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跑友們心心念唸的北京馬拉松,終於確認了報名時間。8月15日10點開始報名,9月16日開跑,詳細報名細則,可到北京馬拉松官微查看。官宣一發出,朋友圈跑群都炸開了鍋,按這架勢,今年的報名人數10萬+是逃不了的了。你會是分母裡的其中之一嗎?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北京,首都,是個特殊的城市,對很多人來說,北京天安門或者毛主席畫像,依然是他們家裡牆上高高掛起的一幅相冊。我爸聊起那時的青年運動會,拿出那本紅色的本子,依然會非常熱血,因為那是他在的年代經歷的事情,那是屬於他們的青春記憶。

每當他談起這些事情,就如同電影裡每一幀畫面,我能快速在腦海裡轉動,貌似真的可以感受到現場一樣。其實,我們現在經歷的一切,不管是好還是壞,都終將是我們這一代人獨有的記憶。而我們作為跑者,有幸以這樣的方式,去體驗感受時代的記憶。今年是第38屆北馬,擁有這麼多年曆史的北馬,一路磕磕絆絆,曾有低潮,也有高潮。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呢?

當然會想起——首屆馬拉松的86名選手!曾經這隻屬於專業運動員的馬拉松。1981年是首屆北馬,共有86名選手報名參加比賽,他們分別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芬蘭、意大利、日本、肯尼亞、挪威、朝鮮、瑞典、坦桑尼亞和美國,加上中國共12個國家。這是北京第一次舉辦國際級的馬拉松賽事,歷史意義重大。86位選手經過天安門廣場那一刻,成為中國馬拉松發展史最重要的一幅畫面。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值得一提的是,1981-1988年北京馬拉松只有男子項目,女子項目是從1989年才開始。因為有女子項目的加入,那一年(1989年)參與的人數明顯增加了,增加至326名選手。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曾經這只是屬於專業運動員的項目,隨著跑步逐漸被普遍接受後,在1998年設置了半程和10公里賽事組別。這樣一來,對於大眾而言,跑馬拉松不再遙不可及,再不是高水平選手獨有的權限了。因為特殊的地域關係,當時北馬是有絕對的權威與影響力的,這樣的賽事組別設立,對推動跑步運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樣一設立,不僅推動了跑步運動,第二年,就是1999年,北馬迎來了38000人大規模的記錄。而恰巧,那一年建黨50週年!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2001年申奧成功,隨後中國的各項運動蓬勃發展,國際長跑健將孫英傑,包攬了2002年到2005年北京馬拉松的女子冠軍!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2004年,北馬首例馬拉松死人事件,現在看來,這不是什麼特大的新聞,但是在當時是個爆炸性新聞!跑步能死人?隨後2005年,再次出現猝死事件!因為跑步/馬拉松越來越普及,跑步猝死成為難以避免的社會性話題。

大家都希望跑步不要把人帶走!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再就是2013年大家都很熟悉的,比較經典的尿紅牆事件了,這也是由於北馬組委會準備不到位。在距起點一公里左右的新華門紅牆邊,實在憋不住的選手在此紛紛解開褲腰帶,其中不乏外國的…女選手。是的,就如開頭所說的,北馬磕磕碰碰,也有低潮的時候,一次次事故的發生,都讓北馬,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強大。隨後,就對移動衛生間及其他賽事服務,醫療安全保障,都做了提升。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2014年,霧霾天跑步鬧得滿城風雨,比賽當天PM2.5指數超過300,但仍有跑者站在了起跑線上。霧霾天跑馬引發民間大討論,跑步是為了健康,但是霧霾天跑步又是為了什麼呢?除了爭議,貌似也引起更多的思考及環境問題。真正體驗過北京嚴重霧霾的人,就知道,2米內是看不到車的,2米外人畜不分。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2015年,北馬進入了全馬時代,參加比賽的都是馬拉松死忠粉。而這一年,也是我離北馬最近的一次。朋友參加比賽,我去為他們加油,我還記得一大早非常擁堵,看到一群神采奕奕的跑者,通過安檢,站在了起跑區域。幾萬人呆在一起站在天安門,唱著國歌,這時候,國歌裡的每一個字,都顯得那麼有張力。

隨後,看著3萬人跑過了天安門,我慢悠悠的去終點等待,因為到終點可能還需要4-5個小時。可是我這一等,等了六個半小時!終點有很多人在為他們的朋友,家人加油,可是我一直等,也等不到我的朋友。當後面的人越來越少時,我開始有點擔心,這會不會出什麼意外了。

果然,等到很後面,終於來了,只是拖著受傷的腿一瘸一瘸的走向了終點,他哭了~到了終點,還有記者問,現在已經關門了,你沒能按時完成比賽,現在什麼心情呢?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emmmm 我相信朋友並不想回答的,但還是說了很官方的話,自己報的怎麼都要咬牙完成……隨後,就地拉伸,聊天后才得知30多公里,腳受傷了。受傷後就一直走到了終點。毅力驚人啊!朋友的經驗告訴我,馬拉松是要有敬畏之心的。42.195公里,對人體是一種挑戰,如果平時你不訓練,後半程將會體驗到深深的痛苦。

也是從那一年,我開始跑步了,但是我跑了2年,都沒有參加過一次馬拉松。就在去年年底,才開始參加馬拉松,從那以後,關注賽事就比較多。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就連身邊的朋友都參加馬拉松了,說明跑步,以及馬拉松越來越普及了。所以那時候開始,北馬不是報名就可以參加,門檻更高——必須在2年內參加過一場全程馬拉松才能報名,但這絲毫不影響報名的人數。2016年,是北馬的36歲,他已經從一個懵懂的少年,成長為頗有雄心壯志的中年。當年幾十名起點線上的專業選手名額,如今已變成近10萬人爭相搶奪的火爆賽事,一票難求。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2017年,北馬全面升級,新意滿滿跑友讚不絕口!2017年也是中國馬拉松大滿貫的啟動元年,北京馬拉松以東道主身份,正式成為中國馬拉松大滿貫第一家成員賽事。而這時候的北馬,也不能光說北馬,是最近幾年馬拉松開始變味了!

1、跑馬成了一些“虛偽”的人裝逼的工具,成都一對情侶,來到賽道,只為拍個照片,就走了。這並並非個例,其實這也反應了很多人活在虛偽的網絡世界裡。

2、興奮劑,替跑,猝死,套牌,等等事件頻頻發生。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就說廈門替跑猝死事件,活生生的例子,可替跑依舊是很多跑者覺得不用小題大做的事情。包括我自己接觸馬拉松時間並不長,2017年上海馬拉松,因為身體原因中籤了不能跑,給朋友跑了!我當時也覺得中了,那就不要浪費名額!難得中籤,這是很多人的想法。那時候,想法還是比較單純及有侷限,覺得這沒什麼。

可當我越來越關注馬拉松賽事時。堅決抵制替跑,因為這不僅不尊重自己,不尊重朋友,同時也很沒有體育精神!而且還給馬拉松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你名額給朋友了,其實不是在幫他,而是在害了他,並同時將自己拉下水。

這是一種意識問題,當你覺得你並不需要跑馬拉松來證明自己是名跑者的時候,自然不會覺得錯過了是一種遺憾。你要知道,與每一場馬拉松,其實是一種緣分!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2018年,是北馬38歲!北馬依然是我很嚮往的一場賽事。

因為那是我曾經奮鬥過的城市,那是我追求夢想的開始,是的,在現實中,我們說夢想,會被人笑話。可是,在北京談夢想,是不會被嘲笑!這是一個你每年說要離開,卻發現自己無法離開的城市。很多人參加北馬,不僅僅是為了一場馬拉松,而是感受這座城市脈搏裡的青春躁動。

有人興奮,有人哭泣,有人躊躇滿志,有人流離失所。奔跑在北京的高樓大廈、街道公園,有時候是你熟悉的建築,有些是你非常有記憶的角落……慢跑在北京寬闊的大道上,我們也見證了北京這座城市的成長。最神奇的幾個小時!

關於北馬,你瞭解多少?看完大概知道為什麼痴迷北京馬拉松了

有個朋友參加了5次北馬,她說,現在並不會那麼激動了,但是還是會參加。或許我們曾經都志氣滿滿,但是她卻說,多年過去,在幾萬人奔跑的人群中,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獨特,而是說明,我們都是平凡人。熱愛著這片土地,認真努力地生活,我們生來就是凡人。

今日話題

你與北馬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