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些盟軍士兵喜歡把德軍的魯格P08手槍當戰利品?

和風漫談




因為魯格在手槍中太有特點太性感了,是德軍作戰軍官的象徵。

我們今天看任何關於二戰的電影,都會被其中身著德軍軍服的雅利安男子所吸引,眾所周知,二戰中,德國法西斯給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災難,然而他們的軍服卻不失為世界上最帥的軍服,尤其是軍官的服飾,更是盡顯藝術韻味,殺氣中,透著優雅。

德國空軍飛行員哈特曼——

德國陸軍將帥隆美爾——

《辛德勒的名單》中,又著名演員費因斯扮演的黨衛軍指揮官——

不管是將領也好,戰爭惡魔也好,只要穿上了這身行頭,就精神抖擻。

德軍軍官的服裝分為服和飾兩部分。

服裝面料講究,採用了收腰剪裁,搭配馬褲,非常凸顯人的身材。

相對來說日不落帝國就有點像汽修工——

其次,很多國家不是很重視飾品,而德軍軍服簡直就是一個符號系統。學美術出身的希特勒親自幹預服裝設計,再加上本來普魯士軍人就有尚武的美學傳承,在一套軍裝上,我們可以看到非常顯眼的領章,胸標,胸略,勳章,紐扣等等,表示軍種、軍階、職務、功勳等等。

德國不惜花重金去突出軍人應該有的那種資歷,就好比古代騎士,需要專屬於自己的鎧甲一樣。在一些重要的部位,比如說重要的勳章,更是不惜採用貴重金屬,而掛在身上的武器,就好比是佩劍一類的東西了。

在自己人眼中,這些是對英勇作戰的激勵和對榮譽的彰顯,但是在敵人眼中,這些就是被征服的對象,表示戰功的戰利品。

二戰中,德國的高級軍官,比如將帥,一般配屬輕型手槍,只用於自衛和自殺,比如說Walther PP。

比如說勃朗寧M1910

這些槍輕巧,好看,精度極高,貴重。

《亮劍》中,楚雲飛都是把它們當做高檔禮物相送——


高級將領的這些配槍是隨人的,除非把高級將領打死了,否則敵人是不可能得到他們的身上的配飾的,而高級將領有專門的安保,警衛人員,所以幹掉他們,繳獲戰利品的幾率很小很小。這些服飾,槍械都是後來投降繳獲,或者進入戰後博物館。

而位於一線的德軍指揮官,從連排長一直到師團長,腰上挎的,就都是魯格P08。

大大不同於前面所說高級將領的小型配槍,魯格P08威力更大,穩定性更高,更耐操,具有實戰意義。

但是在這裡其實要說一下,作為早期半自動手槍之一,魯格採用的是博查特C-93手槍的肘節式起落閉鎖(Toggle Lock)設計,擊發時,槍機會因後座力而向後移動,其槍機肘節會像毛蟲走路般曲起,以完成整個閉鎖的過程。

這個設計超越了早期的左輪手槍,在彈容量,上彈速度,安全性上都更加優越,但是,比起後來的滑套設計,其實有所落伍。比如美軍的M1911,其實是更優秀的。

《拯救大兵瑞恩》裡面就有個場景,兩個人遭遇,單挑,德軍毛瑟步槍需要拉槍栓,那個德軍來不及拉,拿鋼盔砸了美軍以後去掏手槍,美軍中士同時也掏手槍,掏出來一拉套筒就上膛了,而德軍太緊張了,兩手握緊盧格,沒有拉曲軸,就無法擊發,最後美軍先一秒打倒德軍。其實真實設計中M1911還有擊錘保險,只要把擊錘拉到底就可以直接擊發。

而相對來說,雖然魯格已經不是最先進的手槍,但是注重品質的德國人在打造每一隻魯格的時候,投入更大,成本更高。尤其是那個曲軸結構,成本高於套筒結構。

由於魯格實在是太貴了,所以後來德國研製了成本更低廉的Walther P38 來取代魯格。這把槍上就已經可以看到更成熟的套筒結構了。

瓦爾特P38和魯格很像,唯一的區別就是把魯格的曲軸換成了套筒。

在戰場上,對於盟軍來說,繳獲一隻魯格,是莫大的榮耀,他表示你作為一個士兵幹掉了敵人的一線軍官。就好比八路軍小戰士繳獲了日本軍官的指揮刀。


魯格手槍之於德軍指揮官,就是指揮刀之於日本軍官一樣的存在。

在電視劇《兄弟連》中——

E連士兵胡布勒因為繳獲了一支德國軍官的魯格P08頗為得意,這把槍不僅在後方黑市可以賣個好價錢,更是標誌著這個士兵在前線作戰的一種榮耀,回去可以吹一輩子。

而本劇中還有場景描述就是德軍軍官投降時,也是要交出自己的隨身配槍,代表解除武裝徹底低頭——

其實美軍不只是要繳獲魯格手槍,對於他們來說,佩劍和鐵十字勳章也是戰利品。

希特勒會賜予軍官佩劍,掛在大衣內側,這些佩劍也是軍人榮譽的象徵。

另外鐵十字勳章和各種勳章就不說了。

拯救大兵瑞恩裡面就有上岸就扒敵軍的佩劍和短刀的描寫—

《漢尼拔崛起》裡面,也有匪兵在撤退時摘取德軍軍官的鐵十字勳章的場景刻畫——

在歐洲某古玩交易網上,今天,一隻佩劍大概售價5000歐左右,一隻普通鐵十字勳章,大概售價1000歐,而一隻普通版P08,大概售價3400歐。

3400歐元。這個只是極為少見的撿漏價。一些稀有版本的魯格已經賣到了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魯格是一款沾滿鮮血的武器,《辛德勒的名單》中有這樣一個場景,殺人如麻的集中營長官找工人茬,把他拖出去槍斃,結果號稱精良的魯格手槍居然都打卡克了,可見他用這支槍槍斃了多少人——

珍愛和品,遠離戰爭。


HannibalLecter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在二戰歐洲戰場上,很多盟軍士兵都熱衷於從對手身上收集戰利品,而德軍裝備的魯格P08型手槍絕對是各種戰利品中最受歡迎的。盟軍士兵到底有多愛魯格手槍,最出名的梗肯定是HBO迷你劇《兄弟連》中的E連士兵胡伯勒,他從諾曼底戰場上就渴望搞到一支魯格手槍,卻屢屢不得,最後在阿登森林幹掉了一位騎馬的黨衛軍軍官,終於從他身上搜得一支魯格手槍,這個哥們兒樂得屁顛屁顛的,到處炫耀,愛不釋手,直接揣在褲兜裡,結果樂極生悲了,手槍在褲子裡走火,直接打斷了大動脈,斷送了性命。這件事暴露出魯格手槍的一個缺陷:容易走火。

請注意胡伯勒的小眼神,完全看直啦!


那麼魯格手槍為啥這麼受歡迎呢?估計很多朋友會從技術層面或歷史層面進行解讀,比如說魯格手槍是一款經典的半自動手槍,採用了獨特的肘節式槍機閉鎖機構,動作可靠、加工精良等等,這些都沒有錯,不過對於大多數大頭兵來說,其實他們並不關心這槍的性能和歷史意義,而是它的顏值!這槍好看,太好看了,非常好看!我不知道題主對於槍械持有怎樣的審美觀點,但你要說P08魯格手槍醜,那麼就等著被眾多槍械愛好者們噴吧。

幾乎從誕生以來,P08魯格手槍就被視為造型最優雅的槍械之一,纖細的槍管,凹凸有致的機匣,大角度後傾的握把,渾圓的扳機護圈,還有異峰凸起的肘節式槍機,魯格手槍可以說將直線與曲線的幾何之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握持起來相當舒適,小巧可人,非常帶感。相比之下,勃朗寧設計的以套筒式結構為特徵的半自動手槍雖然較魯格更普遍,但就外觀上顯得太過剛直,缺乏靈性,顏值平庸很多。本人曾經接觸過P08魯格手槍和勃朗寧M1911手槍的仿真品(請勿舉報,非本人擁有),那種手感和觀感可以說高下立判,M1911握在手裡就像一塊大鐵砣,而P08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個人喜好,不喜勿噴。下面就上幾幅P08的美圖,大家感受一下。

勃朗寧手槍(上)與魯格手槍(下)的對比,哪個好看你自己選吧。


崎峻戰史


魯格手槍是一種在1908年就被德國陸軍採用的半自動軍用手槍,也是兩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制式手槍。在二戰期間,能夠在戰場上繳獲一把魯格手槍,幾乎是每一個盟軍將士的夢想,為什麼這種在二戰時已經屬於“老式”的手槍,會成為最搶手的戰利品呢?



魯格手槍可以說是德軍的象徵,它是由奧地利人格奧爾格.魯格於1898年設計,並於1900年在德國投入生產。在1908年,魯格被德國陸軍所採用,用來取代德軍中的M1879轉輪手槍。這個版本的魯格手槍被命名為“1908年型手槍”,發射9毫米魯格彈。該版本就是魯格手槍最受歡迎的型號,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型號,被德國陸軍在兩次大戰中普遍裝備。雖然在1938年起德軍開始逐步裝備新研製的更先進的瓦爾特P38手槍,但是直至二戰結束為止,魯格手槍仍沒有完全被取代。 魯格手槍作為最早期的半自動手槍,採用了獨特的肘節式起落閉鎖設計,擊發時槍管和槍機會因後座力而向後移動,其槍機肘節會隨槍機動作曲起,以完成推彈入膛和拋殼的過程。這種設計跟現代大部分半自動手槍採用的設計都不一樣。由於魯格的生產商包括了毛瑟,西姆松,克里格霍夫等等好幾家的德國著名輕兵器生產廠家,這些廠家無不以生產質量上乘聞名於世,使得魯格手槍被譽為手槍中的藝術品。



因為製作工藝比較複雜,德國在1938年推出了魯格的替代品P38型手槍,魯格本身在1942年完全停止了生產。本來就配給高級軍官的魯格,裝備數量並不多,經過戰爭中的消耗,在停產後也就更加稀少了。 魯格手槍最重要的是那種散發這蒸汽朋克式的工業美的設計(作為實用槍械性能是比不上美軍的M1911的)。獨特的設計,精良的做工,使得魯格手槍成為一款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的優雅武器,加上數量稀少,使之成為了二戰中最受盟軍士兵歡迎的戰利品。事實上,盟軍士兵對於魯格手槍的喜愛,在不少影視作品中都有所表現。電視電影《兄弟連》中就有描述美軍士兵為了獲得一把魯格手槍不惜冒著槍林彈雨穿越火線的鏡頭,確實是值得捨命追求,呵呵。



李三萬的三萬裡


眾所周知,魯格P08手槍是德國上世紀明星武器,它於1900年研製成功,在1908年被德國陸軍採用,自此,此槍在德軍中大受歡迎,三十年內德國總共生產了200多萬把,型號更是多達35種之多,直到1938年,德軍裝備了更先進的瓦爾特P38手槍,四年之後正式停產,魯格P08手槍在軍中的數量才越來越少。

魯格P08手槍雖然製作精良,安全性好,威力相對較大,但是它的成本非常高,再加上其零部件多,容易卡殼和炸膛,故而它才被新型手槍所取代。不過其獨特的肘節式閉鎖方式和精緻的加工使其頗具歐式貴族氣勢,所以在二戰前夕,德國軍士長以上軍官都配發了此槍,用做自衛武器,而對於普通盟軍士兵來說,繳獲一把魯格P08手槍就等於消滅了一個德國軍官,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其實盟軍一直都有收藏戰爭紀念品的愛好,而且他們在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很多時候都是歸個人所有,特別是美軍,收藏戰利品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連日軍的碗筷的不放過。繳獲魯格P08手槍就跟繳獲日軍的指揮刀差不多,所以此槍才被盟軍當做最尊貴的戰利品,甚至還將繳獲的手槍寄回家裡。

德軍的單兵素質是非常強的,盟軍要想消滅一個德軍軍官更是一種挑戰,據說二戰期間德國士兵還將魯格P08手槍當做“魚餌”,成功誘殺了大量盟軍士兵,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盟軍對魯格手槍的喜愛程度。


兵說


首先聲明啊,魯格p08手槍這不叫醜,這叫有特點,你如果當著當兵的面說魯格手槍醜,那些當兵的估計能把你給揍死。

魯格p08手槍之所以會是這樣一種形狀,首先,就是為了迎合人的最佳握角,人握手一樣東西最好的角度是120°魯格p08手槍就是這樣的一個角的度數。

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魯格p08手槍醜?這是因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針對德國的魯格p08手槍設計出了一款類似的南部手槍,這就是著名的王八盒子,所以在中國人的基因看來,這款手槍奇醜無比,當然,日本人的南部14手槍也確實沒給日本人爭臉,全是丟臉。

當時美國英國等一系列其他國家的同盟軍,在面對德國的作戰部隊的時候,都希望拿到一把魯格p08手槍,為什麼?

魯格p08手槍確實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說威力大,穩定性強,而且結實耐操,但是這都不是美國軍隊等一系列其他國家軍的希望。拿到魯格p08手槍的理由,(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美國的軍隊或者說英國的軍隊都有大量的柯爾特手槍做標配,在柯爾特手槍面前,魯格p08手槍確實有優勢,但是優勢不大,甚至某些地方設計還不如柯爾特手槍。

但是如果說美國的一個士兵拿到一把魯格p08手槍,在戰場上面或者是在家裡面把這把魯格p08手槍掏出來,他會說一整段的故事去欺騙自己的姑娘。

這是戰場上面榮譽的象徵,一個德國士兵在作戰之前不會把勳章掛的全肩膀都是,他會把肩章好好的放起來,但是作為這個軍官的象徵,這把魯格p08手槍肯定是要跟著這些軍官一起上戰場的。在戰場上面能夠證明你打死敵人,並且拿到戰功的最好證明就是這一把魯格p08手槍繳獲的東西就歸你了。

與其底層是關大量裝備的魯格p38手槍,魯格p08手槍裝備數量更少,而且大多數都是高級士官才擁有的東西,這把手槍是所有勳章裡面的戰鬥機,你拿著這把手槍在你自己女朋友面前,在你自己戰友面前炫耀的時候,你會感到很開心,我拿到了一個珍藏品,這個珍藏品證明了我曾經浴血奮戰,曾經英勇殺敵,曾經從敵人手裡把這把手槍給奪了過來。

事實上,即便是說到日本的南部14手槍性能差到那種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很多美國軍官也希望能拿到一把南部14手槍。為什麼?這就是代表你擊敗敵人的象徵。這把手槍拿到以後就歸你了,放回家裡面自己供著向別人炫耀都可以,手槍本身的性能無所謂。


漩渦鳴人yy


因為這把槍屬於槍械中的藝術品,比起同年代的1911,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上的東西,但也因為機械複雜,製作成本太高,而被後來P38取代。做為收藏品,最近兩年在拍賣中已經越來越少,尤其artillery版(長槍管)和9MM的,價格被炒得有點高,成色好的,很少見到1000刀以內的了。



RoadWarrior


若魯格手槍與勃朗寧比較美感的話,我喜歡勃朗寧,但據說魯格手槍比較實用,操控也比勃朗寧簡單,射擊的精度及後坐力都低於勃朗寧。盟國士兵喜歡魯格手槍主要還是為了紀念,能有一把繳獲的魯格手槍,回國後能大大的嘚瑟一頓,畢竟能參加二戰是一件光榮的事!


言寡身勤心靜


作為戰利品,魯格物以稀為貴而已,因為難得,所以價高。至於美醜和實用性,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美國大兵手裡的M1911無論顏值還是性能都過魯格百倍,至今還大受歡迎,真正的百年老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