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關於孩子的培養無論的東方還是西方,都非常的重視,但是對於孩子的作業,中西方卻截然不同

1、 西方對孩子做作業的態度

Ann,37歲,來自西班牙:“我的孩子的作業量影響到了全家人。我們都不能離開家了。”

  • 我有四個孩子,分別是8歲、6歲、1歲和半歲,他們每週要花4-6小時做作業,這也太多了!因此我也加入了西班牙的這場抗議遊行。我8歲的女兒經常帶回家兩小時的作業量,而且第二天就要交。多數時候都有大量的抄寫作業。
  • 我和其他家長都很擔憂,為此想要與學校的領導和老師進行一次正式的討論,但他們都說沒空見我們。我希望這次遊行能夠開啟討論,讓我們和學校討論作業的數量和類型。
  • 我覺得現在的作業量讓孩子幾乎沒時間休息、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是陪伴家人。我兒子每次做作業都感到又累又無聊,一點都沒效率。我都不確定他最後到底有沒有學到東西。他只是一邊在疲憊和無聊中完成作業,一邊想著到外面玩。
  • 這影響到了全家人,他沒做完作業我們就不能離開家,因此錯過了多次公園之旅和下午的散步。我覺得孩子不應重複他們在學校做過的書面作業,而應該多做些有創意的任務,比如說:識別當地的樹木,收集石頭、樹葉、貝殼標本,烘焙,做模型等等。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Utpalavajri,43歲,來自什魯斯伯裡(英國)

  • 我有兩個兒子,8歲的上四年級,6歲的上兩年級。繁多的作業時刻困擾著他們,特別是我的大兒子,對此感到壓力倍增。他喜歡在外面玩,比如從牆上跳下來或是扮成蜘蛛俠,每次我把他叫進屋做作業都感到很愧對他。其實我很理解他在上了一天學之後想在外面玩耍、發洩一下情緒的心情。
  • 年初,學校佈置了一個任務,讓學生每晚讀10分鐘書,並寫下他們對書中角色的看法。除此之外,還有拼寫的作業。我的大兒子不喜歡學校給的書,他更想讀自己選的書,那些書他可以靜靜地坐著讀上幾個小時。我感覺自己逼著他讀學校選的書就是在毀掉他對閱讀的喜愛,實在太慚愧了。
  • 我認為小學生不該有作業。他們在上了一天學之後就應該回家好好休息,感受周圍的世界。我跟老師談過話,希望不要讓我的大兒子每晚做拼寫作業,因為他拼得很熟練了,老師就建議兒子練習寫同義詞。
  • 我就想,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才8歲,有必要學這些複雜的詞彙嗎?太多的作業給了他太大的壓力。我的大兒子壓力大到他時常會哭,擔心自己拿不到文憑,或是完不成閱讀挑戰。
  • 我完全理解西班牙的這場抗議遊行。我希望家長們的聲音能被聆聽。作為家長,我們知道過多的作業對孩子的影響,我們也想和老師多多交流,討論怎樣的作業量是合適的。

對於孩子的假期安排西方有的人這樣認為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他們覺得孩子在假期寫作業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2、中國家長的情況

  • 中國家長普片認為現在孩子的作業真是多到讓人髮指!
  • 但是面對這麼繁重的學業,中國的家長的做法是陪孩子寫作業,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當孩子發現,寫作業這件事,最終變成了一項被監督完成的活計,讓人感到不自由時,孩子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
  • 家長甚至氣憤地說,陪孩子寫作業能早死好幾年!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對於孩子的假期安排人民日報這樣建議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文章觀點大意是,玩可以玩但是不要忘記了學習

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外的做法的不一樣,國外的家長認為孩子在這麼小的時候不應該做作業的,這樣會不利於他們孩子的健康發展,並對自己的家庭生活產生影響,於是他們的方式是,直接和教育機構,政府,爭取自己的權益,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天性發展,興趣愛好方面。中國的家長卻一直監督自己的孩子去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務,其結果就是父母和孩子都很受傷。即使很受傷,也本著“為你好”的原則堅持不懈。

  • 網絡上關於這種差異的構成主要是兩種觀點,一是,競爭大,不能不從娃娃捉起。二是,直接把矛頭指向中國的教育體系,教育體系不改變的情況下,這種現象就依舊會持續。
  • 其實我覺得這是兩種社會觀念的不同。簡單的說就是關於個人成功的定義不一樣。

國外的家長希望他們的小孩是這樣的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而中國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

為了孩子的作業,國外的家長去遊行,中國的家長在煎熬

中國家長喜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講究的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於是按照大人的理解來設計安排孩子的學業,規劃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在一次次的考試中實現目標。作業就自然而然的成為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西方的家長講求的是個人的生活與體驗,注重孩子的興趣發展,讓孩子在各種體驗當中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作業也就成為他們眼中的副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