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台州港:以“大融入”謀求“大發展”

2018-08-15 09:1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許峰 市委報道組 詹曉霞 通訊員 高昇 李奔

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台州港:以“大融入”谋求“大发展”

圖為台州大麥嶼港。

日前,隨著汽笛的鳴響,從湖北黃石出發的“聯合25號”貨輪,滿載紅磚緩緩駛入台州玉環的大麥嶼港區。

“近段時間紅磚供不應求,我們通過曹妃甸、盤錦,以及新開的錦州、黃驊航線,用集裝箱將紅磚運到大麥嶼港區,供應溫臺市場。”浙江大麥嶼港務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陳淑衛告訴記者,目前每個月單單紅磚,大麥嶼港區就要輸送1000來個集裝箱。

走進大麥嶼港區的集裝箱堆場,3000餘個集裝箱讓人彷彿置身一個巨大的“樂高遊樂場”。

大麥嶼港區是目前臺州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碼頭。一年到頭,不計其數的陶瓷、捲鋼、糧食、煤炭、板材等從這裡輸入台州,再將台州生產的小家電、機電、傢俱、水泵等產品運往各地。

作為台州南部灣區的“一港”,大麥嶼港區不僅是一個航運港口,也是台州開放發展、接軌長三角的重要門戶。

“截至7月30日,今年我們的吞吐量已有72399標箱。”陳淑衛介紹說,為了更好地融入長江經濟帶,他們有的放矢,針對航線不足、江海聯運等現狀進行破題。

2017年5月,大麥嶼港務有限公司與浙江省海港集團啟動併購。大麥嶼港區和寧波舟山港區結成集裝箱“餵給港”和“樞紐港”的關係後,將有效提升集裝箱運輸的餵給服務能力,繼而增加港口集裝箱吞吐量。

對於這次併購,作為大麥嶼港區的老客戶,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主管胡曉頗為期待。

“今後估計船期難湊以及空箱不夠等情況,會有明顯改善。”胡曉說,相比航運,從公路運輸到寧波轉運,企業就要多承擔每個標箱700元至1000元的費用。

通過各種方式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是台州“一港六區”的共同期盼。

台州是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南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地處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圈交匯接合部的台州各個港口,以服務檯州地區為主,兼顧服務浙中南地區,是浙江沿海地區的重要港口,也是台州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通樞紐。而目前在臺州,每年集裝箱的總量達110-120萬標箱。

“台州集裝箱水路運輸佔比不到10%。”台州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周祥壽說,近年來,台州積極推進港口建設,通過開放合作,加快融入全省港口一體化。尤其是2016年國家部署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以來,台州港口建設及開放合作成效顯著。

2017年,台州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7056.6萬噸,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1.28萬標箱,首次突破20萬標箱。

“台州的集裝箱比較分散,開闢幹線的條件還尚未成熟。”周祥壽說,要讓集裝箱“棄陸走水”,就需要更明晰的頂層設計和更精準的服務,“就集裝箱中轉來說,我們爭取每日開通至寧波舟山港1000—3000噸級的集裝箱航班,提高臺州港集裝箱的餵給能力。”

為此,目前臺州正以頭門港區為核心港區,以大麥嶼、海門為重點港區,統籌發展健跳、龍門、黃岩港區和其他港點的分層次佈局,在開發格局上日趨完善。

“大麥嶼港區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和對臺直航運輸。海門港區以服務檯州主城區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為主。”周祥壽說,而作為台州的核心港區,頭門港區近期以承接海門港區貨運功能轉移和臨港工業發展為主,遠期發展為集散功能強、臨港工業發達的綜合性港區,“清潔能源、汽車交易中心以及鋼材交易中心等臨港產業,將成為頭門港區的遠期潛力。”

在港口設施上,頭門港區二期兩個5萬噸級碼頭新建、一期碼頭滾裝改造項目開工。目前臺州港已建成181個碼頭泊位,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就有9個,最大靠泊能力為7.4萬噸。此外,沿海高速、臺金高速東延、杭紹臺公路、玉環漩門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等對於港口輸運體系的建設也捷報不斷。

周祥壽介紹,融入長江經濟帶,台州對於港口的定位更多趨向於資源的整合。除了大麥嶼港區與寧波舟山港集團的併購外,頭門港區、海門港區、龍門港區均以不同方式與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開展合作。

“過去五年,台州港抓改革、重創新,促轉型、惠民生,其中港口吞吐量節節攀升,港口投資創歷史最好紀錄,核心港區初步形成,積極融入全省港口一體化的成效逐漸顯現。”台州市港航管理局局長周建業表示,下階段,台州將進一步整合各個港區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更加積極地融入長江經濟帶,並通過海鐵聯運向浙西腹地輻射,為浙江西部打通大宗商品物流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