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创建进行时」九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纷呈

「创建进行时」九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纷呈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字「九江发布」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本页精彩内容

「创建进行时」九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纷呈
「创建进行时」九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纷呈

6月的一个周末,家住九江市庐峰小区的王晓义带着孙子来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顺便领取即将在文化馆艺术中心上演的朗诵剧《红色家书》入场券。能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平的表演,王晓义感到很开心。而这,只是九江市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一个缩影。

2015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在赣北大地席卷而起。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干劲,主动作为,积极进取。7月18日,在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部)验收第一环节一一制度设计课题评审会上,九江的示范区创建制度设计研究课题获得全国中部地区第二名。

构建文化服务新平台

近年来,九江市级重点工程投入空前,先后投入15亿元建成市博物馆、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投入近5亿元新建周敦颐纪念馆、九江租界博物馆、琵琶亭公园、非遗展示馆,改造提升市图书馆、市民俗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县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先后投入近40亿元,建有15家文化馆、15家图书馆、19家博物馆(纪念馆)、10家美术馆和40家数字影院,成功构建了文化服务新平台。

市级文化设施已形成“八馆一院”,即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租界博物馆、周敦颐纪念馆、非遗展示馆和艺术剧院的新格局。县级化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全市14个县(市、区)均建有文化馆、图书馆,配置率达到100%。基层文化场所逐步完备,全市227个乡镇、9个街道均建有独立的综合文化站,按照“十个一”标准进行建设,设施配备率、功能完备率均实现100%;2100个行政村(社区),有80%以上按照“六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建成了面积达到200㎡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创建进行时」九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纷呈

提升文化服务新效能

2013年,我市主动策应国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的文化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推出了九江“八个一”文化亲民工程项目,即一个讲座、一个展览、一个舞台、一个沙龙、一个网站、一张报纸、一份刊物、一套丛书,并以中部地区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示范项目创建资格。2015年,经过两年的创建实践,又以中部地区第二的成绩通过国家验收,开启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征程。示范项目获得成功,为九江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夯实了重要的前提基础,极大提升了文化服务新效能。

注重拓宽文化服务的对象群体,推行了“五送五进”,即送图书、送演出、送电影、送展览、送讲座和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的文化惠民活动,配备流动图书服务车,实现借阅证一卡通和图书通借通还,并通过图书漂流、“文艺大篷车”、山区文化扶贫等形式,实现文化服务群众“零距离”。市文化馆推出了“七彩九江”文化服务八大版块,即文艺大篷车、百姓剧场、百姓大舞台、夏季艺术周、童乐八里湖儿童嘉年华、书香长廊、《七彩九江》杂志、文艺社团联盟,既有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又通过点单、预约、预订等人性化举措,真正做到“你想看,我来演”,直接把公共文化服务送达城乡每个角落中、送到人民群众的家门口、送进老百姓的心坎里。2017年,全市组织送文化下乡7703场次,自办文体活动7936场次,农村电影放映30170场次。

「创建进行时」九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纷呈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2017年12月1日,大型本土历史剧《濂溪先生》在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这部由九江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先后创作编排了儿童剧《寻找》、专题片《中国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小品《面对》等一批优秀作品,并积极参加第六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赛事,荣获一等奖20多个。其中,合唱《农忙时节》等2部作品获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油画《网系列》作品获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庐山市西河戏《决战鄱阳湖》等3个项目入选省文艺创作与繁荣工程。尤其是创作的综合材料《衣系列》两幅作品首次在台北展出、《原乡系列》作品赴法国普罗旺斯展出,实现了九江对外文化交流的突破。

结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坚持立足于“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精心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服务示范县、特色民间艺术乡(镇)、特色文化村。我市修水县的 “书法之乡”、瑞昌市的“剪纸之乡”连续三次以上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深入实施采茶戏普及工程、剪纸普及工程、戏曲普及工程、书法普及工程、诗词普及工程,九江2017年荣获“中华诗词之市”称号。广泛开展非遗项目展示、民间戏曲展演、“九江文化讲堂”系列讲座、大美九江《九派诗会》诗词征集、百名小学生诵读经典诗词等系列活动,有效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通过深入实施“八个一”文化亲民工程、提升了“寻庐”文化品牌,开展“文化九江·书香寻庐”系列活动、提升了全民阅读活动品牌,组织“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广场文化活动、提升了“魅力九江文化广场”活动品牌,推出低票价或免费让市民少花钱甚至不花钱走进剧场享受高雅艺术、提升了“百姓剧场·雅俗共赏”文化活动品牌,丰富“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提升了“七彩九江·文艺大篷车”延伸服务品牌,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提升了“修河之波”艺术节等区域文化活动品牌,全市涌现出一大批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双井之春”、“庐山之夏”、“浔阳一家亲”、“南山欢歌”、“千人同跳一支舞”等文化活动特色品牌,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文化发展的繁荣兴盛。

同时,还注重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集聚效应,在国有院团改制的基础上,将原市歌舞团(含京剧团、越剧团)、话剧团与群众文化艺术馆合并,组建了市文化艺术中心,与市文化馆融为一体,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注重把群众文化、专业剧团、非遗传承和剧院运营四项功能融为一体,既盘活了场馆设施,又优化了人才资源,同时培育激活了九江的文化市场,探索出了一条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相结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今日九江,一幅“浓墨重彩描绘华章”的美丽画卷灿然呈现,一曲“以文化人普惠民生”的新时代壮歌訇然奏响。

「创建进行时」九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纷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