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唐伯虎:一生坎坷,不曾風流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唐伯虎《桃花庵歌》

唐伯虎:一生坎坷,不曾風流

首先對於唐伯虎大家其實都不陌生的,就算你不知道他是誰,他經歷過什麼,但是看過星爺電影的人對於上面那句詩必定是熟悉的。在星爺的電影裡,唐伯虎是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男子,但是縱觀歷史,唐伯虎的一身坎坎坷坷,半生窮困,實在沒有一點可以瀟灑的。如果真的要說瀟灑的,就是他寫的《桃花庵歌》了。

唐伯虎名唐寅,因為在庚寅年出生的,又因為自己在家老大,所以取伯虎為字。號桃花庵主。他自幼熟讀四書五經,而且過目不忘。因自己父親開酒肆,文徵明的父親經常去喝酒,看唐伯虎對於書畫方面頗有天賦,就讓自己的兒子和唐伯虎拜沈周為師學作畫。

唐伯虎小時候放在現在就是一神童,他聰慧過人,對於詩詞歌賦又特別精通,16歲考取秀才得了第一名,從此整個蘇州乃至整個江南都知道才子唐寅的大名。

既然是才子,必定會有佳人為伴。19歲的時候他取了徐氏為妻。唐伯虎吟詩作畫,徐氏點燈研磨,兩人的生活好不自在幸福。

可是上天對有才之人必定是狠心的。25歲的時候,僅僅一年,父母妻兒和自己妹妹都接踵離世,這樣的打擊又有誰能受得了?所以他消沉了,整日縱酒作樂,與酒為伴。

好友文徵明和祝枝山看不下去了,他們屢次勸他開導他,讓他走出了陰影。4年之後,他一舉考中解元,第二年去參加京城會試。

唐伯虎:一生坎坷,不曾風流

唐伯虎躊躇滿志的去參加會試了,以他的文筆奪得第一又有何難?可是他認識了一個人,這個人不僅讓他會試落榜,還讓他叮噹入獄,更改變了唐伯虎的一生。

這人是徐霞客的祖上徐經,他在路上認識了唐伯虎,因熟知唐伯虎的脾性,兩人交談甚歡。唐伯虎視徐經為知己。但是唐伯虎不知道,一個陷阱悄無聲息的靠近他。

當時徐經是富家弟子,他輕而易舉的用錢買到了當時的科舉考試的試題。之後以求教之名讓唐伯虎作答。唐伯虎喝的高興了,並未察覺到這是試題,大筆一揮便寫了一篇錦繡文章。

結果可想而知,會試之後,有兩人高中。唐伯虎和徐經。但是兩人的文章太像了,一樣的言辭華美,一樣的結構工整。一樣的符合題目立意。這樣的兩份試卷必定是讓人起疑的。結果被人查明之後上告皇帝,皇帝龍顏大怒,於是倆人和當時的鋃鐺入獄。

這是唐伯虎一生中無法祛除的汙點。雖然一年後被釋放了,但是自己卻無法被重用了。自己的續絃妻子看唐伯虎升官無望,也離開了。

現在的唐伯虎已經一無所有了。沒有親人,沒有功名,沒有財產,他回家之後就大病了一場。不過還好他還有幾個不離不棄的朋友,他們安慰他,陪他飲酒作樂,和他吟詩作對。而唐伯虎,只能靠寫字賣畫度過那“日復日,年復年”

唐伯虎:一生坎坷,不曾風流

此時的他已經淡泊名利了,古代文人不入世便出世。他也出世隱居起來,尋得了安逸閒適的桃花塢,整日半醉半醒,靜看花開花落。

可就在他縱情山水的時候,老天又給他開了一個玩笑。老天總是在讓你絕望的時候給你一點希望,之後又活生生的熄滅它。——寧王向唐伯虎送出了求賢令。

唐伯虎此時的熱血突然又沸騰起來了。他多年前的政治抱負又被調動了!於是他興致勃勃的去找寧王,想一展雄才偉略。

可是知道事實的他,心卻涼了。寧王想謀反,所以招賢。可是寧王謀反簡直是天方夜譚。

他走,他會死。他不走,寧王謀反失敗,他也會死。無奈他只能裝瘋賣傻,就像開頭中所寫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寧王府覺得他瘋癲了,自然而然把他趕出來了。

他離開寧王府之後,自己心徹底寒了。整日變本加厲的飲酒作樂,最後在54歲的時候,離開了這個讓他失望的人世。

他的離開其實正是解脫,他的一輩子都在悲痛坎坷中度過,所以當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他應該是開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