥等。

那时,村里各家的收入都差不多,但我家看起来更富裕一些,因为我家很少向别人借钱。

记得一年大旱,田地颗粒无收,家家为来年的生活发愁,有的甚至为一家老小过冬的温饱着急。

妈妈虽然也精打细算的计划着手里余钱,但依然可以游刃有余,从容的应对。

这都得益于我妈从不把手里的钱花完,总会留一部分用来应急的好习惯。

  • 余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可以让你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它还可以避免让我们陷入管窥心态,只关注当下紧急的任务,忽视或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从而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也许你会说,我们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从长远考虑,多做那些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或是把钱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在缺乏余闲的情况下,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因为工作一直赶不上进度的人,并没有用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反而将许多时间用来追赶早就应该完成的工作,连每月信用卡账单都无法按时还上的人,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投资自己。

余闲有多重要,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我自己就经常陷入这种穷忙的状态,以至于很长时间都在原地踏步,没有一点提高。

相比下周一要交的稿子而言,思考规划自己写作方向虽然重要,但并不紧急,可以向后推,等下个月有了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再说吧。

而真正等到下个月,那时候还会有其他紧急的事情要做。

于是,这件事情又不得不再次向后推。

一而再、再而三,如此推迟,不知不觉间,一年过去了,那个本该早就思考的重要问题一直没有做。

  • 陷入这种穷忙救火的状态,都是由于我们对手里资源的错误安排。

面对太多等待去做的事情,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时间表排得尽可能紧凑,以便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进去,如果你安排得不够紧凑,就会感觉好像在荒废时间一样。

当领导发现员工们没有充分利用时间时,就会督促他们更有效率的利用时间,但这样做就意味着他们会丢掉余闲。

可只有余闲才能让我们应对突发事件,变的更从容,因此需要将余闲列入计划之内。

这不是对资源的浪费,而是让系统高效运转的保证。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穷忙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重新分配自己的资源,在制定计划时及早将余闲纳入到你的计划中,余闲是很多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适当留出一些余闲也能让自己在琐碎的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有条不紊。

所以,时间表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必要的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

当然,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是浪费,太少又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只有存在适当的余闲,我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事情,从而掌握全局。

作家梭罗说:“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物。”

让我们放慢脚步为自己留出一点“余闲”,从容而淡定的处理工作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