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目前東北玉米長勢不錯,秋天價格走勢將會如何?

農事指南


今天是8月14日星期二,“立秋”時節已過,目前華北春玉米陸續收割上市,具體分析如下:

一、春旱疊加伏旱 單產預期下降

儘管目前高溫逐漸減退,但是局部又迎來暴雨,其中遼寧省瀋陽地區已形成澇災,雖然東北降雨有利於緩解高溫、改善墒情,但鑑於遼寧和吉林局地在春播期間一度出現春旱,導致玉米出苗不齊,生長週期延長,疊加夏季授粉關鍵期前後的伏旱,單產下降而總產減少或成定局。“立秋”預示著秋天的來臨,玉米又是秋糧收穫的主角,經過近兩年的供給側改革調整之後,今秋東北玉米上市或呈現諸多亮點。

二、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突破6000萬噸

截至8月9日我國臨儲玉米成交率維持在30%左右,累計成交量突破610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累計成交量多2000萬噸,較去年最終5700萬噸成交量多出近400萬噸。那麼未來我國臨儲玉米拍賣成交能否持續?

從參與拍賣的主體來看,貿易企業參與拍賣積極性最高,佔到總成交量89%,另外深加工企業佔到總成交量的8%、飼料企業佔到總成交量的2%。伴隨陳糧出庫數量增加,市場供給相對充足,而需求層面表現持續弱勢,參拍主體採購心態持續謹慎,後期拍賣成交率持續低位。

三、南北港口市場購銷略顯“僵持”

8月份以來,雖然北方港口2017年優質玉米集港小漲20元/噸至1760元/噸,但本週南方散船到貨量高達40萬噸以及飼料需求有限導致現貨市場購銷僵持。6月下旬以來,北方玉米庫存持續下降,由380萬噸下降至目前300萬噸左右水平,降幅高達80萬噸,截至8月3日當週,由於下海量減少回升至350萬噸;與之對應的是北方散船玉米走貨量維持高位,一度連續兩週達到50萬噸的水平,受此影響,南方港口壓力不輕,進而導致連續兩週普通散船陳玉米價格高報低走。

四、中美貿易局勢再次出現搖擺

近一週以來,中美貿易局勢再次出現搖擺,中美貿易商之戰再次升級。因貿易戰前景的不確定性,我國大豆供應缺口拐點時間窗口可能在11月,我國終端採購謹慎看多。對於玉米市場而言,隨著中美貿易之戰進入第二輪實戰階段,其對玉米市場的間接影響也隨之顯現,最明顯的就是下半年進口玉米及穀物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展望後市,今年國內玉米“去庫存”駛入快車道,臨儲玉米庫存有望降到1億噸左右,目前相關資料顯示,臨儲玉米出庫率已達到5成左右,秋糧上市之前乃至之後國內玉米數量上的缺口並不明顯,唯獨需要留意的還是目前“按兵不動”的優質玉米與新季玉米的銜接問題,而目前南方春玉米已經上市數日,山東地區春玉米將開始上市,周邊企業翹首企盼。


農產品期貨網


東北的玉米長勢不錯,並不意味著9、10月能大豐收。當前是8月初,玉米一斤在0.9-0.99元,摺合1800-1980元之間波動,優質玉米家,高1元左右,普通玉米0.8-0.9元。東北玉米產地生長條件優越,預計玉米產量會隨之提高。秋天玉米價格價格與現價持平,一斤1元左右。


來看看這幾個影響玉米價格波動的因素:

1、生豬行情逐步回升,從來帶動飼料等玉米產品的價格上漲,年初時玉米價格才0.85元左右,之後價格逐步上漲,漲到目前一斤0.95元左右。

2、玉米的種植面積減少,2016、2017年玉米的價格低迷,農戶種植玉米的積極性降低。特別是東北一些地方農戶開始改種大豆,因為大豆的補貼更多達到450元。所以農戶減少了玉米的種植面積有100多萬畝。



3、需求量回升,秋季是玉米的需求旺季,很多的玉米深加工企業會加大采購玉米的熱情。

4、臨儲玉米庫、農戶家中存量少,很多選擇在4、5月份出售掉庫存的玉米。


小希時間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從科學興農所瞭解的信息看,目前東北大多數地區的玉米出現了乾旱,長勢並不算好,準確的說這波旱情不止蔓延在東北包括大部的黃淮海區域。或許部分地區的玉米長勢不錯吧,但是整體來說絕對算不上長勢良好。

也就是說從目前狀況看,今秋玉米總產較大可能性是要出現減產的。乾旱導致的玉米長勢偏弱、參差不齊,加之由於近期全國大部高溫天氣導致玉米授粉不完全,可能會導致玉米後期凸尖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對於玉米玉米單產還是會有較大影響的,更何況今年玉米種植面積還有所下滑,導致玉米總產下滑幾乎板上釘釘。

隨著我國玉米深加工產能的不斷增加,對於玉米的總需求也在不斷上升,而今年玉米減產預期較為強烈,在今秋玉米上市之後屆時恐怕農民惜售心理較為嚴重,對於價位支撐利好較為強烈。

但是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一個事實,今年臨儲玉米拍賣強度較大,至今玉米總拍賣量近6000萬噸,遠超去年總拍賣量5400萬噸。應該說今年的玉米價位幾乎完全被臨儲所主導,由此也出現了玉米利好不斷,價位不漲的奇葩景象,可以說該局勢在今年已經不止一次的出現,歸根結底還是臨儲玉米較為充足,對於市場有足夠的調節能力。

也就是說在今年玉米減產預期較為強烈,甚至減產幾成定局的情況下,我們對於今秋的玉米價位也不要抱有過多的期待,否則可能期望越大,失望也會越大。

倘若後期臨儲拍賣結束,對於今秋玉米價位的上漲無疑是巨大的刺激。而目前我國玉米庫存經過連續三年的改革,市場需求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今年市場供需缺口也將破歷史記錄,如果臨儲拍賣有所減弱,今秋玉米價位或有突破!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原創版權歸屬科學興農賬號所有,侵權必究。

科學興農


最討厭人睜眼說瞎話,東北玉米長勢不錯嗎?你親眼見了嗎?

我前些天去了東北,不少玉米已經旱死,即使沒有旱死,可是已經很難結棒,我不知道題主所說的東北是不是中國的東北。

(請問專家,這樣的玉米雨後能變好嗎?叫長勢不錯嗎!)

現在東北落雨,不勻稱,再者降雨已晚,減產已成為定局。

不過話說過來,無論東北增產,減產,玉米價格都不會有大的變化,庫存量偏大,外國玉米的進口,資本大鱷的操作,甚至我國喪失了對玉米的定價權。

無論是加工企業,利益所在,都會進口國外優質低價的玉米。

(這才是價格的關鍵)

想靠地,目前的出路,只有靠優質玉米,特種玉米啦!如糯玉米,有機玉米等,這樣才有競爭力,人有我有,不如人有我有特色。

再者,想靠土地,應該向規模化,智能化,傳統的種莊稼,畢竟不是歷史的趨勢。必然會被歷史淘汰。

轉變觀念,才能發家!


愛花草的農人


題主可不敢說目前東北玉米長勢不錯,準確的說是部分地區長勢還不錯,部分地區或者說很多地區一直都不好,而且不好的地區主要是集中在了從哈爾濱到瀋陽這一線,正常年份下屬於國內玉米單產最高、質量最好、外加產量佔據東北地區比例最大的區域,主要災情表現為乾旱,包括到現在為止,旱情依然顯現,使得玉米苗情長勢層次不齊、整體畝株數也有所下降。姑且不說後期天氣會怎樣發展,但就看目前的態勢,單產下降已經成為定局。

今年東北地區先後遭到了春旱、大風冰雹、內澇、高溫乾旱、玉米粘蟲等不利天氣及病蟲害,特別是上邊說到的,傳統的黃金玉米帶,今年受到的影響更重,也是多年不遇的情況。雖然因為2017年產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使得種植收益相對較高,今年東北地區農戶種植玉米的積極性較高,有機構稱面積增加的幅度在1500-2500萬畝,但本應帶來的玉米產量增量,可能會相當一定程度上被災情帶來的單產下降所抵消。而且,由於前期播種推遲等原因,再加上近期局部地區的高溫天氣,使得授粉延遲、不充分,估計收穫期也將會延後,屆時更會受到早霜等不利天氣的考驗。

在這種生產形勢下,由於國內玉米需求繼續增長,特別是深加工擴建產能“嗷嗷待哺”,而生產端的預期不樂觀,以及進口替代方面因加徵關稅預計數量會下降,使得供應層面與需求端的缺口將進一步拉大,進而將會對玉米價格起到拉動作用。市場各方對新季玉米行情普遍持看漲預期。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來看,華北黃淮地區玉米長勢總體上比較正常,如果收穫期間不出現連陰雨天氣,產量能夠維持正常年景,則不會再出現去年那樣到東北“搶糧”或積極購買東北玉米的情況,更多的可能是迴歸到南方銷區飼料及貿易企業的心態會比較積極。但由於東北地區產量存在減產預期,農民惜售情緒估計會加重,因此,玉米價格上漲走強的態勢會長期保持。一切,都要看最終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情況了。


糧小咖


今年的玉米價格應該會稍微的漲價,但是空間非常小,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年東三省準備減少2000萬畝左右,降低玉米的補貼100元左右,從而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大豆的補貼也水漲船高,差不多200元/畝左右,因為大豆的進口數量連年的增長,去年進口了9552萬噸,有心想改變這個現狀。

①玉米種植減少:由於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一直被打擊,無論是玉米還是其他的種植面積都在降低,另外部門也有意控制玉米的種植面積。


②對高粱反傾銷:高粱和玉米都可以作為能量飼料,在飼料行業中也是舉足輕重的,尤其是玉米有能量之王的稱號,高粱得雙反有利於國內的玉米的價格的上漲。玉米價格穩定在0.95-1元左右是沒問題的,但是想達到14年1.2的水平卻是超級難,幾乎不可能。

③需求增加:17,18年對玉米的需求量是不斷增加的,而玉米的產量是減少的,年度消費量在1.55億噸,比去年增加了1100噸。生豬的

價格有所改觀難道不會影響玉米的價格嗎?

即使是1.2一斤,農民也賺不了多少錢,希望這種的情況有所改觀,畢竟養著我們的是那些千千萬萬的農民。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目前東北玉米長勢不錯,秋天價格走勢將會如何?

今年的東北玉米雖然幾經磨難,經歷了罕見的旱情,五月份的持續乾旱導致出苗“老少好幾輩”,之後蟲害、大風暴雨洪澇等災害不同程度發生,但是經過農民朋友的不懈努力,目前看玉米的長勢不錯,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產量還是或多或少還是會受到影響的。不管怎樣,在這裡要為農民朋友無畏災害、勇於自救的精神點一個贊!


關於今年秋季東北玉米價格,目前市場相對主流的觀點認為,今年的玉米開秤價要高於2017年,認為遼寧、吉林兩省的開秤價大約為30個水潮糧0.65元左右,摺合標準水15個水的價格為0.85元,黑龍江開秤價大約為30個水潮糧0.60元左右,摺合標準水價格0.79元。筆者也傾向於這個觀點,不過有可能會偏樂觀一點,認為開秤價格受臨儲拍賣影響,有可能低至這個價格,但略高於這個價位的可能較大,同時隨著玉米行情的發展,價格有望提高,潮糧應在0.7~0.75元左右,摺合標準水有望達到0.9元以上,春節前後或可達到1元。


看好秋季玉米的原因:一、玉米減產因素不可小覷。今年玉米播種面積減少,再加上東北玉米單產下降,玉米總產下降已經確定,預計總產2.1億噸,處於近年低點。二、下半年養殖業回暖利好玉米價格。目前看生豬、雞雞等畜禽及產品價格回暖跡象明顯,豬價直逼7元,蛋價超4奔5,對玉米價格比較有利。三、玉米缺口翻倍也是利好玉米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消息稱,受東北玉米加工擴大規模、新建企業增加、乙醇加工等需求影響,今年玉米缺口超過4000萬噸。四、國際貿易關係因素。也就是中美摩擦,我國提高了包括玉米在內的美國農產品25%關稅,從7月6日實施,對國內玉米也會帶來機會。


綜上所述,今年秋季玉米行情還是比較樂觀的,但願市場不負眾望,給大家一份驚喜。目前看東北玉米經受住了災害的考驗,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祝願大家賣上好價錢。以上為個人見解,難免偏頗,如有不妥請多諒解。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謝謝大家!


三農廣訊


“東北玉米長勢不錯”?此話怎講?

據小編所知今年播種期時東北大部分地區,包含遼寧西北部、吉林西部、內蒙東南部等在內的很多玉米主產區在春播時期就迎來了33度左右的高溫,而且一般高溫和乾旱在很大程度上是重疊的,這無疑對農業從業者來說是災難性的。東北大部分地區5月初降雨量都很少,即便有零星降雨,也因為雨量過小對緩解旱情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不過此時東北地區的東部土壤墒情還是可以的。

今年5月中旬,乾旱地區的旱情還是未有好轉,連續10幾日無降雨;與此相反,在5月15日-18日期間,原本就不缺雨的東北地區東部卻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降雨還伴隨著東北地區中南部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此階段的“詭異”天氣無疑對東北的玉米生產又是一記重磅!

無論是乾旱少雨,還是降雨集中而至對玉米的生長都十分不利,苗出的不齊,造成了大小苗現象,對產量的影響可想而知。

加上6月中下旬東北地區,特別是南部地區,蟲害又開始大範圍出現。而且還不是普通粘蟲,還是令人生惡的草地螟,除蟲及時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蟲害帶來的減產,但也增加了生產投入。除蟲不及時或者藥物未選對的農戶,減產是必然的,甚至絕收!

如上所述,今年我國玉米價格高於去年同期的可能性不較大,但關鍵是自家的玉米收成咋樣?別價好無糧啊!

再一次感嘆,從事農業生產不易!!!當農民不易!!!


駿景農業


目前的東北玉米長勢並不好,但是上市後價格會比去年同期高。

鍾情三農不得不反問你一句,目前東北玉米真的長勢不錯麼?前段時間東北地區大片大片的玉米遭受蟲災和旱災,你難道沒有耳聞麼?

筆者可以有理有據的說,目前東北地區玉米漲勢並稱不上不錯,而且和往年比起來差的很遠。雖然現在距離東北地區玉米大規模上市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是今年東北玉米產量有所下滑,質量也將受到一定影響將會是必然結果。


在這種大背景下,2018年秋季,東北玉米價格較往年有所提升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已經是一個定局。

流年不利,自然災害讓本年度東北玉米前景堪憂。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在三月份發佈的預測數據,本年度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和往年差距不大,但是東北地區則是一個例外,因為上一年玉米種植效益明顯高於大豆等其他作物,所以今年春耕時節,這一地區的玉米種植面積有所回暖。很多農民朋友滿懷希冀開始了玉米春播,但是,接連遭遇的氣象災害讓今年的很多玉米種植戶損失慘重,欲哭無淚。

首先是春播不久之後的那場大範圍春旱,持續時間之長,涉及區域之廣,影響程度之深,為今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讓玉米出苗大受影響,很多地區甚至因此而絕收,只能改種其他作物。

好不容易熬過了罕見的春旱,病蟲害也讓東北地區玉米產量頗受影響,雖然隨後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還是為本年度東北玉米產量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接踵而至是目前東北部門仍在持續的高溫乾旱,讓玉米的生長受到嚴重的影響,有些地塊已經確定要絕收了。

整體來看,2018年,東北地區玉米產量將會大大減少。但是,熟悉我國玉米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經過三年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我國玉米庫存量大減,需求量卻大增。

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玉米供需缺口將創下歷史新高,這為秋季玉米上市價格保持高位以及後期持續走高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不看好今年東北玉米的產量,但是我看好它的價格。


鍾情三農


目前東北玉米長勢不錯,秋天價格走勢將會如何?



東北玉米今年可謂是種植戶付出了好多的心血和汗水,因為今年的春旱特別長,導致了一部分地區的玉米斷壟缺苗,甚至延期種植,這也使得一些地區玉米會造成減產。但由於今年的夏天來臨,東北地區的雨量比較充沛,這使得目前的東北玉米長勢不錯,似乎在有玉米苗的地區,又是一個豐收年。

還有一個多月,玉米就進入了成熟期,鮮玉米將陸續上市,價格會有所上漲,至少比目前價格高。先看一下今日的最新各省市的玉米報價:

從以上截圖看,今天的各地方的玉米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平均每噸上漲了6元錢,也就是每斤玉米上漲0.03元,近期玉米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最高達到了近1.2元/斤的價格。



鑑於目前玉米市場的走勢,行情看好這也會導致秋季玉米的價格上漲,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今年秋季玉米,減產已成定局,儘管,東北玉米種植基地的目前玉米長勢狀況良好,但也改變不了秋季玉米的減產,所以玉米價格會有所上漲。

二、國家解除了鐮刀賣玉米種植基地和雲貴玉米種植基地,也就是說減少了玉米種植的面積,這也導致了我國今年玉米的總產量大幅度下降,玉米價格上漲,這是一種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三、養殖業的回暖,特別是生豬養殖的行業的轉好,生豬價格出現了目前大幅度上漲,帶動了以玉米為飼料的主要原材料的飼料價格出現了上漲,所以玉米價格上漲應該是毋庸置疑。

四、還是一個老原因,那就是,中美關係造成的玉米進口量大幅度減少,這使得這種缺口必須有國內玉米市場的玉米生產量來解決,或者填補。

五、國家臨儲玉米的拍賣程序基本結束,投放市場近6000萬噸的玉米,也已基本結束。所以秋季玉米應該成為養殖行業,或者商販一個比較關注的農產品,這些社會焦點應該會導致玉米的價格持續上漲。



總之,不管是東北的玉米目前長勢怎麼樣,豐收不豐收,但鑑於目前的玉米市場行情發展來看,秋季玉米的價格會比現在高,也就是說秋季玉米的價格會上漲,行情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