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在清脆悠揚的民歌中,體驗桑植淳樸的民族文化

桑植素有中國民歌之鄉的稱號,它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當地的人們以歌代語,以歌傳情,讓來自各方的賓客盡情感受民歌之鄉的魅力,感受桑植人民的淳樸熱情。

在清脆悠揚的民歌中,體驗桑植淳樸的民族文化

桑植民歌是湖南民族文化中的枝奇葩,源遠流長,浩如煙海,其特點是淳樸、真摯的情感而扣人心絃,曲調豐富多變,旋律優美動聽。

桑植民歌起源於原始農耕時期的生產勞動,質樸、粗放、風趣、詼諧是其主要的藝術風格。桑植民歌分為山歌、小調、禮儀歌、儺腔等,涵蓋了傳統民歌的多種體裁。其曲式結構嚴謹,曲體多樣,尤其是襯詞的運用,使民歌在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內心情感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此外,桑植民歌特殊的潤腔方法和氣聲演唱技巧,極大地豐富了民歌演唱理論,為聲樂演唱提供了獨特的範例。桑植民歌能表達出各種不同情感。有渾園嘹亮的山歌、優美抒情的小調,有歡快活躍的花燈、低沉哀怨的曲藝,還有氣勢磅礴的勞動號子、蕩氣迴腸的薅草鑼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民歌手們喜於演唱那些將演唱技巧與歌詞內容、民族語言、鄉土特色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歌曲,善於演唱出種種迥異的思想感情,使聽眾們往往如痴如醉、愉悅陶然。

在清脆悠揚的民歌中,體驗桑植淳樸的民族文化

經過歲月的打磨,桑植民歌已成了一朵經久不衰的民間藝術奇葩。歌演唱理論,為聲樂演唱提供了獨特的範例。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清脆悠揚的民歌中,體驗桑植淳樸的民族文化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韶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將園區打造成了非遺的傳承基地、展示平臺、交易場所,被授予“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讓你 一次看全湖南十四州市不一樣的非遺傳承,超值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