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比較川崎忍者650和Z650 不知你會如何選


許多車手都喜歡四缸超級摩托車或大型冒險旅行車。不可否認,騎這樣的機器確實給騎手一定程度的自信度。Ninja 650 Z650

在川崎的中量級產品中,有一對採用相同並列雙缸引擎的兄弟,它們是新款川崎忍者650和Z650,忍者售價為6.2萬元,特別版售價為6.37萬元;Z650售價為5.94萬元。它們分別替代了上一代ER-6n和ER -6f,並做了一系列改進和升級。Ninja 650 Z650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超級摩托車吸引了很多魅力,但中量級市場對大多數製造商來說是塊肥肉,尤其是日本人。憑藉Z650和Ninja650的價位,我想攻擊力是很強的。川崎將Z650和Ninja 650雙雙推向市場,玩的又是“一魚兩做”的手法。Ninja 650 Z650

川崎Z650和Ninja 650之間相同的地方不止是一些常用配置。這與汽車製造商所謂的平臺共享一致,對於Z650和Ninja 650,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引擎和框架,以及傳動裝置。

川崎Z650和Ninja 650之間相同的地方不止是一些常用配置。這與汽車製造商所謂的平臺共享一致,對於Z650和Ninja 650,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引擎和框架,以及傳動裝置。

最大的區別在於車身。Z650取代了ER-6n,定位為運動街車。而Ninja 650則以1984年Ninja GPz900R開始Ninja名稱為繼,是一款有著完全整流罩的半仿賽式車款,取代了原先的ER-6f,為什麼說它是半仿賽車款,一會兒小編會提到。

最大的區別在於車身。Z650取代了ER-6n,定位為運動街車。而Ninja 650則以1984年Ninja GPz900R開始Ninja名稱為繼,是一款有著完全整流罩的半仿賽式車款,取代了原先的ER-6f,為什麼說它是半仿賽車款,一會兒小編會提到。

那麼,川崎這樣做究竟想要達到什麼預期的市場效果呢?無非是滿足兩種不同的市場口味。下面,我們進一步瞭解它們之後,可以看出這一對中量級車款在市場中的位置。

那麼,川崎這樣做究竟想要達到什麼預期的市場效果呢?無非是滿足兩種不同的市場口味。下面,我們進一步瞭解它們之後,可以看出這一對中量級車款在市場中的位置。

動力方面,兩款車相同,搭載水冷並列雙缸,排量為649毫升,8氣門。轉速為8,000轉時輸出最大功率68馬力,峰值扭矩66牛米在6,500轉時爆發。

動力方面,兩款車相同,搭載水冷並列雙缸,排量為649毫升,8氣門。轉速為8,000轉時輸出最大功率68馬力,峰值扭矩66牛米在6,500轉時爆發。

同為六速變速箱,發動機由兩個Keihin節氣門體和雙噴射閥供給。對於發動機轉速的不同,設置了不同的噴射器迴路,這使得油門響應更積極、更精確。

同為六速變速箱,發動機由兩個Keihin節氣門體和雙噴射閥供給。對於發動機轉速的不同,設置了不同的噴射器迴路,這使得油門響應更積極、更精確。

這對650CC的機器,加速時相當活躍,儲備了充足的中檔扭矩,超車變得容易。會帶給騎手主動加速升擋的錯覺。齒輪傳動比匹配相當合理,非常適合在城市騎行或公路巡航。

這對650CC的機器,加速時相當活躍,儲備了充足的中檔扭矩,超車變得容易。會帶給騎手主動加速升擋的錯覺。齒輪傳動比匹配相當合理,非常適合在城市騎行或公路巡航。

帶有寬把手的Z650讓騎手更加直立

而Ninja 650的夾式把手,使騎手略向前傾,但並不是賽車式那麼戰鬥,它可以讓騎手有足夠的空間舒適地坐著,頭部直立。

Z650和Ninja 650兩車的座椅高度均為790毫米,相當親民。但是騎姿和座位設置必然是不同的。

座位設置上,Ninja和Z都有足夠的寬度,但前後距離有點短。向後移動,臀部就會被座椅駝峰擱到,特別是Ninja 650。有趣的是,由於Ninja 650是單座,若想“戰鬥”,騎手可以將臀部向後端移動,抬高一點,瞬間可以切換為戰鬥騎姿。

Ninja 650的仿賽車身條件已經具備了,無非就是調整一下姿勢這麼簡單。這就是小編所說半仿賽式車款的原由。

引擎一樣,自然脾氣性格也一樣。當啟動發動機時,比較安靜,中低檔行駛,振動感較強,隨著轉速提高,振動感愈發強烈,特別是在全油門時,甚至傳遞到座椅上。然而,進入最高檔以130公里/小時的速度巡航時,幾乎沒有振動,透過頭盔只能聽到輕微的嗡嗡聲。

引擎一樣,自然脾氣性格也一樣。當啟動發動機時,比較安靜,中低檔行駛,振動感較強,隨著轉速提高,振動感愈發強烈,特別是在全油門時,甚至傳遞到座椅上。然而,進入最高檔以130公里/小時的速度巡航時,幾乎沒有振動,透過頭盔只能聽到輕微的嗡嗡聲。

Z650的操控靈活性較NINJA要好,這可以歸結為車身重量,Ninja 650的重量為192千克.

而Z650少了包圍,重量為186千克,少了6公斤還是有明顯感覺的。

在轉向方面,重量導致的差異也能感覺出來,Ninja 650比Z650略沉,Z650要靈活一些。

在轉向方面,重量導致的差異也能感覺出來,Ninja 650比Z650略沉,Z650要靈活一些。

由於兩輛自行車都配置了相同的懸架,前直徑為41毫米的伸縮叉

後非對稱式搖臂,只能調節預載,小編無法確訂是否存在內部差異。直線行駛時,Ninja 650和Z650的表現大同小異,沒有明顯的差異味。但是,攻彎時,我們可以感覺到Z650比Ninja 650的懸架支撐要偏軟一些。

前懸

後懸

制動方面,前剎採用日清雙活塞卡鉗,配300毫米雙碟盤,標配雙通道ABS。

後剎單活塞卡鉗配220毫米單碟盤。

前制動與忍者配置相同。

後製動與忍者配置相同。事實上,更換新的剎車片以後,我們感覺Ninja 650或Z650的制動性能都不錯。

Z650的制動性能很好,應付公路騎行綽綽有餘。相比之下,在Ninja 650身上,我們發現制動感覺有點木,手感反饋沒有Z650明顯。同樣是一家人,這差異怎麼就這麼大呢?後來,我知道了原因,原來它作為測試車許久,被無情的摩托車記者反複製動演習,可能將剎車片磨得差不多了。哈哈,差點冤枉ninja小兄弟了。

Z650和Ninja 650,都適合城市和公路中長途短途旅行。而Ninja 650的攻彎表現更好些。

油耗方面,兩者差不多,100公里大約4.3升,這對於一個68馬力650CC排量的車來說,算是非常省油了。

忍者650前臉

Z650前臉

忍者650儀表採用LCD屏加指針速度表的設計,這與川崎Versys系列儀表一樣。LCD屏讀數在陽光直射下有點難以閱讀,但在夜晚清晰可辨。

Z650的儀表簡潔明瞭。

兩車尾部造型類似

兩車尾部造型類似

川崎忍者650和Z650適合年青騎士,價格合理。要知道,上一代ER-6是同類產品中最暢銷的產品。

如果您需要輕便,靈活的自行車,以滿足日常通勤的需求,那麼川崎Z650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如果您更喜歡感受大排量機車殺彎的樂趣,又能節省相當的維護費用,那麼Ninja 650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