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点击上方“活力呼和浩特”可订阅哦!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记者手记:

连日来,呼和浩特新闻网、呼和浩特融媒体传播中心的记者们穿梭在广袤的武川大地上,采访中,无时无刻不被这里感动着。艳阳下的武川像是巨幅油画一般,色彩斑斓,令人难忘。无论是欣欣向荣的特色农牧业还是一排排整洁的移民新村,都诉说着这片热土对于脱贫攻坚永不言弃的决心和力量。脱贫致富绝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要靠百姓自己的不懈奋斗,奋斗必须要有斗志,越来越多的武川人、外地人齐聚这里,共同打拼出一条“一个都不能少”的致富路。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本次新闻扶贫调研,是为启动“2018呼和浩特新闻网、呼和浩特融媒体传播中心精准扶贫公益行”项目做前期准备,以发掘武川县旅游景点和特色产品市场,整合呼和浩特市优质媒体资源,免费推广和广告宣传等方式助力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探索媒体扶贫新路径。具体的,一是要对接生态扶贫——武川县旅游新媒体推介会;二是要对接产业扶贫——武川县土特产新媒体展销会,旨在从新媒体角度探索武川县脱贫的创新道路,助力武川实现“人脱贫、县摘帽”的目标。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武川县航拍图

百里青山,层峦叠嶂,万亩丘陵,延绵不绝,这就是革命老区武川县,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曾发生过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雄事迹,曾谱写过多少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命运的英雄赞歌……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辖区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全县辖6乡3镇、93个行政村、948个自然村,总人口1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6万人,是首府呼和浩特市唯一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和农村差异、地区和地区差异明显,贫困问题仍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宁夏考察时说:“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红色革命老区和老区群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可革命老区却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贫困成为了革命老区特有的标签。如今,武川县的人民仍然在奋斗着,扎实苦干,攻坚克难,在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开展着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探索与实践,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上开辟出广阔的新天地。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武川县重点贫困村有53个(自治区级贫困村33个,市级贫困村20个)。2014年全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64户13050人,经过三年努力,减贫5454户11738人,武川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8.9%下降到了2017年的2.15%。2018年,武川县进行精准再识别,目前该县未脱贫人口1617户3045人。按照致贫原因分析,因病、因残致贫877户,占比54.23%;因自身发展不足致贫433户,占比26.78%;其他原因致贫307户,占比18.99%。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7年,武川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9.8亿元,同比增长2.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4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5.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135元和7450元,同比增长8.5%、7.5%。

规范程序、加强资金监管,做好脱贫攻坚进退调整、做严资金使用管理

1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每进一步,难度就会增十分。如今尚未脱贫的,多是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的区域。

正因如此,整体性脱贫任务的分解,压力层层的传导,考核督查问责层层“把关”尤为重要。武川县在国家提出的要求基础上制定农户自愿提出申请、面对面计算农户可支配收入、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乡县三级公告公开、“五个一批”、六级联动挂牌扶贫、脱贫不脱政策等详实可操作的工作方法。在资金管理上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将专项扶贫资金审批权全部下沉到乡镇,共同研究,多部门监督,形成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管”的扶贫资金分配运行机制。

强化精准施策,做细脱贫攻坚帮扶举措

2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武川县按照“五个一批”和“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结合该县实际,提出“15+10”脱贫举措。即:危房改造扶贫、产业发展扶贫、异地搬迁扶贫、土地流转扶贫、生态补偿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等15项具体措施,以及村集体产业辐射带动、种植业补贴、养殖业补贴、发展农家乐旅游、发展农村服务业等10项产业增收举措。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减少刚性支出,稳步加脱贫步伐。

近年来,武川县通过自营式、参与式、租赁式、投入式等模式,重点围绕马铃薯、食用菌、莜麦、荞麦、肉羊、黄芪、黄芩等特色产业,建设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种养业基地,强化贫困人口与产业的利益联结,实现脱贫目标。2018年截止目前,武川县已下达财政扶贫资金9286.75万元,累计通过产业扶贫使5771户11408贫困人口受益,累计为贫困户分红812.54万元,人均1524.8元。

食用菌产业托起农民致富梦

3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采摘香菇

“你看,这个蘑菇不摘就老了,这个小的也快出来了,明后天就差不多可以摘了。种蘑菇主要是掌握好湿度和温度,还要注意通风”武川县耗赖山乡圪顶盖村的蒙禾源食用菌基地里,李栓林一边采摘蘑菇,一边向我们介绍着。“武川县的特有的地理和气候,让这里的蘑菇生长旺盛,结出的香菇菇汁丰富,菌盖厚实,菇腿短粗,非常有营养,容易被人体吸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用菌的种植水平提高了,不仅有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还实现了对食用菌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种出来的蘑菇好,我们看着也高兴。”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调研路上

今年六十岁的李栓林,是隔壁村的贫困户,她说,“老两口以前一直靠种地为生,老伴儿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干农活了,家里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在村干部的介绍下来了蒙禾源食用菌基地,不仅干的活轻松了,每个月两千多工资也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大豆铺基地分公司经理赵广林

来自赤峰的赵广林,是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大豆铺基地分公司经理。他说,蒙禾源食用菌基地建立至今,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就在武川县成立了以耗赖山基地、 不浪梁基地、圪顶盖基地、振兴元基地、南房子基地为核心的六大食用菌发展区域。现共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有一千二百多栋,菌棒生产线六条,食用菌加工车间三千多平方米。为适应市场需求,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预计在2018年要打造产品品种多样化模式,增加金针菇、牛肚菌、羊肚菌、灵芝等品种,此外还要新增一条开包即食的产品生产线,生产蘑菇传奇、红焖白玉菇、金针菇等系列明星产品。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食用菌种植大棚

在赵广林看来,种植蘑菇不仅是在打造自己成功的事业线,更是带动周边村民努力工作脱贫致富。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新鲜的香菇

武川县整合扶贫、涉农和社会帮扶资金,依托冷凉气候条件,建设食用菌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了武川夏季出菇旺季正好是全国其他区域出菇淡季的错峰优势,实现了武川菌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但解决了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出路问题,而且改变了当地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种植模式,为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走出一条带动农民稳定脱贫致富道路。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新鲜的香菇

该公司通过与农民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确立了依托食用菌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挪穷窝、摘穷帽”的新模式。农民土地出租模式:土地流转是企业与农户实现利益联结的重要方式,农户将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以收取租金的形式获得基本的利润,以产业工人的身份优先进入企业务工,获取工资实现利润。公司带农户模式:依托食用菌产业,圪顶盖村委会河北西村规划建设了新农村产业小区,规划建设了产业示范户100户,后院配套建设2分的食用菌简易温室大棚,用于农户种植木耳,由蒙禾源菌业公司提供菌棒和技术支持,产品由公司负责回收销售。农民到公司基地就业模式:选择本村村民作为新型产业农民,经过业务技能培训成为基地的产业工人,目前,公司已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00余人,月工资2800-3500元左右,人均年劳务收入增加3.5万元左右,同时还吸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创业。利益分配模式:公司按照“股份合作、规模种养、集约经营、效益分红”的原则,突出贫困家庭,体现扶贫理念,以农户的现实生活状况为依据,经村民代表大会酝酿表决,分类分档进行利润分红。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航拍设备调试

在武川县绵延起伏的大青山中,哈乐镇得胜营子村有一个占地800平方米的晟源山茶厂,这个厂子是自治区唯一一个获得国家QS认证的中药材茶叶厂,旗下的“塞外绿馨源”这一商标品牌更是收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塞外山茶富农家

4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晟源山茶合作社理事长王玲玲接受采访

晟源山茶合作社理事长王玲玲是个典型的80后创业者,也是土生土长的武川人,2012年10月,由王玲玲带头,组织当地贫困妇女、贫困户成立了武川县晟源山茶专业合作社。身为创业者,王玲玲以带动革命老区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为目的,想方设法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茶厂创业初,她带动全县山区妇女采摘山茶,忙时每人每月收入1800元。如今合作社引领县内13户农户、40余人种植黄芩茶,采摘时节能解决老区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合作社不仅带动了老区乡亲脱贫致富,而且也给妇女创业带了个好头。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塞外山茶

王玲玲说,她之所以选择在武川种茶创业,是因为武川县气候凉爽,周边环境无工厂、无无染,海拔高达1500米左右的,有利于茶叶生长,种植出的茶叶品质非凡,有效成分高,口感非常好,市场潜力无穷。而合作社生产加工的黄芩茶,更是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先进技术加工而成,茶色橙黄,口感清香,有钙、铁、锌、硒等很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经常喝黄芩茶用具有清热泻火,理气活血,抑菌消炎,降脂降压及促进消化之功效。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塞外香茗

现如今茶叶厂已有泡袋茶、桶装茶等各种包装茶叶,和玫瑰黄芩茶,菊花黄芩茶等十多种茶叶类型,可以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现在的茶叶厂的经营已步入了专业化、技术化的轨道,不进解决了武川县部分就业问题,还拉动了武川县经济的发展,产品更是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黄芪种植让后山大地开出希望

5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行情看好,国内外需求量增加,这是一种商机,家乡武川县得胜沟位于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麓,海拔高、温差大、日照长、土质好,是中药材生长的绝佳区域,所以种植出的黄芪品质特别好,名气很大,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黄芪,武川县种植的黄芪每枝有10段叶子,糖分含量能达到30%左右,口感微甜,益于补气血。”看着这一片长势甚好的黄芪,王征援说起了他和黄芪的缘分。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武川县日兴隆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征援接受采访

王征援是地地道道的武川人,2011年他放弃了年薪20万元的待遇和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带上所有资产回到武川县得胜沟乡开始创业。“最初种植的是土豆、燕麦等农作物,但是质量不是很好,产量也不高,后来才改种黄芪,现在我们种植的黄芪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黄芪已经推广到了呼包鄂地区,并逐步打进了外省市场。”王征援说。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介绍黄芪的品质

武川县日兴隆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黄芪销售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药厂订货,二是黄芪片儿作为饮品销售。在2018年的呼和浩特年货节上,他带着黄芪来试试,结果一上架就销售一空,其中,有一位老爷子一次买了许多,并告诉他,经常食用黄芪对身体非常好,而且在蒸馒头、蒸花卷时也可以磨成粉放进去,非常方便。这让本以为黄芪在呼和浩特市以及北方地区没有销量的王征援信心倍增。黄芪产生的下脚料也没有浪费,被他当做了猪羊的天然饲料,实现了循环利用。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晒干后的黄芪

如今,他的日兴隆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110户,流转土地2000余亩,黄芪种植面积稳定在每年1000亩,雇佣工人30余人,年收入约100万左右,让得胜沟乡5个村委会9个自然村受益脱贫。黄芪种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为武川县的脱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潜藏着巨大的市场价值,深受大家喜爱。

凤凰山下井儿沟 井儿沟里种蒜忙

6

在凤凰山的下井尔沟,有着百年种植大蒜的历史,这里的气候和特有的黑色沙土土壤却特别适合种植大蒜,农民使用农家肥种植出的大蒜,不仅蒜瓣肥大汁多,气味辛辣浓郁,还含有丰富大蒜素。近些年来,武川县大青山乡因势利导,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鼓励村民发展大蒜种植产业,种大蒜已经成了井儿沟村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回乡创业青年王柱

28岁的王瑞瑞和王柱是井儿沟村的一对年轻夫妻,也都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大学生。王瑞瑞大学毕业后在浙江杭州的一家电商公司工作,几年前回家探亲的时候,她看到父母和一些乡亲们在种植紫皮大蒜时引起了她的兴趣,在家的那段时间里,她了解到乡政府也正在支持和推广种植大蒜项目,并且和武川县巧妈妈酿造食品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这种情况让王瑞瑞产生了想法——能不能把乡亲们的种植项目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向市场?

带着这个念头,王瑞瑞回到杭州后便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尽管公司开出了升职和分股的优厚条件挽留她,但是王瑞瑞还是带着她的“奇葩”想法回到了大青山乡。

大青山乡井尔沟紫皮大蒜二号试验田

2017年开始,王瑞瑞和老公王柱开始种植大蒜。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就显得与众不同,2017年4月,他们注册了“武川县脑包底大蒜种植专业户”的营业执照,同时还注册了“井儿沟大蒜”商标。这样的举动给井儿沟这个小山村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强烈的市场意识。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介绍紫皮蒜的品质

刚开始的时候,王瑞瑞和王柱没有任何种植经验,他们把一整片土地分成小块经营,按照从老辈人那里学来的方法种了10亩蒜,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了5万元。可是他们核算后发现,籽种、肥料、灌溉、劳动力等成本依然较高,实际利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试验田

总结了经验,他们在网上学习山东等地区的大蒜种植技术并且参加了乡政府和村委会组织的技术培训会,掌握了选种、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新技术。2018年,他们从山东订购了地膜进行覆膜种植。这在当地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开春后,他们分别用传统白地膜、高垄田黑白地膜进行实验,并且留出了一小块土地按照传统种植方式经营,他们想通过对比检验自己学到的技术。在播种时,他们加大了植株密度,在6亩土地上播种下了过去10亩地所需的籽种量,在这样的尝试下他们发现覆膜密植技术让大蒜植株比未覆膜的数量高1倍,而且出苗率高、生长快,无需施肥。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自然晾晒

王瑞瑞和王柱在尝试新的种植技术的同时,也在尝试着通过电商平台开拓销售渠道。他们正在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准备下一步通过电商平台和商超渠道为井儿沟的大蒜找到销路。

井儿沟,在这两个年轻人的带动下,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用新技术种植大蒜。今年就有不少村民向王瑞瑞订购籽种,询问种植技术。

按照王瑞瑞的设想,等村里的大蒜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后,她和王柱就把精力全部投到网络销售上,他们还大蒜以注册合作社的形式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发展这个产业。

90后小夫妻在家创业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方向,作为基层党员王瑞瑞还是大青山乡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她和丈夫王柱用自己的大胆尝试为乡亲们开辟出一条致富增收的发展道路。

挪穷窝 建新居 兴产业 易地扶贫搬迁“易”来新生活

7

武川县把生态修复以及南部山区中部分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地区列为重点整村搬迁区域,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方式推进扶贫,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易地扶贫搬迁

从试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得到老百姓认可并积极回应,2016年一年就搬迁185个自然村24246人,占全县农村总数的20%,2018年计划投资1.7亿元,接力搬迁82个自然村4378户10837人(其中包括2017年搬迁的6个自然村313户747人)。

易地扶贫搬迁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既要精心组织做好安置住房、配套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要依据不同安置方式,扎实推进产业培育、就业培训等后续发展工作,确保搬出去的农民“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解决移民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武川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作,姚家村的部分耕地也实施了退耕还草。耕地变成了草场,农民们虽然拿到了退耕还草的补贴,但这还改变不了其贫困的状况。为了能够根除贫困,县委、县政府和有关包扶部门便想到了在这里发展肉牛饲养产业。肉牛肉羊养殖业是武川县近年来提出的“四条产业链”之一,也是针对武川中西部乡镇实际情况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二份子乡临近希拉穆仁草原,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就有养殖业的传统,发展肉牛肉羊养殖业在这里有一定的基础。结合实际,从2015年开始,村委会开始在全村推动肉牛养殖业。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姚家村党支部书记郝志文介绍,刚开始的时候,村委会给全村39户贫困户每户补贴6400元购买基础母牛,并且花费30万元购买了3头种公牛。2016年,村委会利用扶贫开发资金90万元在村里建设牛舍30套,为贫困户们提供了集中圈舍饲养的基础条件。三年下来,贫困户们当初分到的基础母牛产下的小牛,再加上后期追加资金购买的肉牛,现在全村已经有肉牛180多头,平均每户5头左右。

今年56岁的村民刘广龙家里有百十多亩的土地,然而只能“靠天吃饭”,致使生活拮据。如今,家里的土地都已流转出去,每亩流转费用100元,家里养殖的5头牛、30多只羊成了刘广龙的心肝宝贝,家里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他打算用这些牛扩大畜群,形成规模以后再开始销售。

光伏产业、电商平台助推脱贫

8

华能武川县10MWp光伏扶贫项目位于西乌兰不浪镇,由市政府下设的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华能蒙西公司合资成立,分别占股49%、51%。其中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合资公司内的全部收益(即总收益的49%)作为扶贫款项进行精准扶贫。项目于今年3月15日开工建设,6月27日并网发电。该项目的实施,能够覆盖全县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379户,每年每户通过光伏扶贫工程获得稳定收入3000元以上,持续受益20年。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武川县电子商务产业园

2017年,武川县争取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电商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入住园区企业15家,实现线上销售371.2万元。成立了供销电子商务公司,以企业运营的模式,成立“供销e家”线上运营平台,推广销售武川特色农产品,目前线上产品已达200多种。争取到国家供销总社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建设项目,投资450万元,目前项目资金已经到位,下一步将建设50多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切实把电商扶贫产业延伸到农村。

精准扶贫既要注重政策落实、真抓实干,又要营造良好氛围、搞好精准宣传,这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

脱贫攻坚工作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是一场必须打好打赢的硬仗。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武川县新闻扶贫的可行性和具体事项进行前期实地调研,深入挖掘、分析武川县自身肌理,梳理外界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寻找“内外兼修”的切入点,利用媒体优势形成沟通市场与产业、项目的有效衔接机制,为取得武川县新闻扶贫攻坚战的战略高地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同时为内蒙古自治区新闻领域的扶贫工作探路试水。

前进!前进!前进!武川正走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讲好草原故事 传播青城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