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什麼是當媽式的婚姻

最近,因為上了《幸福三重奏》,蔣勤勤和陳建斌這對夫婦火了,總結一下,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陳建斌不做家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要交給大肚子的蔣勤勤做。

第二、絕對的自我為中心,不接受反對意見

第三、沒有家庭觀念,把家不當家

這些總結並沒有冤枉陳老師,因為他在節目中的表現,的確是這樣的:

蔣勤勤挽起袖子洗菜做飯,陳建斌就穿著衣服躺在床上,任憑老婆怎麼喊也不起來;

蔣勤勤在忙著做飯切蔥時,陳建斌站在一旁指揮說“蔥要切成菱形,斜著切,我媽就是這樣切的……”。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蔣勤勤做好了飯端到餐桌時,陳建斌正半躺著,以“晚食以當肉”為中心開始講述吃飯時間點的重要性,完全無視老婆的勞動。

怕麻煩,逛超市時陳建斌為避免做飯一直在唸叨挑各種洗了就吃不用專門做的食材,而不顧自己孕婦老婆的營養,“中午就吃點麵包好不好”“只吃點水果就行了好不好”幾乎成了口頭禪。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最近一期更新的更是誇張了,兩個人一起出門,蔣勤勤大著肚子找東西整理包包,陳建斌絲毫不上去幫忙,讓自己大肚子老婆滿屋子走不說,還早早打包好自己的東西開始坐在沙發上兩分鐘一催促,終於要出門了,蔣勤勤發現自己的家有個門沒關,就讓陳建斌去關一下,而陳建斌不想去,給出的理由是,既然窗戶都開著。那關門有什麼必要?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蔣勤勤情急之下直接哭了,說陳建斌不把家當家,即使是一個酒店,也不該不關門出去。剛哭完,陳建斌又要蔣勤勤幫他拍照,站在一個大石頭上表現的很開心的樣子。

在片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蔣勤勤的家庭觀念很重,生二胎不說,還包攬了很多的家務,她是真心真意的在為這個家庭付出,但是陳建斌,處處透漏著一個還沒有玩夠的男孩被家庭束縛的苦惱和不自由。

看到這裡,相信每一個獨立上進試圖自己賺錢買花戴的女生都會生氣,這是什麼婚姻呀?一個家庭中,除了女人之外,其他的都是孩子。

說的直接一點,就是一個像是媽媽,一個像是孩子,看著是嫁給了一個男人,其實不過是在婚姻中,做一個保姆兼阿媽的角色。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什麼樣的女人,會陷入“當媽式的婚姻”

小區裡有一個姐姐,每天出門見到她,都看到她帶著孩子,帶著孩子買菜,帶著孩子去幼兒園,帶著孩子去上瑜伽班。

跟同小區的人聊天,大家也都說見她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甚至還有熱心的大姐給她介紹單身的大齡男士,結果一試探,那位姐姐說,自己結婚了,不是單身,也不是離異,就是孩子的爸爸比較忙,除了回家睡覺,基本見不到人。

再後來,那位姐姐帶著孩子在小區門口賣一些水果,說是補貼家用,大家這才知道,他老公其實也不往家裡拿錢。

觀察周圍人的婚姻,你會發現,很多人的婚姻,都出現了這個問題:付出不對等,一方著急生氣,一方理所當然,甚至覺得委屈。

為什麼男人就能什麼都不做,孩子要你生也要你一個人養?為什麼你是女人,就要這樣無怨無悔的付出,荒廢自己的事業,忽略自己的感受?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男人這樣做的理由,沒有什麼好分析的,不夠愛,懶,工作大於家庭,這些都是藉口。但是女人呢,為什麼有很多明明不差的女孩子,也會遇到這樣的婚姻苦惱?那是因為:

第一、這樣的女人,在婚姻中,主體意識太強,自我價值感不強

具體表現為她們對於婚姻家庭孩子老公這樣的字眼,有著天然的奉獻精神:

家庭是我的全部,我一定要為這個家負責;男人都是長不大的孩子,我才是這個家的支撐。

這樣的女性,在婚姻中的主體意識特別的強,但是因為太覺得自己是一個家庭的支撐,太過於犧牲自我,自我的價值感反倒是越來越低,在婚姻中越來越沒有自我,反倒是越來越迷茫。

第二、這樣的婚姻模式裡,很多女人依然保持著守舊的婚戀觀

很多女人雖然有著自己的事業,經濟上獨立,但是精神上,依然不獨立,這樣的女人,一般都是「缺乏自我完整性」的群體,總是想著有一個男人可以依靠,為了一個家庭的完整,為了留下這個男人,不管男人有什麼缺點,她都可以包容。

她們的圓滿生活,一定是建立在一個男人身上的。在她的眼裡,男人,婚姻,對於她們的人生,是宗教信仰般的存在。

第三、看不清楚婚姻的本質和自己在婚姻中的角色

婚姻包含很多複雜的因素,經濟,孩子,但是在本質上,婚姻是兩個成年人的契約,彼此的責任和義務都是對等的。我們要彼此相愛,彼此照顧,而不是一方付出更多另一方坐享其成,任何不對等的婚姻,長久下來,都會有裂痕。

青音姐曾經說過,婚姻後,女人一定不要將自己從新娘變成男人的媽,因為有時候並不是他們的男人的問題,而是女人自己的縱容和大包大攬,給了對方不付出的藉口和機會,這樣來看,這樣的女人,不管是跟誰結婚,永遠是付出更多,如果對方不理解,也是心裡更苦的那一個。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婚姻應該講究感情,也應該講究原則

不在乎你的人,可以不在乎你的想法,不在乎你的身體是否舒服,你是否安全,也不在乎你到底是想在家做全職太太還是回到職場。

因為他不在乎,所有他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都是他自己。

但是愛不同,愛的表現只有一種,就是千方百計的為你著想。

因為你是我選擇的妻子,我孩子的母親,我一生的伴侶,所以你的想法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的意見在我的決定中佔有一般的分量,這樣的感情,才是靠譜的,健康的。

這些年,大家都在講女人要獨立,既然要平等,那麼女人要先搞獨立,其實,在婚姻中,真正的獨立幾乎沒有,兩個人一定是彼此依靠的。

但是這種彼此依靠,一定是建立在對等的付出之上,需要彼此尊重,需要兩個人都為這個家庭付出,需要認可對方的付出。

要想擁有健康的婚姻,你需要考慮的,遠遠不止是對方有沒有趣的問題,未經過審視的婚姻,根本不值得開始:

第一、你們在婚姻中,是否處於平等的位置

婚姻是兩個人一起過日子,兩個人在人格上是絕對平等的,沒有誰從屬於誰,誰必須聽誰的的問題。

如果你在婚姻中要的是尊重,而對方要的是絕對的順從和佔有,那麼,你們不應該在一起。雖然陳建斌和蔣勤勤這樣的搭檔遭人埋汰,但如果你仔細看,其實陳建斌是一個特別會哄老婆的男人,一旦自己做的太過分,馬上就示弱,盡力去維繫婚姻的平衡。

第二、你們對於婚後生活,是否有進一步的細緻規劃

你一定看到過那種新聞,說是兩個人吃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離了婚,可能第一反應,你會想這至於嗎?

其實很至於,打敗婚姻的,永遠是小事。

誰做飯、誰買菜、誰接送孩子?如果一方懷孕,另一方要怎麼照顧?這些其實都應該規劃好,而不是事到臨頭,你發現你身邊的這個人,根本扛不起事情。

婚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忍耐是不夠的,忍耐只會帶來怨恨,互相體貼,各自分擔,事無鉅細的為對方打算,才能讓婚姻更幸福。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而如果也遇到類似蔣勤勤和陳建斌這樣的夫妻難題,我們應該如何做?

第一、學會自我安撫情緒

在綜藝中我們看到蔣勤勤激動之下就開始哭泣,這是大多數女人的本能反應,但相比情緒發洩,我們更要學會自我安撫,比如這件事等一下再來討論,給對方和自己,都留有一段時間和空間。

第二、兩個人之間重新建立起積極有效的溝通方式

陳建斌顯然並不是不愛蔣勤勤,只是他身為男人,不瞭解自己處女座的老婆對於家務和一些生活細節的要求。我們在節目中看到,蔣勤勤哭,而陳建斌看到後馬上去安慰她,還讓她給自己拍照,這顯然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但是如果這樣一來,又何嘗不是一種逃避呢?

蔣勤勤在談到丈夫的性格時說:“他脾氣好的時候特別特別好,他使性子的時候讓你特別特別的恨,這麼多年了,都瞭解了,都是那一會兒那一下子的事”

這是蔣勤勤的包容和理解,對於陳建斌也一樣,如果兩個人能靜下心說一說,接受這些小事,對蔣勤勤來說是重要的,而不是陳建斌自己所認為的無足輕重,消除了這種「男女認知差異」,她們現在的幸福,肯定要翻倍吧。

“蔣勤勤式”婚姻預警:新娘不是新的娘

第三、在婚姻中建立起自己的底線

很多人的婚姻,越過越糟糕,是因為自己在婚姻中沒有底線,不知道什麼樣的婚姻應該拒絕,也不知道怎樣的婚姻應該結束。日復一日的過下去,成為那個不幸福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有自己特有的自我意識、思維方法和行為風格。在婚姻中,既要為對方妥協,也要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性,即使是你愛他,但是付出也應該是有限度的。

愛情和婚姻都不是放棄一切原則,遷就也不是無底線的意思,婚姻中沒有原則的人,根本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敬,而是讓對方產生一種輕視的看法,自然也就無從與他建立平等、健全的人際關係。

婚姻,本質上也是一種人際關係,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允許女人需要從中找到獨立,自尊,和自我,同樣,高質量的關係,對於男人來說,不止是擁有一個可以翹著腿看報的地方,也不是對方把你當作小孩子對待,而是我們都發自心底的愛護對方。

看到很多小女生在網上留言說陳建斌這樣的大叔很甜,但是周圍結過婚的女性朋友都覺得,這樣的男人,這樣的婚姻,真的是一個大坑。

有人覺得陳建斌甜,其實如果現實一點考慮,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是明星有著物質基礎,如果是尋常人的生活,這樣的婚姻,恐怕不會有現在這麼順利。一方的幸福建立在另一方的長久付出之上的婚姻,即使是有一方在包容,也總是有些遺憾,倒不如大家都在婚姻中,活的像個成年人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