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南京3.45萬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有的已裝對講機器人

南京3.45萬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有的已裝對講機器人

當你剛過完65週歲生日的第二天,房門會被咚咚敲響:一批裝備齊全的工人出現在門口,他們是來對你的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的,這些費用高達人民幣十萬元以上,但都由政府出資。這是目前在全球老齡化最高的國家日本的做法。其實南京也將全面試點適老化改造:2017年6月南京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發佈《關於撥付2017年度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通知》,明確南京市作為國家民政部和財政部第一批試點城市:計劃建成105個社區居家養老綜合護理中心,併為全市3.45萬戶老年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

財政資金先兜底“五類老人”等

從南京市民政局瞭解到,3.45萬戶由此次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老人,主要是低保、低保邊緣戶,經濟困難失能半失能老人、百歲老人、70週歲以上失獨老人這“五類老人”,對他們在其家庭的適老化改造標準是每戶補貼500元。

“我根據自己實際需要,請上門的工程隊在廁所兼淋浴間安裝了兩個扶手,在廚房安裝了液化氣洩露報警器,在臥室安裝了家用報警器。”前天下午,建鄴區民政局由劉天鵬局長帶隊,到一些老人家裡驗收適老化改造的效果。記者隨同一起來到老舊小區虹苑四村三幢1單元102室顧秀蘭老人家。建鄴區民政局謝思旭副局長介紹,80歲的顧秀蘭從小學教師崗位退休,今年春天老伴因病去世,她成為高齡獨居老人,進入區適老化改造“名錄”。顧老告訴記者,自己患有“三高”,時常頭暈,煤氣報警器可以提醒廚房用火安全。這個二居室套房,白天自己在家,晚上三個兒子輪流陪伴,她把家用報警器一端放在枕邊,另一端放在兒子臥室,夜裡出現緊急情況按鍵就可及時呼叫。

南京3.45万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有的已装对讲机器人

核驗顧秀蘭老人家適老化改造效果

顧老師家裡的幾樣物件的配置,實際費用是多少?經過建鄴區民政局等政府部門聯合招標的施工單位、南京朗詩常青藤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培告訴記者,施工人員上門有統一的安裝費用95元,加上材料費,應該在資金“標準”內。這是基於顧老目前的身體狀況、家庭裝修現狀和個人需要進行配置的。有的老人身體條件差的,可能配置會更多一些,比如癱瘓的,不需要淋浴扶手,而是需要床頭上方的拉力器,或是屋內防滑地墊,或是助行器……據介紹,經過第三方專業社會工作機構評估,建鄴區2017年共有1470戶老人家庭需要進行適老化改造。王培告訴記者,目前有1329戶完成施工,還有141戶經過評估並徵求意見,將納入“家庭養老床位”範疇。

南京3.45万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有的已装对讲机器人

顧秀蘭老人家廚房安裝的煤氣洩露報警器

南京3.45万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有的已装对讲机器人

顧秀蘭老人放在臥室用的家用報警器。

條件好的老人可在家獲得專業照護服務

“以前養老服務力量薄弱,服務進不了家庭,現在居家養老隊伍逐漸擴大,政府開始引導和鼓勵專業照護服務進家庭。”南京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處負責人介紹,家庭養老床位是家屬兒女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和家庭需求,屬於五類老人的,政府補貼500元,以外的費用自付。改造可以由中標的養老企業實施,呼應這些缺乏家庭專業照護,又不願住養老院的老人需求,在家獲得專業照護服務。記者瞭解到,目前南京市有260個專業養老機構和317個AAA級以上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可以說覆蓋全市所有街鎮。

老人歡迎這些免費裝修嗎?王培說,絕大多數老人是歡迎的,也有少數老人表示家裡剛裝修過,或者說自己身體尚好,婉拒了改造。

政府部門觀點:500元僅是緩解急需改造

500元的改造是不是水準過低?別的城市怎樣做的?不少養老業界人士說,對於顧老師這樣的老人或許可以,但對於失能半失能且高齡老人,500元顯然覆蓋廣水平低。市民政局上述負責人表示,當初確定每戶補貼500元,是考慮做些最急需、最基本的項目,在有限的資金範圍內擴大受益面。

鼓樓區補貼4000元可裝可視機器人

在中央財政撥款基礎上,各區根據財力情況也進行了1:1甚至1:7的追加補充。比如鼓樓區,對“五類老人”在每戶500元外再補3500元,70週歲以上獨居老人每戶在250元外再補250元,甚至為有的老人配備可視機器人照護裝置,這也是各區追加資金最多的。昨天上午,在鼓樓區民政局老齡辦負責人陪同下,來到鳳凰街道鳳凰莊5幢109室92歲獨居老人祁老太太家進行探訪。

南京3.45万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有的已装对讲机器人

鼓樓區鳳凰莊5幢92歲獨居老人祁老太太通過機器人“小魚在家”與女兒通話

“媽媽,你午睡起床後喝過牛奶了嗎?”祁老小女兒郝女士通過可視對講機器人“小魚在家”與母親通話。她通過手機下載“小魚在家”APP,隨時通過網絡與母親對話,並控制母親房裡機器人頭頂上的攝像頭,觀察母親在家的一舉一動。祁老太太畢竟年歲已高,不會操作這個小東西,她是被動得到孩子的呵護關照。

“如果會操作機器人,裡面有很多功能如陪老人聊天、娛樂,以及尋找最近的養老服務等等。”鼓樓民政局老齡辦郝蘇明介紹,祁老是低保戶,她的適老化改造按照4000元標準進行,由各街道招標決定的施工企業上門安裝。老人在衛生間也裝了扶手,還增添了一隻日本產的防滑洗澡椅。三個女兒中,每天晚上是小女兒陪住。根據老人需求,她沒有安裝家用報警器。

試點時代,各區自己算投入

在適老化改造項目上,鼓樓區為什麼比其他區多了6倍資金?郝主任介紹,在中央財政撥款之前,他們就率先在全省試點適老化改造。“我們區老齡化率在南京市各區最高,人數也最多:60歲以上有22萬人,佔戶籍人口總數24%。借鑑國外和國內一些城市做法,區財政2015年底制定來年預算中就為5493名符合適老化改造政策中的五類老人設計了每戶4000元的標準。“5000多戶老人中,低保等困難老人只有1900戶,其餘的都是70週歲以上獨居老人。”

該區民政局老齡科相關人員介紹,由於鼓樓區適老化改造政策出臺較早,為保證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將五類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每戶最高4000元的標準延續至今。改造前無論是街道、社區或施工方,都要上門徵求老人及家屬意見。也遇到不少老人不願改造,主要是高檔或新建商品房小區住戶,不願改變家庭既有裝修;部分老人對政府和施工方提供的改造內容沒有更多需求。為此,該區民政局在執行中央和省市改造政策同時,結合本區情況制定相應基礎項目和可選項目,在改造前由老人及家屬選擇。

政府部門觀點:

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五類老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只是一個起點,全市34500戶老人也只是第一批改造名單。目前看上去資金並不豐裕,但財政資金只是扛杆,為的是提升全社會重視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激發社會敬老、愛老和關心老年人的氛圍。下一步政府補貼的適老化改造服務將逐步擴大到所有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家庭。

來源 | 揚子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