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商隱的《錦瑟》為什麼大家看不懂還拼命說好?

鐵錘文史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到中國文學批評的歷史以及中國文人的審美趣味。

作為無題詩的光大者和終結者,李商隱將無題詩引入了輝煌,同時又使其成為了絕響。李商隱對於無題詩,恰若李白之於唐詩,功不可沒。然而,對於無題詩的評價,卻是贊者有之,毀者有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攻其為“閨房淫語”,或譽之為“愛情奇葩”。或謂“隱詞詭寄”“晦澀生僻”,或曰“言近旨遠”“深情綿邈”,或曰“包蘊密緻”“沉博絕麗”“寄託深而措辭婉”。近人梁啟超也說,“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飲冰室文集·中國韻文內所表現的情感》)義山的很多無題詩,都具有梁啟超所說的特點,它含蓄朦朧,幽細婉約,同時又深情款款,沁人心脾。 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滋味說”歷史悠久。鍾嶸曾在《詩品》中提倡以味論詩,他曾盛讚五言詩曰“無言居文辭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也曾批評玄言詩“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可見其推崇的是一種“文已盡而意有餘”的詩學境界。晚唐司空圖曾在《與李生論詩書》中說,“若醯非不酸也,止於酸而已。若鹺非不鹹也,止於鹹而已。中華之人所以充飢而遽輟者,知其鹹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近而不浮,遠而不盡,然後可以言韻外之致耳。”而其《二十四詩品》中則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來定義含蓄,可見其對“神韻”的推重。

李商隱的無題詩之“綿邈”,恰恰就有此神韻,同時還具有一種“味無窮而炙欲出,鑽彌堅而灼不竭”的特色,在似與不似之間創造出來的模糊不清的藝術形象。其朦朧美,猶如霧裡觀山、海市蜃樓,似有似無;又像沙漠幻景、夢中之境,縹緲迷離。“望之邈然,即之氤氳,似乎難以觸摸,而又濃郁地瀰漫在你的周圍。”這是一種模糊的、悠遠清麗迷人的意境,溫馨柔情的氣氛瀰漫於詩的空間,又從空間流向讀者心田。

李商隱生活在唐王朝趨於衰頹沒落的時代。他的家族,原本就是“百歲無業”,“家惟屢空”的狀況。但商隱九歲時,父親又病故。於是他的生活更是艱難:“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因而不得不年紀輕輕就“傭書販舂”。這種寒微處境,既使他對社會生活較早地有所體察,也促使他自幼“懸頭苦學”,企圖由科舉進身,以“振興家道”。

然而時乖運蹇,才命兩妨,造化弄人。李商隱雖然一直有著“欲迴天地入扁舟”的宏偉抱負,卻不得不面臨“錦瑟驚弦破夢頻”的困境。先是恩師令狐楚的去世,失去政治依靠。又逢“甘露之變”,朝廷動亂,閹黨專權。接著應博學宏詞考試,初試本已通過,卻因一位中書長者的“此人不堪”而名字無端被抹。之後又因迎娶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小女兒而被目為“李黨”,遭人嫉恨傾軋,處境一次比一次艱難。因此李商隱几乎一生都陷在“牛李黨爭”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宏圖不展,扼腕長嘆,以致落得“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時事、家世、身世等方面促成了李商隱易於感傷的,內向型的性格與心態。他所稟賦的才情,使他靈心善感,而且感情異常豐富細膩。國事家事、春去秋來、人情世態,以及與朋友、與異性的交往,均能引發他豐富的感情活動。“庾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將軍》),“多感”、“有情”,及其所帶有的悲劇色彩,在他的創作,尤其是無題詩中表現的十分突出。而那種身不由己的悵惘,亦是如影隨形,似乎籠罩了他整個生命。

以商隱晚年所作的《錦瑟》為例: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光是關於“錦瑟”二字,歷來諸家考證,就已見解紛紜了。若按常理推之,“錦瑟”可能只是上古時的樂器,然亦有疑為令狐家青衣者,其說當不可用。清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註》中說“雅瑟三十氣弦,頌瑟二十五絃。飾以寶玉者日寶瑟,繪文如錦者日錦瑟。”(《周禮樂器圖》)又“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漢書·郊祀志》)據此,這裡的錦瑟有多重含義。第一,錦瑟是“繪文如錦”者,亦喻有“文采”者。第二,“五十弦”的瑟是古時候天神之所用,人世間現時所用的只是二十五(氣)弦的瑟。因為五十弦的錦瑟音色太豐富音域太廣闊音韻太悲美而讓凡人享受不了,而詩人所詠則為五十弦的古瑟。第三,五十弦的“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遠德美卻難為世用。當然“無端也可能有另外多重含義:一是怨人──怎麼好端端的五十弦錦瑟不用,卻用二十五(氣)弦的?二是怨己──誰讓你是五十弦的錦瑟呀,如果裂成兩半,不就可以為世所用了嗎?然而詩人還是不肯把自己裂為兩半。“一弦一柱思華年”有生以來(以往的年華),始終懷瑜握瑾,緊緊抱住這五十弦的“錦瑟”不放。可見作者對於“錦瑟”的感情是相當複雜的,既怨之,又憐之。然“怨之”,實為皮相,而憐之,哀之方為實情。同時又正是因了這“悲,帝禁不止”的聲音,方引起他的傷情往事。為什麼呢?或許二者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悲”。悲從中來,思不能絕,故而才“一弦一柱思華年”,華年難在,在亦含悲。所謂“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之意也。因此,接下來,作者就開始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了。

“莊生曉夢迷蝴蝶”,本來,“莊周夢蝶”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比較常見的典故,“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周·內篇·齊物論第二》)原典不過藉以闡發萬物原無差別的齊物我思想而已。此後很多文人都往往藉助“莊周夢蝶”的故事抒發他們人生如幻,變化無常,時光易逝,富貴不可求的惆悵與感嘆。李白在《古風五十九首》中寫道:“莊周夢蝴蝶,蝴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富貴固如此,營營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夢一般,變化莫測,昔日的東陵侯,現在成了城外的種瓜人,富貴哪有定數,又怎值得去追求呢?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滅時,整日也如在夢中:“鹿疑鄭相終難辨,蝶化莊生詎可知。假使如今不是夢,能長於夢幾多時。”(《疑夢二首》)是蝴蝶化為莊周呢,還是莊周化為蝴蝶,誰又能分得清楚?縱然現在不是活在夢中,但又與夢有什麼區別?人生真是一場夢。李商隱於此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固然也有以上的況味在內。但我認為,由於“蝴蝶”本身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就包含有愛情的意味,《搜神記》裡面有韓憑夫婦化蝶的故事,而梁祝死後同樣也是化而為蝶。詞牌中更有“蝶戀花”之名,可見“蝴蝶”意象作為愛情象徵由來已久。李商隱本人的情感經歷更是與此類似,心雖相通而身不能接,唯借化為異物相喻。著一“迷”字為此句之魂,不過暗示當時如許追求迷戀理想,然愛情也好,事業也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恰似曉來空夢一場。此詩當是夫子自道生平,而非侷限於一事一情。正是東坡所謂“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之意。然境味勝此遠矣!只因它不僅寫出了當時情形,又包含了如今場景,種種況味,不一而足。

“望帝春心託杜鵑”,望帝化鵑,既有對人民的關懷和念念不忘,也有對自己身為異物而不能挽回現實的悲憤,因而只能錐心泣血,聲聲如訴,將自己的滿腹哀情寄託於杜鵑的叫聲中。此句重在一“託”,然託者何物?“春心”也。“春心”二字,不難理解,一者可為春景觸起的心情。如《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二者可為懷春之心。其實這裡二者皆可說通。“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可是終究卻“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就暗示了當初時時被牽動的情思,為見知己,精誠所至,直待化煙化霧。更何況,詩人其他詩中也是經常說到“春心”的。如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中就有一句“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雖欲成灰而春心不已,可見其痴情深種,無怨無悔。而另一首無題(重帷深下莫愁堂)中的“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更是將其追求的精誠演繹的無以復加。

“滄海月明珠有淚”,人言暗用“滄海遺珠”之典,又合“鮫人泣淚”之典。張華《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倘若單單一個這樣的典故,就已經足夠令人想起一種悲劇之美了。二者疊加,悲上加悲。值此明月之夜,滄海茫茫,而“明珠譭棄,瓦斧雷鳴”,豈能無淚?蚌病成珠,鮫人泣珠,月亦如珠,豈雲無淚?珠即是人,淚即是珠,珠亦有淚。豈非悲悲切切,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到了極點?“藍田日暖玉生煙”, 戴叔倫曾說過:“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有人說這是作者在抒發懷才不遇的苦悶。陝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良玉生煙而俗人不見,豈非可悲可嘆?非也。細思戴氏此言,不過重心在於“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意即人生如夢,恍如隔煙,如鏡花水月,種種美好,縱有溫情,不過隨煙而化。然而此句與前句之景,一淒涼一溫暖,雖同屬優美景緻,看後卻令人有莫名心酸。只因淒涼也罷,心酸也罷,終歸於無。種種經歷,雖我經歷,然我無力迴天,如隔簾望月,水中觀花,而今感之,不覺惘然。

那麼,“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應該就順理成章,很好理解了。李商隱一生都掙扎於“牛李黨爭”的漩渦之中,個人才華不但被埋沒,連愛情之路都變得舉步維艱。這種感覺豈待成為追憶時方才有呢?即便當時,就已惘然了。這“只是”二字,亦不知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無奈、多少無言的血淚。“只是當時已惘然”,設若“只是”因當時惘然,那倒也可後悔。然而,更多的時候,卻是因為命運的捉弄,這又讓人情何以堪?後悔,又能有何用處呢?既然已經託生為人,就註定要湮沒在滾滾紅塵,在執著追求理想的苦海中艱難的泅渡。

最後結束全篇,一“思”,一“憶”,首尾呼應,天衣無縫。而前邊頷聯與頸聯的內容,以一“惘然”概之,可謂精準。蓋李詩深情綿邈,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故非“惘然”不足以當李氏。而生平所歷,此情此景,歷歷如畫,於今觀之,亦如蓬萊仙境,虛無縹緲,唯有“錦瑟長於人”而已。


半瓣花上閱乾坤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怎麼會看不懂呢?我看一遍就懂了,一首借物追思的詩。

第一句,描寫物品的形態,同時隱喻歲月如歌。

第二句,是曾經的美好的回憶,一起追夢一起在春天看杜鵑花。

第三句就是後悔當時沒有珍惜,也是借物思情。玉生煙一句體現了心裡的甜蜜。

第四句一切都已經過去,後悔晚矣,順其自然吧。

個人拙見,見笑了。

另有自己寫古體詩一首,平仄什麼的可能無法對應,大家就看一意境吧。

他鄉遇故人

荷塘初放一支蓮,

漫天紅霞畫雲天。

微風吹起千層浪,

疊起荷葉舞纏綿。

玉莖輕搖託蒼穹,

粉色含羞染塵煙。

何處牧笛催歸鳥?

松濤潛入竹林間。

故土鄉音不曾改,

幾度斜陽過孤簷。

紅顏青春無處覓,

笑談兒時手相牽。


將生命浪漫成詩


中國著名現代詩歌批評家陳超先生畢生執著於詩歌批評的“細讀法”,並將這一法則貫穿與當代詩歌批評的寫作中。

為什麼我要用現代詩歌的批評手法來寫這篇文章,李商隱的《錦瑟》明明是一首古詩?其實現代詩歌的界定最主要是從“書寫生命經驗”這個標準框定的。

李商隱的《錦瑟》無疑深刻地書寫了人生如夢這一亙古恆今的生命體驗,觸擊了情感生命薄薄的軟肋,是歷代詩人籍文字訴人生難以逾越的華麗高峰。

我們來看這首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我們試著詩意再現:

天啊!我日日彈奏的古瑟,這二十五根弦的樂器,這一瞬怎突變為五十根了?因為這一弦就是一年。

我迷上這古瑟了,我成為這古瑟了,我就是這古瑟了。正如莊生迷上了蝴蝶,到最後究竟是是莊生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莊生?還是莊生就是蝴蝶?

我管不了那麼多了,如若這古瑟就是我,那這古瑟上美麗的錦紋就是我美麗的逝去的年華,那彈奏的每一個音符就是我永遠逝去,再也無法追逐的流年。

假如我死了。我會不會像杜宇(望帝)一樣化為一隻鳥,一隻暮春時節戚聲悲切、嘔心吐血的杜鵑鳥?但即便我死後能化而鵑鳥,可昨日美好的年華亦不可再現了……

浩瀚無垠的宙宇,深邃廣袤的蒼穹。這一輪明月里長住的鮫人,如若祂也想到生命無常,祂會不會也一樣如我,此刻滾滾淚滴?

玉,是石也,亦人也。猶如寶玉生於藍田,吸天地之精氣燦若群星,人亦詩意地棲居於藍天之下,凝天地之精氣生而化人。

可是。人的生命卻如此短暫,短到轉瞬間我已過天命之年。天啊!人生竟如此匆忙,那倏忽的美好過往也只能回憶回憶了,而回憶就意味著永遠永遠回不去了……

評鑑:

《錦瑟》從古瑟、哲人、皇帝、鮫人、玉石談生命易逝,流水不復。詩歌史上第一唯一,李白不及,東坡亦差,再無來者。

《錦瑟》淋漓盡致地展示了漢字本身的特性。作為表意文字,漢字的模糊性塑造了詩歌的多重表意性,《錦瑟》是一個謎,正如漢字本身。

《錦瑟》是關於生命的詩歌,文字的表述。有文化者均可進入,祂是個立體的生命,任何人從任何角度切入,只要切入到內核,都發現了閃光的生命本身。

《錦瑟》是生命本體痛過李商隱之文而展現的極富個體生命體驗的生命之詩。生命不死,《錦瑟》不亡;生命日益新,《錦瑟》亦日新。


保哥講論語


李商隱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他是晚唐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一抹霞光!他比杜牧情真,沒有白居易的寂寞空虛。他孤獨地悲傷地又悽美地在一隅苦悵,偶爾熱心腸地關注這個世界,可是更多的時候掩起家門,獨自在自己的世界裡感傷。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我非常喜歡咀嚼這幾個字,覺得特別有意思。看一個人的履歷不如看一個人的書,尤其是那些錯綜複雜背景掩蓋下的人物,再加上那些屁話賊多的研究者們的膚淺矯情,你永遠都別想通過史料來看清他。最好的通往他靈魂的方式就是閱讀原著,迴歸真實地去閱讀原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錦瑟是不是五十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就想說它是五十弦,那繁富的琴絃,每一根都被固定在琴板上,好像年華一樣緊緻又端美。當你撫弄它的時候,好像在摸我的年華!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人生的迷離與美妙,生命的殘忍與窘境,都深深地刻在了你過去的記憶裡,都深深地凝結著人生的痛苦與遺憾。我不是一個悲觀者,但人生的很多無奈能把你活活氣死,讓你生無可戀。所以我寄託理想,我寄託幻想,我寄託在對過去的美好回憶中,我現在不能自拔!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如果南海鮫人的眼淚能化為珍珠,在明月之夜,那它能不能讓我死去的母親,我親愛至愛的母親活過來,我此刻對她思念至深,不知道怎麼排遣,我感到活著對我都是個負擔。如果現在你在我面前放五十萬的話,你知道我想幹什麼不?從我口袋裡把打火機掏出來,靜靜地把這一堆錢燒掉!

藍田是一個好地方,名字起得好!陽光一照,萬物更新,田地裡盛產玉器,上面輕煙浮起,看到這情景你會非常自然地陷入沉思,一副非常靜美的畫面。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我曾經那麼渴望地想要留住一個人,這個世界上對我最重要的生命。可惜一切都煙消雲散,我整日以淚洗面,我多麼想回到過去,彌補那個遺憾。可是做不到了,心好痛啊!

我希望一遍一遍地讀這首《錦瑟》,不要註釋,不要解釋!一遍一遍地讀,直到泣血而死!





騎驢去高考


晚唐詩壇泰斗白居易說死後要投生做李商隱的兒子,李商隱也是賺了,

而《錦瑟》就是他的代表作。


李商隱,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才情橫溢,據說前後四次科舉,歷經十年,公元837年終於進士及第,會寫詩的都這麼拼,給高考一族們樹立了個好榜樣。

進入官場,又是一部官場沉浮辛酸史,得到恩師時任尚書的令孤楚賞識,親自教他寫文章,一路扶植,又娶了令狐楚宿敵王茂元女兒為妻,兩邊不是人,在牛黨之爭夾縫中求生,輾轉各藩鎮幕府當幕僚,潦倒一生,還被人罵忘恩負義,愧對師門。

好在有幾首好詩亦足以流芳百世了。

《錦瑟》就是一張驚豔的封面。

1 多種手法運用。

以興起句:藉助其他事物來起句,鋪墊。

錦瑟樂器,名字好聽,五十根弦,瑟音悽苦,這首詩並非詠物,錦瑟起個句而已,感嘆的是華年,是一首悽苦的詩,華年風雨,悽苦難述。

中間用典:將典籍中故事或前人話語,為我所用。用典的詩人很多,但沒幾人能比李商隱用得唯美含蓄。

據說李商隱寫詩時,遣詞造句,追求完美,將文獻古籍於桌上排成一排,時人笑他只會堆砌典故,但今人看來卻唯美得很,這也是李商隱鮮明獨特的地方。

連用四個典故,意思隱晦卻唯美。

莊周夢蝶,莊周化蝶還是蝶夢莊周,似幻似真,物我難分。

望帝春心,蜀帝已死,但魂化杜鵑,啼叫不止,甚至口中滴血,執著悽苦,痴迷不悟。

滄海珠淚,皓月當空,珍珠晶瑩,是珠光,是淚光?曠遠皓淨,孤清寂廖。

玉暖生煙,日光生暖,美玉升騰煙靄,溫暖而美好。

結尾反問:悵然一問,若有所思,言語無窮意無盡。

最後兩句迴歸現實,悲愴深沉,不禁一問,觸動共鳴,這樣的情感,難道留到以後來追憶,當時就惆惘不已了。

整首詩,簡言之,詩人追憶往事,有夢幻,有執迷,有血淚,有溫暖,現在年華已逝,徒留傷痛遺憾。

通感:感覺的相通運用,用客觀具體可看可感可觸的物象來表現抽象的個人經歷,個人體驗,個人情感,夢蝶,鵑啼,珠流淚,玉生煙,來表達人生悲喜愁樂,二者相似卻又說不清楚,隱晦朦朧,唯美迷離。

本來人生曲折豈是文字所能說盡?

葉嘉瑩說:“義山乃借兩種不同的意象來表現人生中種種不同的境界和感受。”

2 意境: 唯美精緻,如夢似幻。

喜歡這首詞的,沒幾人在意它在講什麼,光是蝴蝶,春心,滄海,月明,藍田美玉,就讓人神往了。

3 主題:寫人生或寫愛情或亡妻,都給人一種虛度年華,錯失美好,追悔未及的惆悵與悽美。

“當歲月流逝,所有東西都消失殆盡時,唯有空中飄蕩的氣味還戀戀不散,讓往事歷歷在目。” ——《追憶似水年華》

寫人生,李商隱有太多無奈與屈辱,一個滿腹才華,積極入世的儒系少年逼成了委屈求全,苟且謀生甚至想出家為僧的佛系老頭,怎一個思華年概括?

愛情,有人說李商隱才情兼備,詩壇名氣不凡,迷妹眾多。與宮女相愛,與道姑談情,甚至說這首詩是寫給一個叫錦瑟的青衣,不管怎樣,無一善終。感情的傷,又有多少能說清楚?

悼亡,這是有史可據,妻子王氏出身大家,卻艱難困苦,不離不棄,始終陪伴,就算李商隱因為娶了王氏才受官場排擠,鬱郁不得志,但妻子的深情卻彌足珍貴,可惜相伴十餘年,妻子便離世了。這可能也是李商隱揹負罵名始終沉默的原因了。

官場失意,詩詞得意,這句話也適用於李商隱。帶著鐐銬跳舞,彈著苦瑟夢蝶,李商隱將人生之旅苦釀成詩,我們覺得美,就足夠了。


一綠浮芳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用自己並不多的文學基礎去理解去理解一下此詩的意思。

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想起讀書時候模仿動畫片擬人形式寫的折射環保問題的作文被語文老師所喜歡,被理解成包涵環保,家暴,警示老齡化社會言淺意深的神作…

老李生平前期順風順水,才華橫溢。

結婚以後,人生坎坷不平。

這首詩是他晚期所做。

瞭解了他的生平,就知道他大概在說什麼了。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老李引用琴瑟50弦的經典,說出自己快50歲了,回憶自己的年少輕狂。「辛棄疾有詩說明古代的琴瑟不同現代,那時候是50弦的,也有說是黃帝典故。不過我覺得皇帝典故是因為古琴瑟失傳,現代人弄出來的有行無韻的假冒偽劣產品自圓其說。」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句引用莊周夢蝶的經典,那莊周化蝴蝶,老李我便化杜鵑吧。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引用山海經的經典,以上帝視角描繪情景氣勢,淚啊,煙啊,傷感又夢幻,整句蓄勢滿滿。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並沒有引用什麼,但是,這才是他想說的話

人近50,老來懷念年少時期遇見的美好愛情,有時候做夢夢到,都覺得像莊周一般,分不清現實和夢境。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太多人懷念錯過的感情都在引用這句話,詩人也是如此。不過,老李是原創,不收版權費的哦!年少時以為錯過的感情美麗又美好~老李那會應該沒同學聚會。回憶總想哭啊,兄die。

唐楓純手打。


MybabyFeng


李商隱的《錦瑟》,其主旨眾說紛紜,歷來解讀近乎摸象般五花八門,只能接近而不能抵達,但並不能由此界定大家都看不懂,頂多只能說大家都看不透。梳理各種各樣的解讀,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首詩的情緒是淡淡地悵惘、憂思、迷離,這種情緒在華美的文字背後,在某一瞬間的“共情”,給了讀者一種“吾亦有所思”的主觀合拍的感覺,這也是李商隱的詩歌的最大的魅力之所在。試看全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人們常說琴瑟和鳴,而此詩單表錦瑟,而琴之不見,這種感情顯然有一種求不得、愛別離的意味,與司馬相如直抒胸臆的《鳳求凰》不同,李商隱的《錦瑟》一詩的情感更撲朔迷離更幽深莫辨。

全詩以錦瑟起句,然後通過一系列繁雜蜂擁的意象疊加,駕輕就熟地運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就像照片多次曝光顯影一樣,一層層、一片片的反覆纏綿,更像印象派的油畫一樣,一筆筆、一塊塊的往返塗抹,從而構築了一篇宏達而幻滅的意象,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的狀摹中,帶給人一種朦朧、飄逸、悽清的絕美的虛空感。而最終“只是當時已惘然”一句與首句呼應,這種渾然一體的妙境具有多重解讀的空間,是成林成峰還是見山見水在每個人的眼裡都是不一致的,而這種多樣性的謎之遐思才是這首詩的獨特的審美構成的重要特點。

我讀李商隱的這首詩,總是不自覺的想起張棗的《鏡中》:“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有時也會不由想起海子的那句詩:“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

拿現代詩與李商隱的無題之類的詩比較著讀,你才會更加發現李商隱在詩歌的創作中的穿越般的天才光芒,這種煙花般的燦爛開闢了唐詩另一方幽深的表達空間,在久遠的歷史深處穿雲駕霧而來,現代詩的審美取向與之不謀而合遙相唱和,華彩斑斕而又曲徑通幽。

李商隱的一生,糾結而彷徨,左支而右絀,而這種人生、情感上的聚散分合,在他幽怨暗生的詩歌中浮光掠影地顯現出一種搖曳生姿的純粹的美,使其詩歌與生俱來的絕美風姿,歧義重生、暗礁密佈,但卻給人一種別樣的美學體驗和意象感悟。

既然無題,又何必鑽牛角尖去鉤沉出其中的微言大義。

只要是美的,哪怕無意義,哪怕不可言,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體驗。具象隱去,意象雲湧,而蘊含其中的情感表達多姿多彩,感悟到這種情感的潮湧,才是體悟李商隱詩歌美好的一面的“不二法門”,虛實之間,又何足道也!


吃素的穿山甲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又名《無題》)這首詩相信很多人在中學的時候,就已經學過。雖然大部分人或許不知道李商隱悲慘的身世和聖品,但是卻覺得這首詩寫得很美,甚至能背誦其中的經典名句。

其實,從李商隱在晚唐寫完這首詩之後,歷朝歷代的文人都曾經搜腸刮肚,想去探明這首詩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思,但都莫衷一是,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那麼,為什麼大家看不懂這首詩卻會拼命說好呢?

漢語的獨特魅力:每個字都能引起你豐富的聯想

這其實就是我們的詩詞魅力所在,或者說是我們漢語言的魅力所在。

我們都知道,漢語與字母語言不同,它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說每個字的形成是依據與外在的物質特點。比如,“月”就如同天上的月亮,“朋”是因為古代好友見面外出喝酒,需要用貝殼(金錢)。

那麼,它帶來的好處就是我們在閱讀每個字的時候,大腦不僅需要用左腦(負責邏輯,理性的部分)來分辨這個字讀什麼,右腦(負責文學藝術,感性的部分)也會呈現出漢字相關的形象。

比如“日”這個字,我們一般人看之後第一反應都是太陽,然後想起耀眼的光芒,最後甚至延伸出熱烈、火辣的性格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右腦完成的。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外國的報道,說在字母國家,很多人年齡大了之後,因為左腦突然出現問題(字母文字只需要用左腦),導致一夜之間就不認識單詞了。但是,在象形字國家,因為需要使用左右腦,所以從來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真正上乘的詩歌只是給你意象,調動你自己的感情

回到詩歌上來,正是因為我們漢字這個獨特的特點,每個字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意義,那麼字與字組成詞語,它們的含義就會變得更加豐富。

從《詩經》開始,我們的詩歌就是“歌以詠志”,上乘的詩歌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好的詩歌都是為大家呈現出一個獨特的感情,營造一種氛圍,然後調動你自己的情感和記憶去理解它。

我想起了周杰倫的御用詞人方文山,有人說他所寫的中國風歌詞不知所云,甚至只是一些意象的堆砌。

我覺得,方文山的歌詞恰恰是通過傳統文化的意象,為你營造出一種不同的感受,至於在這種傳統文化氛圍中,你想到的是浪漫的愛情還是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那麼就要看你自己的情感在哪裡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裡“古道西風瘦馬”,沒有一個動詞,只是給了你三個意象。至於你是感受到的是離開古道,感受寒冷的西風,看到羸弱的瘦馬而感到蕭瑟的勤奮,還是週末秋遊,踏上古道,感受秋日舒爽的風,看到泛黃的草原上站立幾匹瘦馬,感受到寂寥之情,那完全要依靠你看此詩時的心情。

李商隱的《錦瑟》就屬於這樣的上乘詩作。

李商隱悲催的一生:政治上站隊永遠站錯

那麼,李商隱究竟要表達什麼呢?自古以來,對它的解釋非常之多,簡單來說有以下幾種,有人說李商隱是在悼亡自己的妻子王氏(李商隱寫此詩時已經48歲,剛剛喪妻),也有人說它僅僅是在詠物,讚美瑟這種樂器,還有人會所它是對政治的控訴。

李商隱這個人一輩子的政治仕途都可以用悲催來形容,每次站隊都站錯。他所在的晚唐時代,正是“牛李黨爭”最嚴重的時期。本來李商隱是牛黨的人,牛黨的人還提拔他做官。


結果,他娶了李黨一個人的女兒,本來可以青雲直上,結果自己母親死了,只好回家丁憂三年。等他在回來,李黨失勢,牛黨的人也覺得他背叛了自己,和他絕交。

最後只好到地方上做一個小官,不停的漂泊,有些人以此推斷,這首詩是對政治的控訴。

《錦瑟》要表達什麼?或許是表達人生虛幻,把握當下

不過,我覺得,《錦瑟》的格局並不是這樣。首先,李商隱在其它詩詞中並沒有相似的主題。我倒是認為,李商隱這首詩其實更高級,是直指人生的意義。

有證據麼?有,我們直到,李商隱晚年醉心佛教,48歲在古代已經進入暮年,一輩子空有詩才,庸庸碌碌,自然會對人生進行叩問。

從字面來分析,你會發現,李商隱開頭是用神話做比喻。根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錦瑟本來是五十根弦,後來因為它談的太悽美,上天悲痛不已,就把它改成了二十五絃。


李商隱取其神話裡的數,說五十弦。最值得注意的是“無端”兩個字,就是為什麼偏偏五十根弦,就跟你問人為什麼睡覺一樣,有點吃飽了撐的,但卻是人生重要的問題。

後面兩句我就不說了,都是運用典故表現人生虛幻,處處悲情。

最後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句話我們現在都被誤解了,這裡的“只是”不是表一種轉折,好像之前那些美好的東西都成了過眼雲煙,可望而不可及。

“只是“的意思是就是的意思,惘然是惆悵傷感的意思。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我們不應該去回憶從前的美好,應該把握當下,抓住現在。

不過,這也僅僅是一家之言。

“詩無達意”,也許你此時正在失戀,讀到了這首詩勾起了從前的美好,也許你此時已經退休,讀這首詩讓自己覺得應該好好度過晚年。

不過這麼理解,只要能引起你共鳴就好。這首詩千百年來,正是因為引起了不同人的共鳴,才成為了經典之作。


兮兮說事兒


錦瑟
作者:李商隱 (唐)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三收錄了李商隱的名篇《錦瑟》,這是一首人人不怎麼看得懂,但人人都說好的詩。看不懂是因為詩歌本身表達含蓄朦朧,就連它的題目“錦瑟”,也是從第一句摘取的前兩個字而已。但是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讀來有種特別的美,那這首詩到底為什麼給人如此高的美的享受呢?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看法。

1.美在意境。

詩人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略帶感傷,而且用了莊子夢蝶、杜鵑啼血、滄海月明、鮫人落淚、藍田美玉等一系列富有美感、詩意,和或充滿哲理的典故,讓人讀來充分享受到純美的愉悅。不管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還是人到中年的中年人,還是沉迷於往事的老年人,總在這首詩裡咂摸到自己的美好回憶,怎能不讓人著迷?

2.美在詩歌可能包含的愛情故事。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但究竟是寫給誰的,歷來頗有爭議,說法至少有著三種:

(1)寫給富商的女兒柳枝。李商隱曾在洛陽遇到活潑可愛的富商之女柳枝,柳枝是他的粉絲,聽到他的詩歌之後心生愛慕之情,主動和他約會。但是李商隱因故失約,與柳枝的這段美好感情便插肩而過,後來柳枝與人為妾。她,也許就是李才子的初戀!

(2)令狐楚家的侍女錦瑟。令狐楚對李商隱非常賞識,是李商隱的恩師,李商隱曾經在令狐楚家裡受學,期間與錦瑟愛戀,但最終還是沒有結果。

(3)李商隱的髮妻王氏。王氏是王茂元的女兒,與李商隱的感情非常好,她去世之後,李商隱寫了好多悼念她的詩,情感真摯,都十分感人。有人認為《錦瑟》就是李商隱悼念王氏的作品,以琴絃斷裂喻愛妻亡故。

3.詩中深深的傷感引發了好多人的共鳴。

詩中的傷感不僅包含著對年華老去、真情不再的感慨,也飽含著懷才不遇的憤懣。李商隱少年早慧,才華蓋世,但是命運多舛,一生失意。他早年深得恩師令狐楚的器重,後又得到王茂元的賞識,王茂元愛才心切,把女兒嫁給他,本是一樁美好的姻緣,卻成為他一生受排擠的開始。

大家一定知道唐朝的派系鬥爭——“牛李黨爭”。原來,王茂元的後臺老闆是李德裕,就是“牛李黨爭”的“李”,而令狐楚是屬於“牛黨”的。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兒,被牛黨視為對剛剛去世的恩師的背叛。從此,他在黨爭的夾縫裡保守排擠,一生鬱郁不得志。這也讓那些富有才華而不能得志的人們在李商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李商隱的詩就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

名滿天下李義山

才命相防為哪般

只因茂元愛才意

坎坷一生心頹然


最好的教育


這是一首很有名的詩,《錦瑟》說的是什麼呢?歷代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說這首詩就寫錦瑟這個樂器,說“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都是瑟所表現的音樂境界,是適、怨、清、和四種情調。還有人說這首詩是悼亡,因為李商隱的妻子死去之後,他寫了很多首詩懷念他的妻子,其中有這樣兩句: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

你看,只一個“錦瑟”就給人這麼多的聯想,何況這一句還不只是形象值得注意,還有它句法結構也是值得注意。而“無端”是無緣無故——人家都沒有那麼多弦,你為什麼要五十弦?人家不關心國家和老百姓。“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接下去他就開始“思”,他的“思”應該是現實中沒有的東西。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四件事情都象喻著他過去心靈上所經歷的境界和感受。他所用的都是假想中的形象,他相信在夢中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在空中飛舞,是那樣痴迷的沉溺在夢境之中,然而這麼快就夢破驚醒了,所以詩人說“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又用了一個典故。古代傳說蜀國有一個望帝,由於蜀國發大水,他的宰相開明去治水,他就把皇帝位傳給了開明。而且,望帝平生犯過了一個錯誤,後來很是悔恨,所以死後魂魄化為杜鵑。杜鵑總是懷念他的故國,人們說它的叫聲總象是在說“不如歸去”。可是,原來典故的故事中只是說望帝的魂魄化為杜鵑,卻沒有說望帝的春心化為杜鵑。

春心”兩字是李商隱加的。而“春心”就是指男子的才華引動了女子愛情的萌發,這就是“春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