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鄉親們脫了貧才是我最大的收穫”——記富縣北道德鄉櫻桃塬村第一書記陳朝輝

“鄉親們脫了貧才是我最大的收穫”——記富縣北道德鄉櫻桃塬村第一書記陳朝輝

通訊員 楊淑瑞

在富縣北道德鄉櫻桃塬村,小到聯繫醫院看病,大到幫忙外出務工,不論有什麼事,村民們已經習慣了有事就找他們的小陳書記。村民口中的小陳書記,就是2016年3月被富縣人民醫院下派到櫻桃塬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陳朝輝。兩年多來,這個風風火火的80後小夥,已經從毛頭小夥成長為鄉親們喜愛的小陳書記,而小陳書記的事蹟大家也能如數家珍。

修路是小陳書記的心事

櫻桃塬村有168戶618人,在冊貧困人口29戶81人。在陳朝輝看來,要致富先修路這個真理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8月10日這天,天還沒大亮,陳朝輝便早早起床,換了雙布鞋,就去村子裡和村民清除路兩邊的雜草。當天是村裡開始動工修村口的路的日子。

“村口的路終於要修了,修路是小陳書記的心事,為這事他可沒少費心。”70多歲的劉大榮一邊除草一邊說。

劉大榮說得沒錯。兩年時間,村裡唯一沒修的就剩村口的這條路,不到500米的土路成了陳朝輝的心事。“不管是領導,還是外村來的人,這幾百米路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髒亂差。”一條路給村貌打了折扣,擔任第一書記以來,陳朝輝就聯繫相關部門,申請修路事宜。

而堅持修路還有一個原因。櫻桃塬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有蘋果,路不好,有些果商第二年就不來了。

路修好後,陳朝輝有自己的計劃,他要藉著鄉村振興這股東風,將櫻桃塬打造成美麗宜居鄉村。

村裡的貧困戶,小陳書記一個都不落

司紅安說,村裡的貧困戶,小陳書記一個都不落。

司紅安是陳朝輝去年在全縣進行扶貧對象核實及數據清洗工作時新納入的扶貧戶。

在入戶摸底時,陳朝輝發現,原本光景還不錯的司紅安家負擔一下子變重了。妻子間歇性精神病在去年加重了,三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讓司紅安力不從心,家裡80多歲患有殘疾的老母親還需要司紅安照顧。

陳朝輝在和工作隊商量後,將司紅安一家納入了精準扶貧戶。考慮到司紅安家的情況,陳朝輝在村子附近給他聯繫了一些零工,幫他申報公益性崗位,為他母親和妻子申請慢性病補助。

“這5頭豬仔也是小陳書記幫我聯繫的。”對於這個第一書記的幫助,司紅安打心眼裡感激。

張明啟夫婦也是陳朝輝放在心上的貧困戶。“朝輝沒少照顧我們一家子,三天兩頭就來看看我們有啥困難。”住上新房子的張明啟說,蓋房子的錢是陳朝輝和村集體為他做擔保全額墊資建的。

“他們越勤快,我就越想幫。”在陳朝輝的民情日記本上,一句樸實的“村民的事都是大事”是他的工作方向。

小陳書記說村裡有他618個親戚

在陳朝輝的辦公室裡,一面寫有“扶真貧,真扶貧,醫療救助顯真情”的錦旗格外顯眼。

這是兩年前村裡的宋鳳娥夫婦送給他的。說起兩年前的事,62歲的宋鳳娥記憶猶新。

2016年5月份的一天,陳朝輝接到宋鳳娥女兒的電話,說她母親腸梗阻發作引起肚子疼,還沒吃早飯的陳朝輝立馬將老人送到縣醫院,從手術到出院,陳朝輝經常來看望老人。手術費不夠,陳朝輝與醫院協商為老人免去了所有費用。

鄭紅朝、劉剛、馮萬倉三家20年的矛盾糾紛也解決了,引水上塬工程也進入村民院子了,老王家的圍牆也幫忙修好了……

“小陳書記說村裡有他618個親戚。”村主任王栓柱說,“村民的大小事小陳都放在心上。”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連續三年,陳朝輝被評為縣級優秀第一書記,去年榮獲市級優秀第一書記。陳朝輝說,哪天村民都脫貧了才是他最大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