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18歲河北女孩王心儀以707分成績被北大錄取,隨後她的一篇《感謝貧窮》刷爆了朋友圈,文中寫道:

“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但貧窮真的值得感謝嗎?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同樣出身貧窮的網友丁香談起過往經歷時這樣說過:我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雖然現在過得不錯,有車有房月薪一萬多,但當初我初來打工時,卻吃過太多苦,發過傳單、在飯店洗過碗,為了考學歷證書,晚上還要上夜校。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她說若不是貧窮,她不會早早輟學到社會上吃苦,所以她只感謝自己的毅力和勇氣,而不是貧窮,如果不是貧窮,同樣的努力她也許可以過得更好。

但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是認同“貧窮磨練人生”呢?

想必我們每個人上學時,都讀過孟子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也看過很多偉大人物發跡前的貧苦經歷,只是很多人都忘了苦其心志的前一句是“天將降大任”,只是一味在漫長的貧窮歲月裡感動和麻痺自己,最終忘了吃苦的目的。

所以,在那段貧窮日子裡,和丁香一起洗碗的窮孩子,只有她一個人走出來了,其餘的人,要麼繼續在飯店打工,要麼早早嫁人生子,讓自己的下一代繼續在貧窮線上掙扎,即便幾十年後面對孩子,他們依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將貧窮作為自己滯留在底層的藉口。

但那些像北大學子王心儀和網友丁香那樣從底層跳出來的人呢?他們雖然歷經了千辛萬苦,卻依然會壓抑自我價值,把這一切都歸功到那段貧窮的經歷上,“是貧窮塑造了自己堅毅的品格”,那麼產生這種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有些人通過努力走出寒門,但階層烙印的根深蒂固卻會繼續影響他以後的生活和發展,這些影響中最明顯的表現,便是自卑。

而自卑的來源也並不是別人看不起,而是那些出身貧窮的人的自我壓抑,潛意識中覺得自己配不上現在的成就和生活。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如何去定義自卑?學者Adler把自卑區分為自卑感和自卑情結。

自卑感是一種由內而發的感覺,它來源於內心;而自卑情結是指自卑感醞釀到一定程度之後,以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方式表現出來。

那麼自卑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 原生自卑

一是出生在一個貧窮落後的家庭,經濟上的巨大懸殊會自然形成自卑感,表現形式為內向、自閉等;

王心儀在感謝貧窮中寫到自己的經歷:同學嘲笑她磨壞的鞋子、老氣的衣服、奇怪的搭配,甚至有一男生嘲弄她身上那件袖子長出一截“土得掉渣”的棉襖。

幸運的是,王心儀哭著跑回家告訴母親時,母親說了句“不要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但更多像王心儀一樣出身貧窮的人,要麼在受到嘲諷之後,把這份屈辱埋在心裡,要麼就是沒有一個像王心儀那樣智慧的母親,可以給予王心儀正面引導,而是被貧窮本身一步步逼向自卑的深淵。

二是因為貧窮烙印造成的與外界的融合困難,表現形式為現實逃避、自我施壓;

網友小K,因為家境貧寒,很少參加集體活動,有一次班級組織旅遊,便平攤了小K的食宿和門票費用,但當大家把這一切告訴他時,小K不僅沒表現出一絲喜悅,反而在之後拼命做兼職,硬是把大家平攤的那部分費用給還上了,因為自卑帶來的壓力,小K與同學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 次生自卑

人為了擺脫原生自卑,會構築一種對未來的構想,但因為自身條件和平臺受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距。

有的人雖然努力考入名校,帶著全村人的希望和榮耀去了大城市,但他的優越感卻很快在高校的差距中蕩然無存,他本以為進入更高的平臺,可以實現自我價值,但在成長過程中的認知高度和思維寬度卻讓他不得淪到高校整體水平的下游,好在一些人沒有自我放棄,繼續努力學習,逐漸縮短了與同學之間的差距。

但若是不能從這種差距的怪圈中脫離,便會不斷深化自卑感,衍生為次生自卑。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基於以上成因,自卑會給一個人帶來哪些影響呢?

  • 迴避型人格

這是自卑型人群最普遍的一種外在表現,通過社交離群,將自己圈固於一個自我封閉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會感到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自我,一旦脫離這種環境,便會感到侷促不安。

  • 過度依賴外界肯定

自卑情緒產生的心理缺陷,會讓他們以外界的關注和肯定為標準來獲得自身價值的體現。

  • 極度自負

極度自卑的人,便容易走上另一個極端,極度自負,自負其實是一種隱藏內在虛弱,偽裝自我的形式,通過過高或者誇張地抬高自己,以一種居高臨下的角度來彌補內在自卑感。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 過度補償

《人民的名義》裡的祁同偉,在官場上過關斬將坐到了公安廳廳長的位子,表面上優越感十足,其實是為了隱藏骨子裡的自卑。

這種自卑讓他潛意識中滋生過度補償心理,不惜包庇犯罪同鄉,以此來獲得他人對自己的仰慕,掩蓋原生自卑。

  • 放棄自我價值

自卑感作祟,會讓人削弱或者忽視自身價值,從而過度邊緣化自己,愛情中,覺得自己配不上一個好愛人;工作中,覺得自己在團隊中無足輕重;生活中,覺得自己可有可無。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 無法接受別人的肯定

總是過度曲解別人對自己的正面肯定,比如對方誇你包很好看,但對於自卑的人來說,卻會理解為對方嘲笑她的包很便宜。

那麼,基於以上自卑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哪些心理調節可以去改善這種狀態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探討。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走出心理誤區,建立積極健康的心態。

  • 培養內控性人格

心理學上對人格有兩種分類,即外控型和內控型,外控型人格會把自己的幸福感建立在外界的肯定上,即使取得成績,也不敢肯定自己的付出,而是將功勞歸於外界;但內控型人格卻堅信幸福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建立,這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更容易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 敢於肯定自身價值

建立內控型人格的基礎在於:敢於肯定自身價值。中國傳統文化向來講究謙遜,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不敢接受外界的肯定。比如,王心儀明明是靠努力考取高分躋身名校,但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卻讓她把這一切都歸於外界,所以才會寫下感謝貧窮,即便不感謝貧窮,王心儀一樣會感謝學校、感謝教育、感謝所有人,卻唯獨不會感謝自己,長期壓抑自我,也是形成自卑的一大成因。

  • 加強行動力

自卑型人格在生活中往往會陷入一種思維怪圈:“這件事我肯定做不好”、“我無法勝任這件事”,從而自動產生消極情緒和負面期待,而打破這種思維怪圈的關鍵在於提高行動力,而不是在思維怪圈裡不斷否定自我,同時行動力產生的結果會給人帶來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本身同樣可以提高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自卑。

  • 真誠接納自我

自我接納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能接納自己正面價值;二是接納自己缺點和失誤。

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缺點,自卑的人會將缺點不斷放大,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和意見,並主觀臆斷外界對自身缺點的否定。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人之所以會自卑,正是因為無法接納自我,總是認為自我達不到某種標準,在隱形標準線下不斷自我否定,所以,擺脫自卑的關鍵便在於真誠地接納自己,建立內在的積極健康信念。

  • 正視“自卑感”本身

最後,來談下正視“自卑感”,每個人都會在現實和期待的落差中產生或多或少的自卑感,所以不妨正視自卑感本身,正視現階段與期待之間的不足,從落差中汲取動力,並積極去改善,不斷向期待的目標邁進。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最後,我們來談談感謝貧窮背後隱藏的心理,其實,很多從貧窮中走出來的人心底大都是對貧窮十分牴觸的,我相信沒人會在享受到奮鬥帶來的幸福之後,願意重新迴歸貧窮。

但為什麼還是有人會感謝貧窮、推崇貧窮呢?

弗洛伊德曾這樣解釋過“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頭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一點。”

另外一種就是我們上面分析的自卑心理作祟,不敢肯定自我,總是把自身價值附著於外界,無法建立內在的積極信念。

其實,我們通篇去探討自卑帶來的負面情緒以及如何建立積極健康的心理,就是要擺脫“感謝貧窮”這種消極封閉的思想,真誠接納自我,而不是被動地與現在無法擺脫的現狀達成共識,自我欺騙。

高分北大女生: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遠離貧窮的自己

所以,當你通過奮鬥已經擺脫了貧窮,就請大方地感謝自己,感謝奮鬥,而不是在感謝貧窮中自我滿足或者自我壓抑,只有這樣才能在肯定自我的基礎上產生更多的源動力,去創造更好、更優質的生活。

再說,貧窮並不是一個天然政治正確的概念,如果一個成人,總是陷入一種貧窮的狀態,那麼我們更應該討論的是他的能力問題和生活態度問題。

就像我們Better更好學院倡導的那樣,“更有錢”+“更有愛”=更好的人生,賺錢並不是丟人的事情,不管你是職場打拼,在家兼職,還是為了擺脫貧窮讀書的少女,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改變我們原來的軌跡,擁有更好的生活,這不可恥,並且值得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