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崇寧重寶的鑑別方法

崇寧重寶近年來的拍賣行情

古錢幣是一個國家歷史中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歷史時期在錢幣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趙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為宋徽宗。徽宗“性甚機巧,優於技藝”,終日沉迷於書法繪畫,不理朝綱。他在位25年,先後鑄造了聖宋通寶、崇寧通寶(重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重寶)、重和通寶、宣和通寶(元寶)等6種錢幣,其中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的錢文是徽宗親書的瘦金體。令人叫絕的是折十型瘦金書體的崇寧通寶,青銅精製,文字骨秀格清,惹得眾多古錢幣收藏者愛不忍釋。

根據馬來西亞拍賣市場2016年--2017年崇寧重寶系列現場拍賣統計,在1年的時間內,崇寧重寶一共有112枚拍品上拍,總瀏覽233020次,參與總人次達到360人,出價次數810次,其中價格高的是崇寧重寶(長足寶),藏家最為關注的崇寧重寶如下:崇寧重寶背十、好品相崇寧重寶折十四枚、崇寧重寶鐵範。其中競爭最為激烈的《崇寧重寶》定價80萬元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50萬元,在經過10次出價後,最後以590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收藏市場上的一批黑馬!

《崇寧重寶的鑑別方法》

1、看銅質:我國曆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各時代的錢幣銅質是不同的,又由於古代冶煉技術不同,各地區鑄造的古錢也各不相同,每個朝代各有特點。

2、觀鏽色:今所見錢幣,無外乎兩種:一為發掘品,一為傳世品。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鏽色。傳世品也因空氣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銅色。

3、看鑄幣銘文:我國金屬鑄幣的一大特點就是有銘文書寫,可以說,每一種錢幣文字的字體各有特徵,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根據這些特徵可檢驗是否為同時代的錢幣。

4、聽聲音:古錢古錢幣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大概來說,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是清脆、響亮。

5、瞭解鑄造方法:我國古代鑄幣的鑄造,大概經過了子範(土、石,銅)、母範(磚、銅)、翻砂等幾個發展階段。無論是真錢還是偽品的各種鑄造方法,都會在錢幣上留下相應的痕跡。這些痕跡就是我們今天鑑定錢幣真偽的一個有力依據。

6、聞氣味:此種方法是古錢鑑定中最簡單的一種。因為偽品錢幣多是用化學物質來偽造裝飾,往往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刺鼻的化學性怪味,而真品錢幣則沒有這種怪味。

國家正規拍賣公司,提供專業鑑定交易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