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清苦老財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這是第一批國家文保,跟故宮和長城是一個級別的!”

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的地位,幾乎任何一本中國美術史的書都會提到它。況且,比起那些動輒百元門票的假古蹟來說,50元門票對於這個貨真價實的漢畫像石博物館來說,還是情有可原的。

嘉祥武氏祠,是東漢晚期官紳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砌祠堂,以其滿布精美石刻畫像而聞名於世。早在北宋時期就有人開始注意並研究它,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都有記載。

李霖燦的《中國美術史講座》對武梁祠漢畫著墨最多,李是臺北故宮的研究員,他的研究是基於漢畫拓片進行的。再加之宋、金、清各代都有研究,原來它還好好地保存在嘉祥縣紙坊鎮武翟山下。

武氏祠,是武梁祠和另外兩座石室的合稱。現在,包括武氏墓地神道上石闕1對、石獅1對,和石碑兩塊、祠堂石刻構件四組40餘石。並在此基礎上建設了武氏祠漢畫像石博物館。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對武梁祠的研究結果是,已經完成了祠堂的配置復原,現場展示了配置復原圖版。畫像石仍然以櫥窗陳列的形式展出。據說,清乾隆時期,曾有人把畫像石砌於壁間,外繞石垣,圍雙闕於內,題門額曰“武氏祠堂”。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上圖,歷史故事“趙襄子舍食救靈輒”。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了這樣的故事:趙盾到首陽山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有個叫靈輒的人餓倒了,便去問他的病情。靈輒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趙盾給他東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趙盾問為什麼,靈輒說:“我給別人當奴僕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著。離家近了,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趙盾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給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放在口袋裡給他。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他在搏殺中把武器倒過來抵擋晉靈公手下的人,使趙盾得以脫險。趙盾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和住處,他沒有回答就退走了。趙盾自己也逃亡了。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上圖,最著名的荊軻刺秦。擺放在一個角落裡的高處,欣賞起來頗有難度。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上圖,這個可能是祠堂內的供案。武氏祠的漢畫像石的技法多少減地淺浮雕和陰線刻,這個供案採用了凹雕技法。

紙坊鎮盛產天青石,除了武翟山村的武氏祠,還有其他幾個村子發現了漢畫像石,其中鎮敬老院發現了23塊漢畫像石。這些陸續發現的漢畫像石,有一些就遷移到了武氏祠漢畫像石博物館。這些畫像石中不乏精品。比如,有一塊“孔子見老子”的畫像石,堪稱最壯觀的“孔子見老子”圖,老子、項橐、孔子,及孔子的弟子,下層車馬出行圖,全石共刻人物30人。老子、孔子、顏回等人物有題記,項橐推一獨輪車。再比如,一塊我國發現最早的隋碑,號稱天下第一隋碑。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上圖,這個九頭人面獸,有的資料稱之為“開明獸”。在漢畫像石中常見。《山海經·海內西經》說巨大的崑崙有九道門,守門的就是開明獸。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上圖,泗水撈鼎圖。傳說秦始皇東巡後,路過徐州彭城的泗水,見到水中露出一週鼎,大喜,隨命其隨從下水撈鼎。即將要把鼎打撈上來時,鼎內一龍頭伸出,咬斷了系鼎的繩索,鼎復沉入水下,再也無法找到。這也是常見題材,每塊畫像石表現手法都不一樣。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上圖,天下第一隋碑

可喜也可惜的是,漢畫像石太多了,多到堆得廊簷下、山牆根到處都是。當某些地方把一塊乾隆年的石碑,裡面一個玻璃罩子,外面一個石頭亭子,過度保護起來的時候,這些兩千年前的藝術作品就這樣隨意地堆放在院子裡,怎不讓人痛惜。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國家第一批文保,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